美國當地時間12月1日,著名華人物理學家張首晟在斯坦福大學逝世,終年55歲。據張首晟家人聲明,他長期受抑郁癥困擾,從而導致發生意外過世。張首晟對拓撲絕緣體和量子自旋霍爾效應的開創性研究,讓他包攬了物理界幾乎所有重量級獎項。恩師楊振寧曾評價:“對他來說,獲得諾貝爾獎只是時間問題。”
①但愿天堂里的張教授,還是那個躲在閣樓仰望星空的少年。
②很多天才都受抑郁癥困擾,希望人類能早日找到戰勝這個病魔的辦法。
③很可惜在他生前沒能更多地了解他。媒體可以更多地關注這些科學家。
2018年的最后一個月里,繼續著名人過世的消息。但張首晟的突然離世,也許是這些消息中最讓人惋惜和痛心的一則。像他這樣的天才科學家,是全人類的禮物。而科學之星的隕落,則是全人類的損失。
面對這位華人世界頂級科學家的逝世,網上出現“陰謀論”分析,將張首晟的研究與芯片科技聯系起來。一時間,不少網友“細思極恐”。
但從科學的角度看,張首晟的研究與芯片沒有直接關系。他所做的基礎研究,并非指導具體的芯片技術,而是可能在更廣泛的領域引領信息技術的下一場革命。將獨立發生的事件聯系在一起,雖然足夠吸引眼球,但并不科學,也沒有尊重真相和逝者。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并不懼怕任何阻力。新中國從一窮二白起步,經歷過各種困難,但我們的科學家依靠自己的力量仍然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輝煌。無論是登上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還是震撼亮相的國產航母,中國人哪一次不是依靠自己突破阻礙的。
所以,不如收起“陰謀論”,用造福人類、有益未來的科學成果說話,那才是緬懷逝者的最好方式。
12月15日凌晨,著名作家二月河逝世。二月河本名凌解放,1945年出生于山西昔陽,長期生活在河南南陽,因其筆下500萬字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被海內外讀者所熟知。
①最早把雍正變成“網紅”的人走了。
②二月河曾在全國兩會上提出“作家免稅”,卻被其他作家圍攻,我很后悔那時沒有勇氣站出來支持他。
③有人嫌二月河是為帝王唱贊歌,那就奇怪了,美劇《都鐸王朝》、日本大河劇,哪一個能避免講述帝王功績?這是題材類型的限制,講述各國歷史英雄都免不了的,二月河在這類題材中做得很好了。
31歲的成都人王強連續三年堅持每天穿高中校服與母親視頻聊天,原因是他的母親患有阿爾茨海默氏癥,記憶停在他的高中時期。為了讓母親開心和放心,王強就扮演了高中時代的自己——早上6點半起床,晚上9點半下晚自習,10點半左右寢室熄燈睡覺,利用“熄燈”前的時間和母親視頻。
①暖哭了,孝順是責任,也是成全。
②像王先生媽媽這樣的阿爾茨海默氏癥患者,全國有幾百萬人,希望更多人關注這些老人,給予他們幫助。
③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為人子女者,都應該好好看看這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