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藝術是一種反應社會現實卻又高于現實的藝術形式,它以其動聽的旋律為觀眾帶來聽覺的享受,以豐富的表情激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是全世界人民都極其喜歡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在長期的表演實踐中,人們發現,音樂藝術是時刻變化著的,那么與之相適應的音樂專業藝術實踐課程體系也應該是隨之而變化的。本文在高職院校音樂專業藝術實踐課程改革的實踐基礎上,對音樂專業藝術實踐課程改革的重要性、音樂專業藝術實踐課程改革的基本原則進行了比較詳細的分析,并在教學實踐的經驗總結中,根據音樂專業藝術實踐課程的具體反饋情況提出了其改革與踐行的具體措施,以希望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套更為完整的課程體系,讓音樂專業藝術與實際相結合。
關鍵詞:高職院校;音樂專業;藝術實踐課程;改革
引言
黨的十九大以后,文學藝術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場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背景之下,人們的欣賞水平發生著變化,他們對于文化藝術的審美要求更高,這就促使了各種藝術表現形式不停地進行著變革以迎合觀眾的需要,音樂專業藝術是一項實用性非常強的藝術形式,其課程的改革關系著音樂專業藝術是否能夠符合大眾審美,是否能夠充分發揚民族文化特色,傳承優秀的文化藝術,并將這種藝術形式在藝術的歷史中永遠得到延續下去。
一、音樂專業藝術實踐課程改革的重要性
(一)進一步符合人們的審美需求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各國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的頻繁,人們在對于音樂專業藝術的審美上也有了新的要求,音樂專業藝術實踐課程作為培養音樂專業藝術人才的課程體系,也就應該在社會現實的要求下進行改革,這樣才能夠以一種與時俱進的理念來培養符合現代舞臺需要的音樂專業藝術人才,才能夠給人們提供符合大眾化審美的藝術作品。
(二)有利于傳承民族文化藝術
音樂專業藝術所反應的是一個地區或者一個民族的基本生活狀態,音樂專業藝術的繁榮必定也能夠促進民族文化藝術的繁榮。
(三)有利于培養新時代的音樂專業藝術人才
作為培養音樂專業藝術人才的課程體系進行變革,才能夠從理論上和實踐上來為學生提供有效地指導,在學中做,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專業藝術技術以及超強的舞臺適應能力,并逐漸形成在音樂表演實踐中開拓創新的能力。
二、音樂專業藝術實踐課程改革應該遵循的原則
(一)與時俱進原則
音樂專業藝術實踐課程改革必須要遵循與時俱進的原則,一,必須對舊有的課程體系進行客觀的審視,對那些過時的,不符合社會發展的,有礙于音樂藝術思想、觀念、理念創新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設計、課程模塊等均應該采取摒棄的原則;二,必須對當前的時尚元素,音樂專業藝術的發展方向,全球化的基本形式有敏銳的嗅覺和較為全面的把握,讓音樂藝術課程的改革是在時代潮流的背景下進行,讓改革后的音樂專業藝術以及音樂專業藝術實踐課程均能夠符合大眾需求。
(二)以人為本原則
在音樂專業藝術實踐課程的改革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一,音樂課程改革需要圍繞教育教學的主體學生來進行,根據學生的基本素質,性格特征,身心發展的需要來制定課程改革的計劃以及實施的方案,確保改革能夠符合學生的發展特點;二,改革應該以觀眾的需求為本。音樂專業藝術最終是要服務于觀眾的,讓受眾產生情感的共鳴,因此,音樂專業藝術實踐課程的改革要圍繞觀眾來進行,這樣才是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
三、音樂專業藝術實踐課程改革與踐行的基本途徑
(一)積極交流,快速進步
音樂專業藝術實踐課程改革不是一個人的力量,也不是閉門造車,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就能夠去獨立完成的事情,所以,面臨繁復的音樂專業藝術實踐課程改革,從一開始,筆者就抱著要走出去,要向前輩,大師請教的端正態度來進行,與各位前輩和優秀人才共同協作完成音樂專業藝術這門課程的改革與踐行,并且在改革與踐行中,參與音樂專業藝術實踐課程的老師和學生們均以積極的態度在表演學習中積極交流經驗,反復地琢磨實踐過程,反復地推敲每一個細節,力求在表演藝術課程改革的踐行路上取得快速的進步。
(二)更換授課地點,增強舞臺適應力
為了能夠保證音樂專業藝術實踐課程改革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改革過程中,可以將授課地點更換到了專業技能小劇場,這樣學生能夠在實地場景中感受到表演藝術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實用性藝術。音樂專業藝術要在實際中取得較好的效果,需要表演者加強的舞臺適應能力,更換授課地點以后,學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較為快速地進入音樂表演的實際場景中,這從心里上鍛煉了其舞臺適應力,也為接下來的音樂表演實訓課程做好了比較充分的準備。
(三)先唱后總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這次音樂專業藝術實踐課程改革中,可以根據音樂專業藝術畢業學生的反饋對音樂專業藝術課進行了調整,比如堅持先唱后總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式所產生的結果便是,學生們能夠在做中學,在學中做,理論與實踐相輔相成,齊頭并進。例如:采取專業技能導入的反向思維方式,讓學生先唱起來再坐下來總結。比如:以命題表演為例,筆者讓學生用不同的聲音來表現人的一生,即完整的抽象概念。之后,大家馬上坐下來一起動筆總結出自己命題演唱的內容提要,學生通過對人物形象的捕捉觀察提煉,在實踐表演中提升了創新能力,摒棄了以往缺乏精髓的、空洞的表演,與此同時,還提高了學生二度創作的能力,以及對于音樂作品中人物情感的準確表達。
結語
高職院校音樂專業藝術實踐課程的改革讓學生可以在音樂專業藝術中充分發揮自身想象力,并且在課堂中還能夠通過自編自演與實踐創新挖掘自身潛力,更好的提高舞臺表演技能。讓學生能夠在竭盡全力刻畫人物形象,表達人物內心情感中帶給人們深刻的聽覺審美和內心的歡愉。
參考文獻
[1]臧瑞娟.新形勢下的高校音樂鑒賞課程教學改革的分析[J].北方音樂,2018,38(18):145.
[2]程榮.高職院校音樂表演專業藝術實踐課程改革分析[J].才智,2018(27):56.
[3]張教華.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中所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8(07):151-152.
作者簡介:康良生:(1979.10)男,漢族,江西贛州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音樂專業教學研究、民族民間音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