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啟
全球經貿秩序處于命運攸關的十字路口:貿易局勢緊張,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升溫,給尚在走暖的世界經濟蒙上陰影;一個維護開放、自由經貿體系的呼聲越趨高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世界宣布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旨在表明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全方位融入世界的果斷與決心“計利當計天下利。”
今天,“新時代、共享未來”為主題的進博會,堪稱中國創舉,為世界貿易增添新動力;同時,描繪中國與世界交融發展的新畫卷。她不只是一般性的會展,而是中國主動開放市場的全球觀念與勇氣擔當,是中國政府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戰略步驟與行動;她有利于促進世界各國加強經貿交流合作,促進全球貿易和世界經濟增長,推動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實現全球經濟均衡、包容性和可持續發展前景。“買全球、賣全球”的進博會,就是身體力行地演繹“四葉草”中國市場、世界機遇的不一般花語而令人矚目。
改革開放40年的中國,為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作出了重大貢獻。今天,對于中國而言,進博會是促進國內產業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舉措;對于世界各國而言,進博會不僅是進入巨大的中國市場、擴大對華出口的一次歷史契機,也是促進多邊經貿關系發展,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以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大平臺。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向世界表明了中國愿意敞開大門,讓各國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充分體現了中國對外開放的誠意、善意和信心。
“只有世界經濟強勁增長,經濟全球化才能健康發展。”同時,為全球經濟增長增添新動力,為經濟全球化營造良好國際環境,也是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平臺,真正地提振市場信心,保證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需要。當前,中國國內貨物、人才、技術、服務等要素結構尚不能完全滿足高質量發展的需要,通過舉辦進博會擴大進口引進優質資源,將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另外,進口國外優質商品和服務,也有利于發揮“鯰魚效應”,倒逼國內體制機制改革,促進相關產業更好創新升級。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從“會飛的汽車”、“金牛座”龍門銑,到價值2億元的直升機……由中國的“領唱”而成為全球的“合唱”,國家展展區面積3萬平方米,82個國家和3個國際組織參加,組展機構和展示內容,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產業狀況、投資旅游以及特色產品等,不少國家踴躍舉辦相關配套活動。進博會是一面“鏡子”和一個“標桿”,能夠反映出中國與世界的差距和不足,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推動力。
進博會上除舉辦國家展和企業商業展外,同時舉辦虹橋國際經貿論壇和諸多相關配套活動,邀請國際組織負責人、全球商界領袖、知名專家學者等共同探討國際經貿發展的前沿和焦點議題,為促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貢獻智慧,比爾·蓋茨、馬云、丁磊等巨頭悉數到場。
雖然,進博會6天,但是“6+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臺“世界跨境城”里,英國、澳大利亞、韓國、泰國等多個國家館“展品”變“商品”,對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它更是一個直接接觸世界、感受世界的絕佳途徑,“不出國門,盡享世界”。空前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世界矚目,“當驚世界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