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峰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世界上首次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精彩上演。來自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3600多家企業參展,其中有200多家世界“五百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四葉草”內,萬商云集,數萬件進口商品競相亮相,有5000多件第一次登陸中國, 570余件新產品、新技術和服務在全球或中國大陸首發,境內外采購商超過40萬人,參觀者80多萬人,展會面積達到30多萬平方米,收獲了一大批成果,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盛況空前,好戲連臺,亮點紛呈。
腦洞大開的高科技
進博會,閃亮推出了一批最前端的科技成果。
“會飛的汽車”最吸引“眼球”。來自斯洛伐克的“超級巨星”——Aeromobil的一款汽車既能飛又能跑。它的兩側車門開啟、延展轉變成為機翼、后車廂及車尾提供動力的螺旋槳加速旋轉……只需要三分鐘,就可以由一輛汽車變身為“飛機”,飛行最高時速360公里,可續航750公里。這輛外觀明黃色流線型的汽車,重達1.4噸,融合了近40項尖端專利技術,凝聚著“縱橫天地之間”的創新理念。
頂孚科技(Topinfo)的一款CARail路軌系統,既可以實現“道路無人駕駛”模式,為人們提供個性化交通方案,也可以實現“軌道無人駕駛”模式。據測算,該系統每天能幫助市民節省通勤時間人均1小時。
美敦力公司推出的全球最小的心臟起搏器Micra,只有維生素膠囊大小,部件比頭發絲還要細,體積只有傳統起搏器的十分之一,重僅2克,經大腿血管植入,可實現“無創”操作,大大降低了儀器植入人體的異物感和感染風險。
進博會展出的高科技成果,多數著眼于細節,聚焦提升生活品質,令人耳目一新,如高密度汽車點焊生產線SRA系列機器人、“拿得起繡花針的機器手”、透明電視屏、自動演奏的鋼琴等。
“未來是什么樣子?”參展企業紛紛用最新的產品、前沿的科技、精心的設計,給出了超前的答卷。
智能制造的新奇葩
進博會上,一批智能制造產品和技術備受青睞。
最搶手的機器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系統,采用“靈活輕松精準地剪斷一根花蕊而絕不觸碰其它花蕊”的醫療“黑科技”,具有人手無法比擬的穩定性與精確性,引領微創外科的未來。外科醫師只要坐在控制臺,看手術部位的三度空間影像,遙控機器人的手臂,就能精準完成手術。與傳統手術相比,不僅傷口小、疼痛輕,而且感染及并發癥顯著下降。該系統迎來大筆訂單。僅11月6日一個下午,就有21家國內三甲醫院與美國直觀醫療達成總額逾6000萬美元的采購意向。
最昂貴的交通工具。意大利萊奧納多股份公司的超中型雙發直升機AW189,長17米、高5米,最大起飛重量達8.6噸,最大航程逾1000公里,擁有業內領先的傳動系統,50分鐘的干運轉能力,整合了最先進的環境識別技術,可用于海上通勤等各種復雜環境,身價不菲,約2億元左右。
最具含金量的技術。芯片技術是工業制造的皇冠和核心,也是進博會上含金量最高的技術。在高通人工智能引擎應用展示區,游戲體驗者模仿著顯示屏上卡通玩偶的肢體動作,雙手打圈、擺動、身體左轉、右轉……根據相似度得到不同分數。這款互動游戲在智能手機上的成功應用,得益于搭載了具有人工智能引擎功能的高通驍龍芯片,顯著提高了身體和動作的識別精準度和反應速度。
最魔幻的體驗。在英國國家館,觀眾可零距離地領略尖端虛擬現實(VR)與增強現實(AR)的技術轉換。一臺全息成像設備投射出不斷變幻的圖案,仿佛一個真實的三維物體置于眼前。AR鏡子仿佛“魔鏡”,能把各種場景搬到眼前,體驗者照鏡子,鏡內的人和動畫角色肩并肩,動畫人物還能與觀眾互動:戴上VR眼鏡,映入眼簾的是高空中的鋼筋腳手架,宛若置身高空作業現場。根據服務人員的提示,拿起手柄,完成在鋼筋上行走、扳動扳手、移動物品等一系列動作。當搬運物品失敗時,眼前呈現的是非常逼真的物品高空墜落的場景。
最大噸位的設備。“金牛座”龍門銑,重達200噸,長20米、寬10米、高8米,占地面積200平方米,產自德國瓦德里希科堡公司,是本屆進博會的明星展品。該設備可加工各種復雜零件,主要用于航天航空、汽車等行業。別看它塊頭大,“內心”卻很精細。目前世界領先的機床精度在8微米左右,而它可控制在4微米,效率為傳統機床的3倍,已被無錫的一家民營企業現場買下。
“秀”出未來的新生活
在進博會上,法國的時裝潮牌、日本的藍鰭金槍魚、美國的智能家居家電、德國的無線充電汽車……超過1萬種展品涵蓋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同時,醫療、教育、旅游、養老等服務消費展區也人頭攢動,折射了未來生活消費升級的新趨勢。
大健康成為首要需求。食品及農產品展區,展品大多標注“有機”“天然”,凸顯高端綠色。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最新的醫療器械、創新藥物以及診療手段集中亮相:全球最小的無導線心臟起搏器、首發的顆粒物防護兒童口罩、首創的嬰兒專用核磁共振儀、最薄的并可隨身佩戴24小時監控的腕表式血壓儀……成為公認的健康“神器”。
高品質生活各有所愛。對男性而言,品質消費是“酷”。在汽車展區,豐田的e-Palette Concept汽車,是一款應用電動化、互聯化、自動駕駛等先進技術的新一代電動汽車,不僅外觀前衛,還是個“變色龍”:車身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可根據消費者的需要,提供全新的移動解決方案,衍生出移動咖啡店、移動小型醫院、移動辦公室等,讓出行更加智能便捷。還有奧迪首款量產純電SUV Audi e-tron、寶馬公司的無線充電技術、能解除駕駛疲勞的佛吉亞智能座椅……讓“愛車族”一飽眼福。對女性而言,精致生活是“美”。在美妝及日化用品區域,參觀者可依據臉型3D打印面膜,在測試個人膚質、色號后,定制專屬粉底液,在最全的口紅色號中盡情挑選。對兒童而言,新鮮商品是“有趣”。日本優你客文具館里,卡通玩偶、壽司、水果……各種小玩意制作得活靈活現,而材料竟是橡皮。每塊橡皮由五六塊小部件組成,組合起來就是個小玩具,“新奇樂”俱全。
享受型消費日趨增多。進博會上不僅人多,而且機器人也多,既有“高大上”的,也有走入百姓生活的。在盒馬鮮生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店,機器人能上菜;在國家會展中心辦公區,機械臂“豹咖啡”能沖泡咖啡,機器人“豹小秘”會引路,而掃地、擦窗之類的機器人早已進入百姓家。在服務貿易展區,數百家全球服務貿易商聚集,涵蓋金融、物流、零售、旅游、咨詢、服務外包、文化教育、創意設計等業務。在旅游展區,可發現“大路貨”的線路逐漸被冷落,而精心設計的個性化線路,如極光之旅、“沉浸式”瀑布探險等備受熱捧。
進博會,讓人一下子穿越時空,超前領略了美好的未來消費。
合作共贏的大平臺
進博會是個大舞臺,通過展示互動“唱戲”,促進了供需直接對接,進而衍生了中外企業攜手合作共贏的大平臺。
中央企業“一馬當先”。據不完全統計,進博會期間有70多家央企及下屬200多家企業分別與580多家境外參展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備忘錄或合同訂單550多份,項目涉及航天航空、機電化工、軍工等先進制造業;金融、通信、旅游、醫療保健、民生保障等現代服務業;運輸及裝備等交通業;電力、礦產及相關資源的能源業,既有采購合同,也有項目合作協議。中國船舶工業集團與美國嘉年華集團、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團簽下國內首張大型郵輪訂單,合作設計建造兩艘、未來視情況追加四艘的13.5萬總噸Vista級大型郵輪合同,并舉行了郵輪建造項目啟動儀式,為我國首次簽訂的真正意義上的大型郵輪建造合同;中國機械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與匈牙利Dunantuli能源控股公司合作開發建設電力項目;中國能建在分布式電站等高端裝備制造領域,攜手與卡特彼勒等國際廠商合作。
地方國企和民營企業積極介入。進博會期間,光明集團與境外企業簽約5個批次、17個項目,達成進口食品和農產品、近20億元人民幣的意向訂單;阿里巴巴集團推出了全新的“大進口計劃”:未來5年實現全球2000億美元的進口額;蘇寧計劃引進5000個海外品牌,采購訂單達到150億歐元;近百家電子商務企業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國際品牌洽談采購事宜,涉及新型3C、健康家電、服裝服飾、家居生活、美容彩妝、醫藥保健、糧油食品、生鮮等8大類產品。
群星輝耀進博會,合作共贏向未來,昭示著中國正以海一般的博大胸襟和氣魄,面向世界開放,大門將越開越大,明天將越來越精彩!
(作者: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調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