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在哪里?最關鍵的是創新。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3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3%,增速較上半年回落0.1個百分點;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4%,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6個百分點。此外,貿易順差也較去年同期收窄28.3%。
中國經濟增速的長期趨勢不是L形態,而是持續放緩,現在的增速是6.5%,有人擔心今年四季度到明年,經濟增速會出現大幅度放緩。其實,任何國家的經濟增長不可能永遠快速增長,中國經濟放緩是正常態勢,但要預防急劇下降。
此外,中國經濟發展面臨幾大挑戰,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挑戰是股市下跌。 2017年中國3200多家上市公司大約3.3萬億元的凈利潤,上市銀行和房地產公司兩大板塊拿走了近三分之二,剩下的3000多家上市公司平均凈利潤只有3億元左右,此外,3200多家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總和還比不上四大國有銀行的凈利潤總和。當前國內股市下跌、IPO大幅度縮水等,將導致大量企業無法按時還本付息。
另外一個重要挑戰則是備受關注的房地產市場。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值已經超過GDP的400%,房地產財富占到居民全部財富的80%,但租金收益率平均不到2%,價格泡沫顯然非常嚴重。有人非常擔心,若最近一兩年房地產市場預期出現逆轉,中國經濟有可能會遭遇重創。
那么,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在哪里?
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曾在論壇上表示過,在過去40年里,創新和企業家精神構成了中國經濟發展奇跡的關鍵組成部分。迪頓指出,中國企業家抓住了世界創新的命脈,通過模仿和跟隨組合各種要素,使其符合中國國情,若想延續經濟增長趨勢,就要保持對先進技術的接納,還要不斷把中國創新前沿繼續推進,不斷推陳出新。
無獨有偶,中國經濟的唯一出路在于創新。美國的貝爾實驗室——一個企業辦的研究所, 拿過16個諾貝爾獎,通用電器拿過4個諾貝爾獎,而中國現在找不到幾家研發投入超百億元的企業,多數企業家也沒有做基礎研發的能力,所以要減稅降負,讓企業有能力投資科研。
對企業而言,未來創新的機會又在哪里?對此,一嗨租車執行副總裁蔡禮洪表示,這主要在于將科技創新應用在生活中,實現市場規模和經濟效益。
例如,我們的企業,看上去處在出行、租車、電動車這種傳統行業,但這也是萬億汽車產業市場很重要的一環。未來如果汽車共享的理念被更多年輕人接受,那么大家就不再看重汽車擁有權,而更在意使用權,屆時品牌忠誠度就會發生變化。對用戶而言,汽車只是一個工具,不管什么品牌,只要車輛干凈、安全、司機夠靠譜就可以了,這對傳統車企業是一個挑戰,但我們來說卻是新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