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忠林
摘要 本文結合1981—2017年新津縣逐月平均氣溫、降水量和日照時數資料,對蔡灣柚種植氣候條件進行分析,并分析了氣象災害對蔡灣柚種植的危害,提出了防災服務保障措施,以增強蔡灣柚的產量和品質。
關鍵詞 蔡灣柚;氣候條件;氣象災害;防災服務;四川新津
中圖分類號 S666.3;S162.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0-0094-01
柚子產于我國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浙江、四川等南方地區,清香、酸甜、涼潤,營養豐富,藥用價值很高,是人們喜食水果之一,也是醫學界公認最具食療效果的水果[1]。蔡灣柚是新津縣地方名柚,果大皮薄,果肉淺黃,柔嫩多汁,酸甜可口,因產于花橋鎮蔡灣村而得名。新津縣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暖多變、秋多綿雨的氣候特點,有利于柚子生長。本文通過分析新津縣蔡灣柚種植氣候條件,以期為蔡灣柚產業科學發展及制定相應配套栽培技術提供參考依據。
1 研究資料與方法
本研究數據主要來源于新津縣氣象站1981—2017年逐月平均氣溫、降水量和日照時數資料,使用統計方法對蔡灣柚種植氣候條件進行分析[2]。
2 新津縣蔡灣柚種植的氣候條件
2.1 溫度
新津縣屬于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暖多變,秋多綿雨。新津縣近37年平均氣溫16.8 ℃,年平均氣溫呈逐年明顯增加趨勢(圖1),尤其進入21世紀后,逐年平均氣溫幾乎都超過平均值,新津縣平均氣溫較適合蔡灣柚生長。新津縣月平均最高氣溫在7月,為25.7 ℃,向兩邊呈逐月下降趨勢;月平均最低氣溫在1月,為6.2 ℃。
2.2 降水量
新津縣年降水量豐富,近37年平均降水量1 000.7 mm,年降水量呈逐年減少趨勢。新津縣年內降水分布不均,月平均降水量呈單峰型特征,峰值在7月,降水量達245.8 mm;12月降水量最小,只有6.9 mm,年降水量集中在春季和夏季。蔡灣柚在2月中下旬進入始花期,3月上旬到4月上旬進入盛花期,若開花期遇連陰雨天氣易漚花。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1%,常出現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天氣,此時正值蔡灣柚果實膨大期,低洼蔡灣柚果園常會形成水澇災害。
2.3 日照時數
蔡灣柚耐陰性較強,喜漫射光,近37年新津縣年均日照時數1 000.7 h,年日照時數呈逐年減少趨勢。新津縣各月日照時數以夏季最多,春季次之,冬季和春季最少。新津縣春季日照時數不足,對蔡灣柚開花授粉不利,7—8月新津縣日照時數較長,對蔡灣柚營養積累和果實質量提高有利。
3 新津縣蔡灣柚種植氣象災害
3.1 干旱
新津縣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出現干旱。春旱會影響植株結果枝萌發、生長、開花;夏旱不利于果實生長發育;秋旱則會對來年結果母枝秋梢正常萌發和轉綠產生影響;冬旱會使柚樹自身抗寒性能下降,易遭受凍害侵襲。
3.2 高溫伏旱
進入夏季后,新津縣氣溫迅速上升,進入7月后溫度較高、日照較強,一旦水分缺乏,葉片易脫落,果實易出現日灼;若高溫天氣出現在柚子花期和幼果期,會使花果脫落,生長發育速度減緩,影響柚子品質和產量,誘發各種病蟲害[3]。
3.3 暴雨洪澇
持續性暴雨天氣易引發洪澇災害,尤其會使低洼區樹體淹沒,沖毀地塊。因土壤水分過多,土壤空隙內被水分填滿,因氧氣缺乏會造成呼吸困難,葉片黃化現象加劇,阻礙有機物合成,抑制樹體生長發育;積水會導致根系中毒,黑根爛根,造成樹體死亡。若在采摘前期遇連陰雨天氣,會影響果實著色度,引發病蟲害,不利于蔡灣柚果實和品質提升。
3.4 風雹
若柚子種植過程中出現冰雹天氣,輕則會使樹體受害,影響生長,重則會使葉片、枝條、果實損傷,降低柚子產量和品質,樹齡越小受冰雹危害就越嚴重。大風會削弱柚樹光合作用,加劇干旱危害,阻礙正常授粉,導致果實損傷,甚至吹落果實、折斷枝葉,對植株生長發育不利[4]。
4 新津縣蔡灣柚防災服務保障措施
4.1 加強氣象預報預警系統建設
新津縣氣象部門應對氣象預報預警系統加強建設,增強基層氣象部門氣象預報精細化水平。蔡灣柚生長關鍵期內做好短期災害性天氣預報,提升氣象預報準確率,確保果農提前做好防御,將災害性天氣對蔡灣柚種植的影響降到最低,達到高產豐收的目的。
4.2 拓寬氣象信息發布渠道
為避免因信息發布渠道不完善而影響氣象服務的及時性,應對氣象災害預報預警方式加強宣傳,確保每位農民熟練掌握基本氣象信息傳輸技能,促進精細化氣象服務工作順利開展,增強各項氣象服務水平。可借助現代化多媒體傳播平臺發布氣象信息,增強氣象部門氣象災害預警水平,提升果農防災減災意識,確保發生氣象災害時可正確應對,將果農經濟損失降到最低,推動氣象為農服務工作順利開展。
4.3 加強生態環境建設
新津縣氣象部門應加強同當地水利、環保、農業、林業、國土等部門的溝通協作,積極植株造林,增強當地森林覆蓋率,改善土壤結構,還能對當地生態環境予以保護和改善,避免水土流失。另外,政府部門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強防洪堤壩、排洪渠、水庫水利等基礎工程建設,攔蓄河水、降低流量,增強干旱和暴雨洪澇防御水平。
5 參考文獻
[1] 劉云萌,劉云霞,曾廣旭,等.基于GIS的吉安地區井岡蜜柚特色果業種植氣候區劃[J].江西農業學報,2015,27(6):130-133.
[2] 吳海鎮,曹炎成,毛智軍.龍游縣種植紅肉蜜柚的氣候可行性分析[J].浙江農業科學,2015,56(12):2066-2068.
[3] 劉槳,張方敏,李蘭馨,等.基于GIS技術的常山胡柚栽培氣候適宜性區劃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18,46(2):137-140.
[4] 馬路九,蔡麗萍.廣東曲江區沙田柚栽培氣候條件分析及應對措施[J].生物災害科學,2015,38(3):26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