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梁順斌 蔡武山 劉天忠
摘要 經過對張掖市各縣區廊坊楊的蟲株率、刻槽數量、槽內幼蟲及蟲卵量的多年調查發現,廊坊楊對黃斑星天牛有抗性;通過對樹干解剖觀察,進一步探討了由于黃斑星天牛成蟲產卵、幼蟲孵化與廊坊楊生長速率形成了物理抗性,導致黃斑星天牛卵與幼蟲不能正常發育而死亡的抗蟲機制。
關鍵詞 廊坊楊;黃斑星天牛;抗蟲特性;河西走廊地區
中圖分類號 S7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0-0113-01
黃斑星天牛是楊、柳、榆等樹種上的毀滅性蛀干害蟲,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居各類林木蟲害之首[1]。選育抗蟲樹種開展造林工作不僅可以有效控制蟲害,而且節約防治經費,避免產生藥害以及環境污染[2-3]。為了證實廊坊楊對黃斑星天牛有一定抗性,6年內對張掖各縣區廊坊楊進行調查,并對抗蟲機制進行研究,發現廊坊楊是本著速生、優質、豐產和抗逆性強的原則選育成功的抗蟲樹種之一。
1 區域概況與調查方法
1.1 調查地概況
2010年以來對廊坊楊營造林分布地區進行全面調查。廊坊楊幼齡林位于臨澤縣板橋鎮昔喇渠北側、甘州區紅沙窩林場和九龍江林場,3處幼齡林總面積為5.2 hm2,分別定植于2012年、2003年、2005年,幼齡林株行距2 m×4 m。不同品種的栽植采用隨機區組方法進行設計,4次重復,四周設保護行,保護行樹種為二白楊。
1.2 調查內容與方法
1.2.1 黃斑星天牛蟲株率與刻槽產卵情況調查。從臨澤縣板橋鎮昔喇渠北側、甘州區紅沙窩林場、九龍江林場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法選取9塊廊坊楊樣地、3塊二白楊樣地、3塊箭桿楊樣地、3塊新疆楊樣地、3塊榆樹樣地和3塊柳樹樣地,然后對樣地中林木進行逐株調查,調查樹干及枝椏上的天牛產卵、刻槽等危害情況。同時,通過設標準地、選擇標準木、對產卵刻槽進行編號,定時觀察,了解黃斑星天牛在樹干、樹枝上產卵、幼蟲孵化以及卵和幼蟲致死過程。
1.2.2 廊坊楊抗黃斑星天牛機制調查方法。為進一步了解廊坊楊抗黃斑星天牛的機制,選取2塊標準地,選擇3株三年生幼樹,套上30 cm×70 cm的沙套籠,每籠內放入黃斑星天牛雌雄成蟲1對。7月底撤籠,處于自然狀態。8月中旬與10 月上旬各調查1次刻槽數量、槽內蟲卵與幼蟲數量[4]。
2 結果與分析
2.1 幼齡林黃斑星天牛蟲株率
2017年11月,幼齡林樣地逐株調查結果表明,9 塊廊坊楊樣地均未被黃斑星天牛危害;3塊二白楊樣地均被黃斑星天牛危害,有蟲株率分別為94.2%、89.7%、96.2%;3塊箭桿楊樣地均被黃斑星天牛危害,有蟲株率分別為100.0%、90.0%、95.7%;3塊新疆楊樣地均被黃斑星天牛危害,有蟲株率分別為92.1%、96.2%、93.8%;3塊榆樹樣地均被黃斑星天牛危害,有蟲株率分別為81.3%、66.7%、83.3%;3塊柳樹樣地均被黃斑星天牛危害,有蟲株率分別為83.1%、88.0%、92.0%。調查結果表明,廊坊楊表現出抗黃斑星天牛特性。
2.2 黃斑星天牛在廊坊楊上刻槽產卵情況
調查中發現,黃斑星天牛在廊坊楊枝干上雖然刻槽產卵,但不形成危害。黃斑星天牛均在五年生以上的廊坊楊大樹上刻槽,其刻槽產卵部位與其他樹木不同,均在樹干3 m以上部位刻槽,即樹皮尚未老化形成粗皮的位置。黃斑星天牛在廊坊楊的刻槽數量少于其他楊樹。板橋昔喇渠北側有6 排樹,其中4排是廊坊楊,2排是二白楊(2011年冬季采伐后的2次萌條)。126株廊坊楊中有432個產卵刻槽,平均單株3.43個產卵刻槽;50株二白楊中有1 682個刻槽,平均單株33.64個產卵刻槽,是廊坊楊的9.8倍。調查結果表明,黃斑星天牛刻槽產卵對樹種有一定的選擇性,并且對粗樹皮部分具有一定忌避性。
2.3 廊坊楊抗光肩星天牛機制
8月中旬,解剖樹干上刻槽10個,其中1個刻槽內有3枚干卵,另1個刻槽內有 4頭死亡幼蟲,剩余刻槽中無蟲卵與幼蟲;10月上旬再次調查刻槽10個,刻槽表面韌皮部呈現黑褐色干絲狀,剝掉此層木絲,可以看到明顯縱裂,順著縱裂周圍深挖,仍未發現蟲卵和蟲尸,但有韌皮部的干木絲。調查結果初步表明,黃斑星天牛對廊坊楊有刻槽產卵的現象,但不形成危害。
黃斑星天牛的抗蟲機制:一是黃斑星天牛在7—8月產卵或幼蟲孵化,而廊坊楊在7—8月生長迅猛,達到最高峰,常出現黃斑星天牛卵或幼蟲被擠死的現象;二是黃斑星天牛刻槽產卵后,樹皮受刺激形成黑褐色小絲,而木質層表面出現縱裂縫后又很快愈合,導致黃斑星天牛卵或幼蟲處于干燥狀態而影響成活率[5-6]。黃斑星天牛成蟲產卵或幼蟲孵化與廊坊楊生長速率形成了物理抗性,廊坊楊對黃斑星天牛產生一定抗性。
3 結論與討論
通過詳細調查,未發現黃斑星天牛幼蟲為害廊坊楊。調查中發現,黃斑星天牛成蟲雖在5年以上的廊坊楊樹干上部刻槽產卵,但僅使樹干的韌皮部受損,且很快愈合,不產生危害。由于黃斑星天牛成蟲產卵或幼蟲孵化與廊坊楊生長速率形成了物理抗性,導致黃斑星天牛的卵和幼蟲不能正常發育而死亡。廊坊楊抗黃斑星天牛既具有生態營林防蟲效果,又解決了環境污染、人工施藥成本高等問題,具有明顯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4 參考文獻
[1] 羅年軍.抗黃斑星天牛楊樹品種選擇研究[J].甘肅林業科技,2002(1):19-21.
[2] 張興利.楊樹蛀干黃斑星天牛在肅州區的分布與防控[J].農業與技術,2017(17):85-86.
[3] 趙文龍,羅龍發.張掖市黃斑星天牛防治現狀與防治路徑探討[J].甘肅林業科技,2016(3):51-54.
[4] 李廣偉,陳秀琳,尚天翠,等.黃斑星天牛產卵刻槽的空間分布格局及抽樣技術[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6):130-133.
[5] 梁順斌.臨澤縣楊樹黃斑星天牛的發生與防治[J].現代農業科技,2016(18):112-113.
[6] 魏秀紅,王峰德,李曉娟,等.河西走廊黃斑星天牛成因分析及持續控制對策[J].中國園藝文摘,2017(1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