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胡小琴 楊小軍
摘要 在綠化的過程中,樹木移栽是常見的園林控制手段,通過成活率水平控制著具體的綠化效果。因此,為了保證樹木移栽的成活率,必須從理論原理和技術方法上進行突破研究,開發新的內容,實現移栽手段的升級。本文從理論與技術方法的角度出發,嘗試研究新的移栽方法,為提高樹木移栽成活率貢獻力量。
關鍵詞 樹木移植;成活率;新方法
中圖分類號 S72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0-0158-01
隨著生態化城市建設水平的深入,綠化方法也在不斷升級,為了更好地完成樹木移栽,保證較高的成活率,提高綠化工程效率水平和完成質量,應當不斷對保證樹木移栽成活率的理論進行深入研究,從理論基礎的角度出發,將其知識點不斷深化,應用在具體的實踐操作中。
1 樹木移植成活的新型理論基礎
在樹木的移植過程中,保證成活率的基本條件就是對其生命力的控制,使其能在新環境下保持正常的生長水平,這就要求對根部吸收、冠部合成以及植株自身生長調節機制進行有效控制。應從植物生長的基本條件入手,對土壤學、植物生理學進行深入研究,并對植物移栽土壤中的水氣結構進行調節、樹冠的枝干進行適當修剪,從而完成必要的調整[1]。
同時,在完成移栽工作之后,適當進行水肥管理,使其盡快適應新的生長環境,在水、氣、有機物的綜合調節下,提高樹木的生長水平,保證移栽效率與成活率。
2 樹木移植成活的新型方法措施
2.1 樹木根系與移栽樹坑處理
在樹木移植的過程中,要重視對根系的保護。應在移植前根據樹木胸徑的具體情況進行根部土坨保留,一般情況下土坨的大小是喬木地上1.2 m莖部直徑的5~10倍,但在具體的移栽過程中,要根據具體的施工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
在對樹木進行種植原土挖掘時,必然要進行斷根操作,區別于傳統的挖掘方法,新型的技術手段要求技術人員在移栽前1年左右的時間進行斷根處理,在樹木生長一段時間之后再進行移植,可以最大化地發揮其生長優勢。同時,在挖掘過程中,盡量一次性完成,并在出土后用捆繩與鉤網進行包扎,防止出現土坨松散的情況,并保證新生長的根系在網兜范圍內,盡量減少樹木移動時的損傷。
另外,要在移栽地的土坑上進行相應的管理,清理其中的硬土碎石,并使其土坑直徑大于根系土坨,保證移栽順利。對于存在積水的土坑,應適當進行排水操作,并用細沙墊底,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同時,利用草木灰,對土坑內進行相應的消毒處理,根據其堿性特征,補全養分,配合肥料發揮作用,促進植物的良性生長,提高成活率。
2.2 樹冠修剪
在進行移栽前,對樹木枝干進行適當的修剪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在修剪過程中,應當盡量保持整體的株型,對其中的長條枝、過密枝、內膛枝進行剪裁,實現樹木整體枝條的均勻分布。同時,直徑>5 cm的枝條不適合修剪,僅修剪其莖桿上的小枝即可,盲目進行大枝剪裁會破壞樹木枝條原本的結構,延長愈合時間,不利于移栽生長,嚴重時甚至造成修剪處遭受病害感染,產生空心枝的情況。如必須進行剪裁,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與相應的防病蟲害藥劑對傷口處進行處理。
另外,為了減少斷枝植物的蒸騰作用,應適當進行摘葉處理。根據現場情況,摘除60%~90%的枝葉,以在不影響樹形的前提下促進樹木恢復生長。在葉片摘除時,應盡量留存新生葉片,保留10%~40%的成熟葉片,減少樹木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敏感性。
2.3 樹木移動與保護措施
在移栽過程中,必然會涉及到帶土運輸,所選用的運輸車輛應當根據樹木大小情況進行確認。在單次運輸過程中,應盡可能地控制運送株數,減少樹木在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機械損傷。
同時,不僅要在土坨處進行保護處理,也應當在樹干位置應用釘板的方式進行固定,保證其在調運過程中的平衡性,降低造成擦傷的可能性,并配合以草繩捆綁等方法進行必要的防護,以免對樹干突出枝節等位置造成損害,影響成活率。
2.4 移植后的栽培管理工作
完成移栽定植后,進行全面的養護管理是保證樹木成活率的重要手段。應通過土坑回填、主體支撐、水肥管理以及后續的養護進行維護,使移栽樹木的生命力水平達到最佳。
首先,在土坑回填的過程中,應當選用有機質含量豐富的土壤進行回填,保證土壤中必要的養分條件,并在回填過程中進行適當的夯實工作。進行夯實處理時,注意適當兼顧植物的生理特性,盡量使用人工踩實的方法,并與澆水相結合,在完成自然風干后再用機械進行振蕩夯實。
其次,為了防止移栽樹木發生倒伏,進行物理支撐是必不可少的高效方法,可以對樹木的根系固定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一般經常采用三角、四角支撐的方式進行處理,并在樹干位置進行相應的包裹處理,防止產生滑動或造成機械損傷[2]。
最后,在完成樹木移栽之后,為了提高成活率,必須進行科學的水肥管理。在澆水灌溉前,應當先在樹槽周圍設置圍堰,使灌溉的水分控制在根系范圍內,并逐漸滲透到土坑中,實現有效灌溉,刺激樹木根系以及樹冠的有效生長愈合。同時,在澆水量上,頭遍水為了能更好地起到定根的作用,應使水量盡量保持充足,在土壤進行全面融合的基礎上,促進根系的全面吸收。
3 結語
樹木移植完成后的養護管理工作,是保證其成活率水平的重要方法,可以促進植物對新環境的適應。同時,在樹坑處理、根部包裹、樹冠修剪等具體措施的配合下,使樹木在整個移栽過程中都受到嚴格的保護,可以全面提高樹體的生命力水平,增強移栽成活率,從而達到降低成本、保證綠化效果的目的。
4 參考文獻
[1] 魏金雙.大規格樹木移植過程中的問題與方法[J].中國園藝文摘,2017,33(3):78-80.
[2] 甘興輝.林業綠化中的樹木移植栽培技術[J].時代農機,2017,44(1):161.
[3] 丁朝華,范玲玲.樹木移植成活的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J].中國園林,2014,30(3):106-110.
[4] 鄧顯維.提高樹木移植成活率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3(19):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