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志浩 張銣 蘇明
摘要 目前,我國南美白對蝦的養殖模式多種多樣,不同的養殖模式對蝦苗的品系和要求也在不斷變化。采用不同品系的南美白對蝦在同等養殖模式下進行室內工廠化養殖對比,選擇最適宜的南美白對蝦養殖品系。水質的調控采用生物絮團法控制,即往養殖水體中添加紅糖和EM菌及其發酵液。經過60 d的養殖試驗,不同品系間南美白對蝦的產量和存活率存在差異,其中正大品系的蝦苗產量最高,達到2.51 kg/m2;SIS蝦苗產量次之,為2.04 kg/m2;莫洛凱蝦苗的產量最低,為1.69kg/m2。因此,在南美白對蝦工廠化養殖模式下,正大品系蝦苗最適合養殖,產量較高,個體較大,商品價值較高。
關鍵詞 南美白對蝦;品系;工廠化養殖;生物絮團;產量
中圖分類號 S968.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0-0212-01
凡納濱對蝦(Penaeus vannamei),又稱南美白對蝦,隸屬于甲殼綱十足目枝鰓亞目對蝦科對蝦屬,是我國當今養殖規模最大的對蝦品種。但隨著養殖環境惡化和南美白對蝦疾病的暴發,養殖風險越來越高,養殖成功率越來越低?,F今工廠化養殖日益興起,南美白對蝦室內工廠化養殖也獲得成功[1]。2016年,筆者開展了不同品系南美白對蝦苗工廠化養殖試驗,以期挑選出適宜工廠化模式養殖的南美白對蝦品種,做到提前預防因苗種選擇不當而造成的養殖失敗,提高蝦農的養殖成功率,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場地
試驗于2016年8—10月在上海彰顯漁業專業合作社蓮盛生產基地標準化育苗車間進行。試驗池為9個水泥池,水泥池長、寬、高分別為5 、3 、1 m,有效水體15m3。水泥池內壁刷防水漆,池底鋪曝氣管,24 h連續曝氣。室內光照強度在500~2 000 lx。試驗用水為過濾消毒的淡水,溫度22~28 ℃。
1.2 試驗材料
南美白對蝦為育苗場淡化標粗完成出池銷售的蝦苗,選用正大、SIS和莫洛凱3個品系,要求蝦苗個體大小均勻、活動能力強,蝦苗經檢測均為無特定病原(EHP)。水質調節采用市售的紅糖和水產用EM菌。投喂飼料采用蝦片、鹵蟲幼體和白對蝦配合飼料。
1.3 試驗設計
每個白對蝦品系為1個處理組,分別設3個平行池,共使用9個池。每個池初始水位為50 cm,放苗600尾/m2,每個池放苗數量為9 000尾。
1.4 養殖管理
1.4.1 投飼管理。整個試驗過程采用前期使用蝦片和鹵蟲幼體,后期使用白對蝦配合飼料的方法。每天投喂3次(8:00、12:00、16:00),每次的投喂量根據測算結果及餌料臺剩食狀況確定,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1.4.2 日常管理。放苗后前5 d每天添加淡水5 cm,放苗后前10 d每天添加紅糖20 g/m3,添加EM菌5 mL/m3。10 d后每天按照投餌量的20%添加紅糖,檢測水體中氨氮含量異常升高時,每個池紅糖添加量增加到200 g,以有效控制水體中氨氮和亞硝氮的含量。日常檢測水中氨氮、亞硝氮、總堿度、pH值等指標。每天檢查蝦苗攝食情況,調整餌料投喂,每隔7 d吸污1次,約15 d換水1次,每次換水量在50 cm,穩定和保持水質指標。室內工廠化養殖過程中對南美白對蝦EHP、WSSV進行檢測,養殖前后進行抽樣檢測。
2 結果與分析
3個品系南美白對蝦養殖結果見表1。經過60 d的室內工廠化養殖試驗,正大品系白對蝦單池平均產出35.57 kg,平均產量為2.37 kg/m2;SIS品系白對蝦單池平均產出30.63 kg,平均產量為2.04 kg/m2;莫洛凱品系白對蝦單池平均產出25.33 kg,平均產量為1.69 kg/m2。產量對比為正大>SIS>莫洛凱;出池存活率對比為SIS>正大>莫洛凱。不同品系蝦苗出池單體平均重量:正大白對蝦11.83 g,SIS白對蝦單體種為9.09 g,莫洛凱白對蝦單體種為8.78 g。不同品系蝦苗EHP和WSSV檢測都為陰性,無明顯差異。
3 結論與討論
由于環境惡化,南美白對蝦室外養殖模式風險升高,養殖成功率低,養殖戶損失巨大[2-4]。未來南美白對蝦的養殖模式更多向著大棚養殖和工廠化養殖方向發展。本試驗使用工廠化絮團養殖模式對不同品系的南美白對蝦進行養殖,并加強疫病檢疫,可以有效避免病害給養殖帶來的損失[5-6]。室內工廠化養殖環境穩定,可以進行更科學、靈活的管理。
由于此次試驗采用常溫淡水養殖的方式,并未做加溫處理,南美白對蝦的生長速度并未得到最大程度提高,故此試驗只對三大品系南美白對蝦在標準化車間養殖模式下進行對比。從試驗結果得出結論,在室內工廠化養殖中,正大品系的蝦苗表現最好,可以作為首選的養殖品系;SIS蝦苗存活率較高,但前期的生長速度較慢,延長養殖時間或許可以有更好的后續表現;莫洛凱品系蝦苗在室內工廠化養殖模式下與其他品系比較,表現一般,優勢特點不明顯。在養殖技術方面可以進一步摸索和提高,本試驗在現有基礎條件下得出試驗結果和結論,僅供同行和廣大養殖戶參考。
4 參考文獻
[1] 鄧偉,黃太壽,張振東.我國南美白對蝦種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J].中國水產,2013(12):22-25.
[2] 李倩,周志明,杭小英,等.南美白對蝦不同養殖密度水質變化規律與養殖效益的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4,30(2):100-104.
[3] 趙永鋒,宋遷紅.南美白對蝦養殖概況及病害防控措施[J].科學養魚,2014(7):13-17.
[4] 張國新.不同養殖密度對南美白對蝦生長的影響[J].河北漁業,2008(8):12-15.
[5] 陳劍鋒,賴廷和,童萬平.南美白對蝦工廠化養殖水體pH值的變化特征[J].水產科學,2006(9):456-458.
[6] 李燕,李建忠,葉軍強,等.微孔曝氣增氧與葉輪增氧機增氧在南美白對蝦池塘養殖的應用比較[J].漁業現代化,2012,39(6):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