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洋 徐金枝
摘要 詳細介紹了繁殖母牛空懷期、妊娠期、圍產期和哺乳期的飼養管理技術,以期為實施肉牛擴群增量、提高母牛的繁殖力提供必要的參考。
關鍵詞 繁殖母牛;飼養管理;河南太康
中圖分類號 S82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0-0216-01
繁殖母牛飼養的目的是繁殖優良犢牛,以壯大種群,并為肥育牛群提供牛源。這就要求母牛健康,能夠保證連年產犢。但目前家庭牧場或肉牛育肥場無法實現每年平均每頭母牛至少產1頭犢牛,主要原因是母牛飼養管理不當,母牛受配率和受胎率較低,犢牛成活率低。因此,選好母牛,掌握好母牛的空懷期、妊娠后期及圍產期的關鍵技術要點尤為重要[1]。河南省目前實施的肉牛擴群增量項目就是推廣繁殖母牛飼養管理技術,不斷提高繁殖母牛的繁殖力,實現肉牛擴群增量的目標,力爭完成2025年全省新增肉牛300萬頭的目標。
1 空懷和妊娠后期母牛
繁殖母牛空懷期要保持母牛中等膘情,保證日糧合理,多喂青貯飼料,每天運動1~2 h,以保證母牛正常發情,及時把握母牛發情期,適時人工授精配種[2]。對不能正常發情的母牛,應用直腸檢查法進行生殖系統檢查;對子宮、卵巢正常的牛,肌肉注射復合VAD和VE注射液,使用促性腺激素釋放素氯前列烯醇人工誘導發情。使用早晚2次輸精的方法進行配種。
母牛輸精后應盡早進行妊娠診斷,對確診妊娠母牛,可按孕畜所需條件加強飼養管理;對確診未妊娠的母牛,要查情補配,提高母牛的受配率。母牛懷孕中后期胎兒發育很快,需給母體供應大量營養,同時母牛體內需蓄積一定養分,以保證產后產奶量,此階段母牛食量大增,消化功能較好。
技術要點:每日飼喂3次,參考飼養標準配合日糧。上槽時保證有充分采食青粗飼料的時間,每天供給3次清潔飲水。“三九”寒冬飲水水溫不要低于15 ℃,不喂發霉、變質的飼料。保證每天1~2 h的運動時間。防止母牛過肥,保持中上等膘情即可。無論舍飼或放養,都要做好保胎工作。初產母牛難產率較高,要對飼養員進行人工助產培訓,使其掌握助產技術要點,準備必要的設施設備,及時做好助產工作[3]。
2 圍產期母牛
圍產期指母牛分娩前15 d和分娩后15 d。在此期間,母牛生理上變化很大,在飼養管理上要特別注意。有產房的應對產房進行消毒,鋪墊褥草。沒有產房的應在預產期前7 d清掃牛床,鋪墊褥草,保持牛床衛生干燥[4]。
妊娠母牛在產前15 d應轉入產房,單獨飼養,以飼喂優質干草為主,精料減喂至原來的50%,且精料中可提高麥麩的含量,減喂食鹽,禁喂霉變飼料,不喂甜菜渣、酒糟等,不飲臟水,冬季不飲冰渣水,以防止流產。
母牛分娩過程可分為開口期、胎兒產出期和胎膜排出期。從胎兒排出到胎膜從子宮內排出體外一般需要2~8 h。發現母牛難產時,進行難產救助。臨床上表現為產力性難產、產道性難產和胎兒性難產,如發生產力性難產,可用催產素催產或拉住胎兒的前置部分將胎兒拉出體外;產道狹窄、胎兒過大引起的難產,可實行剖腹產術;當胎兒過大引起難產時,可用強行拉出胎兒的辦法救助。對胎勢、胎向、胎位異常引起的難產,應先加以矯正,然后拉出胎兒,矯正困難時可實行剖腹產。犢牛出生后,母牛就會站起來舔舐犢牛身上的胎水。母牛分娩后體力消耗很多,此時應讓其安靜休息,并及時喂給溫熱的麥麩鈣鹽湯,即溫水10~20 kg,加入麥麩500~1 000 g、食鹽50 g、碳酸鈣50 g和紅糖250~500 g,以利于母牛恢復體力和胎膜排出。犢牛護理時,要及時清除犢牛口鼻中的黏液,使犢牛頭部低于身體其他部位或倒提犢牛幾秒鐘,確保犢牛正常呼吸;用高濃度碘酒(7%)涂抹臍帶消毒;犢牛出生后30~50 min讓其吃上初乳。
母牛產后15 d為恢復期,此期間母牛消化機能較弱,應逐步增加精飼料和青貯飼料的飼喂量,每天增加精飼料0.2~0.5 kg、青貯飼料1~2 kg,并及時補充礦物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保證母牛泌乳量快速上升,使犢牛吃上營養均衡的牛奶。可在母牛分娩后5 d起,逐漸增加精料飼喂量,同時注意供給充足的飲水,并牽出舍外,進行日光浴。
3 哺乳期母牛
為保證母牛的泌乳量,應以全株玉米青貯飼料為主,適當搭配精飼料,既有利于產奶和產后發情,也可節約精飼料。同時,保證每天1~2 h的合理運動,促進母牛子宮恢復,一般母牛產后4周子宮頸外口閉鎖,母牛分娩40~50 d后,應用直腸檢查法對母牛進行生殖系統檢查。對子宮、卵巢正常的牛,肌肉注射復合VAD注射液(VA 25萬U與VD 2.5萬U)5~10 mL、VE注射液10~20 mL,使用促性腺激素2 mL、氯前列稀醇0.4~0.6 mg進行人工誘導發情,應用人工授精技術,使用早晚2次輸精的方法進行配種,母牛應在產后80 d內再次妊娠,保證母牛1年1犢。
4 參考文獻
[1] 羅曉瑜,劉長春.肉牛養殖主推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2] 黃宏波.母牛一年一胎飼養管理方法[J].農村新技術,2014(8):26-28.
[3] 楊光興,尹世東,孔偉,等.提高種用母牛繁殖率的技術措施[J].中國牛業科學,2014,40(4):85-86.
[4] 楊德成.繁殖母牛的飼養和管理方法[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