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茜 鮑文
摘要 農業推廣咨詢服務是農業創新體系的組成部分,在鄉村振興戰略和現代農業創新中要開展面向市場的推廣咨詢服務,逐步形成農業推廣體系與農民、涉農企業、農協等組織信息分享的機制。本文結合農業推廣咨詢服務的演變提出了提升推廣咨詢服務質量的方法,并從創新體系角度分析了農業推廣咨詢服務,同時提出了構建農業推廣咨詢服務可持續發展機制的建議,以期為農業推廣咨詢服務的開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 農業推廣咨詢服務;農業創新體系;鄉村振興戰略
中圖分類號 F32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0-0255-01
農業推廣咨詢服務是農業創新體系的組成部分,是將農民、涉農企業、農業研究和農業教育等利益相關方聯系起來的橋梁和紐帶。在鄉村振興戰略和現代農業創新中需要加強推廣咨詢服務的新作用,就要求無論是推廣體系或是推廣人員都要提高服務農業價值鏈為導向的能力,開展面向市場的推廣咨詢服務,逐步形成農業推廣體系與農民、涉農企業、農協等組織信息分享的機制。全球農業面臨的共同挑戰也要求推廣咨詢服務的重點放在氣候變化、糧食安全以及為農民提供應對諸如此類風險的一攬子建議。
1 提升農業推廣咨詢服務質量是大勢所趨
1.1 推廣和咨詢服務的演變
中國改革開放之初對農業推廣的看法較為簡單,定義的農業推廣的需求、期望和手段與當今現實對農業推廣咨詢服務的需求情況顯著不同。當時,推廣工作的重點放在技術推廣,主要是為提高產量,提供農民培訓服務以便于更好地進行技術推廣。如今,農業推廣不再被視作一個政府機構的職能,而是一個體系,它是農業創新體系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之一,側重于促進農業創新體系各參與方的互動和學習,而不僅僅是技術推廣和開展農民培訓。為提升農業推廣咨詢服務質量,要求農業創新體系內各利益相關方更好地溝通交流與協同發展[1-2]。
鄉村振興戰略重新確立了農業在發展議程上的突出地位,農業推廣咨詢服務的重要性再次凸顯。與此同時,出現更多新的推廣咨詢服務需求,如氣候變化、糧食安全規劃、電子農務、精準扶貧和現代農業創新等方面。這些需求意味著推廣咨詢服務需要運用現有科學知識、探討新的農業發展議程、改變推廣形式等。盡管認識到傳統推廣咨詢服務方法并不總是適當或有效,但拓展推廣服務應該包括哪些方面尚未達成共識[3-4]。
農協、農資經銷商和涉農企業與傳統的農業推廣部門一樣,已成為重要的推廣咨詢服務方,在農業發展規劃與影響農業投資方面至關重要。只要農業推廣咨詢服務遵循以客戶需要為中心,監督、評估服務過程和效果對于促進農業推廣體系的完善和發展就必不可少。農業推廣咨詢服務目前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在于農民、涉農企業等不斷變化的巨大需求與現有推廣咨詢服務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
1.2 提升推廣咨詢服務質量的方法
傳統推廣方法在逐漸發生改變,因為這些方法遇到了諸多問題,如對用戶不負責任、對女性有偏見、生產與技術導向而非市場導向、未考慮到農戶環境的多樣性。這些問題通常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缺乏相關技術;研究和推廣過程中缺少推廣對象參與確定問題、需求以及解決問題的對策;對一線推廣工作者缺乏激勵;農民和農產品市場參與方之間的聯系嚴重不足。隨著市場經濟發展,農民更加注重市場和創新創業,不斷對推廣服務提出新需求,農民不僅需要生產咨詢而且需要更多與市場相關的咨詢。對于推廣人員來說,營銷技能培訓變得更為重要。現代推廣咨詢服務體系日益多元化且互動性更強的特點反映了市場需求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出現了包括非政府組織、農協等農民組織、涉農企業和社區組織等不同組織形式的推廣咨詢服務提供方。方法創新方面,以小組為單元的參與式推廣咨詢服務方法具有積極意義,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克服參與障礙、促進包容性,并有利于形成需求導向的推廣咨詢服務。
2 從創新體系角度分析農業推廣咨詢服務
2.1 從創新體系的角度界定農業推廣咨詢服務
從創新體系角度分析農業推廣,它在幫助提高創新能力和作為創新參與方聯系的紐帶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從創新體系的角度來看,推廣咨詢服務可以被界定為有利于農民、農民組織、其他農業價值鏈和市場參與方獲得知識、信息和技術的體系,促進研究、教育、涉農企業和其他相關機構形成合作伙伴關系并加強互動,協助他們發展自己的技術、組織、管理技能以及改善其農業活動的管理實踐。
2.2 有助于發揮農業創新等其他作用
除了作為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外,推廣咨詢服務還可直接促進經濟增長、減少貧窮和保護生態環境。農業推廣咨詢服務是農業應對面臨的嚴峻挑戰(如氣候變化、高糧價和自然資源的退化)的基本工具,同時有助于提高生產率和減少貧窮。因此,咨詢服務的作用還涉及提供市場信息、植物檢疫與病蟲害信息、信貸信息或為利用這些信息提供幫助等。雖然推廣咨詢服務的影響難以量化,但毋庸置疑推廣咨詢服務是提高農民經濟收益的有效手段,并對科學知識傳播和促進農業生產力具有重要和積極的影響。推廣咨詢服務除了對農業產生積極影響外,還有積極的社會影響,例如,對農村依賴農業脫貧的弱勢群體具有對口生產經營幫扶的作用。由于許多推廣咨詢服務具有公共物品性質,因而包括技術推廣任務、生產質量控制、自然資源管理以及為邊遠地區提供幫扶等都需要政府的積極支持和政策引導。在政府推廣部門無法直接滿足服務需求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外包由涉農企業等具有推廣咨詢服務能力的一方履行,鼓勵其在提供服務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以解決社會和生態可持續性問題,包括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和面源污染防治等。
3 構建農業推廣咨詢服務可持續發展機制的建議
農業推廣咨詢服務可持續發展面臨最常見的問題是缺乏財政可持續性,沒有充足的資金支持和人員編制,很難留住優秀的農業科技人員和專家從事基層農業推廣咨詢服務。越來越多的涉農企業可以為農民提供農業生產或農產品營銷鏈的市場咨詢服務,但往往需要農民至少承擔部分咨詢服務費,這就需要構建創新農業咨詢服務交易機制,一方面幫助農民、農協識別和選用合格的服務商,保證所需關鍵服務的質量,另一方面降低服務成本。推廣咨詢服務能力是另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推廣部門應該注重提升推廣咨詢服務質量,提高推廣人員待遇和素質,使其能夠與時俱進,采用新的推廣方法,更多地注重實用技術指導和咨詢服務,更注重農業生產經營、市場行情和促進涉農企業發展。政府推廣咨詢服務部門必須進行改革,如采用績效合同和激勵機制、促進地方推廣機構與涉農企業等推廣服務商之間的交互式學習。
4 參考文獻
[1] The Wor1d Bank.Agricultural innovation systems:an investment sourc-ebook[M].Washington DC:The Wor1d Bank,2012:179-193.
[2] 鮑文,張恒.中國家庭農場發展的障礙及其路徑選擇[J].甘肅社會科學,2015(5):204-207.
[3] 馬儒川.淺析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于農業創新驅動的視角[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20):141-144.
[4] 黃月紅.關于農業推廣理論與應用的探討[J].上海農業科技,2012(3):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