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宇
摘要 容縣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很適宜沙田柚產業的發展,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對容縣沙田柚產業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剖析了沙田柚產業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對策,以期為沙田柚產業化長足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 沙田柚;產業化;SWOT分析;廣西容縣
中圖分類號 TS255.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0-0267-02
廣西玉林市容縣沙田柚是柚類佳品,有“柚中之王”的美譽,其果呈梨形、色澤橙黃、外皮細薄、果肉脆嫩、味清香甜蜜,品嘗之后滿嘴留香,令人食而不厭[1]。1995年,容縣成為“中國沙田柚之鄉”;2004年,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17年,“容縣沙田柚”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準注冊。截至2017年6月底,全縣沙田柚種植已超過1.2萬hm2,年產量超過12萬t,年產值超過10億元[2]。本文運用SWOT分析方法,對容縣沙田柚產業發展進行研究,明確其優勢、劣勢以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以找出一條適合容縣沙田柚發展的新型產業化道路。
1 沙田柚產業優勢(Strengths)
1.1 自然地理優勢
容縣地處廣西東南部,北回歸線以南,年平均氣溫21.3 ℃,氣候溫和。容縣境內嶺谷相間、丘陵廣布,地勢是東、南、西3面高,中部和東北部低,由南向東北微坡傾斜。容縣丘陵山地有無數谷地、山腳緩坡、低丘等小地形環境,極適宜沙田柚的生長發育。容縣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條件充足,冬短而暖,十分適宜沙田柚前期生長發育和后期糖分轉化積累、花芽分化的需求,使沙田柚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風味品質。容縣土壤類型主要是赤紅壤(又稱磚紅壤性紅壤),土層深厚、疏松,土壤pH值為5.4~6.4,有利于沙田柚的生長發育和品質提高。由此可見,容縣獨特的光、溫條件為沙田柚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1.2 種植歷史優勢
沙田柚在容縣的種植歷史已經有逾2 000年,19世紀30年代沙田柚已遠銷港澳、東南亞和歐美等地。悠久的種植歷史讓沙田柚產業帶動了當地物流運輸業、包裝業、種植業、餐飲業、服務業、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沙田柚產業已成為容縣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2 沙田柚產業劣勢(Weaknesses)
2.1 規?;耘喙芾砟J轿葱纬?/p>
容縣沙田柚雖然栽培歷史悠久,但其品種培育、栽培、施肥等技術幾乎全靠農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摸索,很少有科研機構對豐產栽培技術、施肥技術進行系統研究,阻礙了容縣沙田柚產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2.2 商品化處理及精深加工不足
容縣沙田柚深加工研發進展緩慢,雖然已有多家沙田柚深加工企業,但由于缺乏相關的科技人才和資金支持,很難生產出高品質的沙田柚深加工產品。長期以來,容縣只作為沙田柚粗加工的供應地,導致產值較低。沙田柚作為當地優勢特色農副產品,應該充分挖掘其作用,把沙田柚產業提升到更高層次。因此,應該加大科技人才的引入和深加工技術的研發,為產業化生產提供有利條件。一是加強沙田柚采后商品化處理,引進柚果自動清洗、分級、包裝生產線,建設柚果商品化處理加工廠;二是進一步發展柚果深加工,以延長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例如加強與食品公司的合作,加工柚子茶、柚子糕和柚子果脯等產品。
3 沙田柚產業機遇(Opportunities)
3.1 產業扶持政策
容縣縣委、縣政府出臺了相關政策,長期實施《容縣沙田柚擴量提質工程》,推進沙田柚標準化生產,提高柚果質量水平。2010年起縣政府連續實行柚果擴量財政扶助政策(新連片開發0.33 hm2以上柚果園,扶持獎勵7 500元/hm2),全力推動沙田柚產業快速發展。為了進一步提高容縣沙田柚出口競爭力,從2016年起,縣委、縣政府合力創建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沙田柚)質量安全示范區。
3.2 市場需求變化
沙田柚市場需求量大,遠銷全國和海外的57個國家和地區,截至2017年6月底,容縣沙田柚種植已超過1.2萬hm2。與此同時,容縣還多渠道開拓沙田柚市場,現階段由政府牽頭引導,通過電商網上推銷等方法擴大銷售范圍。沙田柚產銷兩旺極大地提升了容縣沙田柚的品牌形象,每年在容縣舉辦的“中國(容縣)沙田柚旅游文化節”更加促進了整個產業鏈的快速發展。
3.3 銷售模式創新
沙田柚傳統銷售模式為果商親自到果場品鑒、選擇、訂購,然后通過物流或個人運輸。從2016年起,各種惠農app興起,線上銷售也成為果園場主一種新的銷售方式。與傳統模式相比,新型的“互聯網+農產品”模式更易得價,訂量和價格也能在網頁上直觀顯示。例如,部分果園場主在各種惠農app線上銷售的2只裝沙田柚禮盒48元、4只裝88元、6只裝128元,價格可喜,收益可觀。容縣沙田柚依舊主要銷往廣東、湖南及廣西。采購對象以企業、超市等大型主體為主,個人采購為輔。近年來,個人采購量也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逐年遞增。
3.4 特色品牌塑造
“2017年中國沙田柚之鄉廣西容縣沙田柚旅游文化節”開幕,沙田柚產業是容縣最具地域特色的富民產業,應大力發展以沙田柚為龍頭的名、特、優、稀經濟林果業,促進農民增收、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豐收。政府大力宣傳沙田柚品牌文化價值,使沙田柚具有更高的溢價。
4 沙田柚產業挑戰(Threats)
4.1 品種退化制約產業發展
新品種選育基礎匱乏,未形成良好的良種繁育體系。尤其是沙田柚生長發育規律與栽培管理等基礎數據匱乏,嚴重制約了容縣沙田柚產業化發展。當前應該加大對沙田柚新品種選育方向的科研投入,同時重視品種提純復壯等基礎工作?,F階段沙田柚出現了品質下降的現象,應大力支持沙田柚生產企業與農業院校、研究所的技術研發合作,通過優新品種引進試驗、技術創新、營養診斷、配方施肥等一系列新栽培技術示范推廣,實現全縣沙田柚提質增效[3]。
4.2 規范化標準缺失衍生問題
制定規范化標準是為沙田柚產品規格化提供準則和依據,在工業化生產中具有重要意義。穩定的產品質量是市場產品需求穩定的基本先決條件,同時也是獲得國際認可和進行國際貿易的前提,這就要求沙田柚從育種到種植到深加工的過程規范標準化。沙田柚育種、種植規范過程包括沙田柚的新品種選育、采收規程和藏存規程等,深加工產品的加工規范過程包括沙田柚的深加工儲藏、食品再加工提取等[4]。這一套體系的標準化尚未形成,對沙田柚質量可靠、產量穩定、供需良好和價格穩定的產業鏈開發提出了嚴峻考驗。
4.3 外來市場的沖擊
得益于當地水土及氣候條件,容縣產出的柚類風味濃、甜度適中、口感佳。同時,基于容縣政府對柚類品牌文化的打造宣傳,容縣柚類市場反饋好、得價高。但由于廣東梅州、桂柳等地區的部分果商將當地果品運到容縣進行銷售,對本土的柚類市場帶來沖擊,運輸過來的不良果品也對容縣柚類品牌產生不利影響。
4.4 基礎設施建設薄弱
基礎設施建設薄弱是制約果農數量和果農擴大種植面積的因素之一。交通便利才能運果,才能增收致富,而部分通往果園的道路路寬僅2~3 m,多數路段僅能容1輛車通行。果園道路的修建和擴寬對果農無疑是新的經濟負擔。
4.5 柚農的綜合技術素養不高
廣大柚農的綜合素養不高。據調查,大約有80%的柚農都是中小學畢業,所學的知識少,不善于了解分析市場,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差,對柚產業的技術培訓理解吸收有一定的困難。這類柚農的果園具有管理粗放、產而難銷的問題。因此,技術推廣培訓工作仍需加強。
5 參考文獻
[1] 姚方,丘洪松.梅州市沙田柚滯銷的原因與對策研究[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84-86.
[2] 蔣林林,何錦華,李興權.容縣柚子走四方:玉林市創建現代特色林業(核心)示范區紀實[J].廣西林業,2017(7):11-13.
[3] 李仲科,邱先強,吳漢昌.容縣沙田柚品質下降引起的思考[J].中國熱帶農業,2012(2):32-34.
[4] 祁國霞,邊蕊,黨靜.蘭州地區苦水玫瑰產業化SWOT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7(18):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