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波 鄭偉 金晨鐘
摘要 明確參與式教學在大學教學改革中的地位和意義,以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植物保護領域專業碩士培養實際為出發點,將參與式教學模式應用于植物保護領域專業技能課程體系改革,探索“三雙四模塊七學段”新型教育模式下學生知識體系構建和應用能力培養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 參與式教學;專業碩士;植物保護;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中圖分類號 G6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0-0278-02
參與式教學是發達國家通行的教學形式,美國的第三次教育改革浪潮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中心位置,在西方教育界最典型的代表是杜威提出的“教學五步法”[1]。參與式教學的基礎是讓學生主動構建自己的知識,教師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監督其學習過程,提供學習平臺和資源,并為其選擇適當的學習材料。古代孔子的啟發式教學至近代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的思想都是參與式教學的具體表現。因此,參與式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實現自主學習,促進其自身主體性發展,培養其主體意識,發展其主體能力[2]。
我國現代大學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是轉變學習方式。傳統教學方式把學生的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上。參與式教學則轉變這種教學方式,把學生的學習建立在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上,并在學習中不斷形成、鞏固、發展、提升,同時合理利用接受式與發現式教學方法,使之相輔相成[3]。參與式教學模式已在各層次教育中逐漸推廣開來[4-6]。在大學期間,學生們參與科研和教學的過程不僅是知識獲取和積累的過程,而且也是知識增值和創新的過程,關鍵是培養學生的參與精神和參與素質,這種認識和精神是難能可貴的[7-8]。
在“三雙四模塊七學段”新教育模式下,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植物保護領域專業碩士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扎實理論知識和較強應用能力的通用型人才。因此,設立課程體系是為了培養與市場接軌的專業人才,故不能以單純的知識傳授為主。為了使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的人才培養適應國內與國際需要,很有必要進行教學法的改革。參與式教學模式中,實踐教學和項目教學是2種主要的教學形式[9-11]。結合實踐教學和項目教學2種形式,引導學生自主擬定項目,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在項目實施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貫通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并提高其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為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1 實施項目引導的參與式實踐教學模式的目的與意義
建立植物保護領域專業技能課程體系的教學新模式,實現該課程體系的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通過實踐為主、項目引導的參與式教學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設計完成試驗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通過以學生為主導的項目實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摒棄以往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項目圍繞市場需求實施,并與市場接軌,學生能夠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教師參與項目的實施與指導,掌握實踐能力,真正成為“雙師”型教師。
2 教學模式改革實踐
2.1 前期準備
教學模式改革前,要分析植物保護領域專業技能課程體系特點;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把握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方法、職業規劃、自我認識和基礎知識的掌握等情況;通過市場調查分析植物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專業化統防統治、農藥無害化應用技術、植保器具應用、綠色植保中生物農藥應用等市場應用狀況和市場對植物保護領域人才的具體需求。
2.2 實施形式和教學內容
遵循服務地方經濟,滿足市場需求,突出重點,綜合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原則確定實施項目。圍繞課程體系確定教學范圍,根據專業特色和強項,突出教學重點內容。以地方主要糧食經濟等作物的植物保護為項目實施對象,特色果蔬和設施農業是婁底地區的農業特色,為項目重點實施對象。植物保護領域專業在農藥學、種植領域、植物病蟲害防控和農藥活性功能成分分離提取等方面具備優勢,因而在課程體系范圍內應突出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農藥無害化應用、綠色植保中生物農藥應用以及農藥活性功能成分分離提取工藝優化等方面的教學,并對教學內容以市場需求為標準整合為各個項目。
2.3 教學方式實施
教學方式實施以學校教學基地、校企合作基地和合作企業為主,項目為牽引,學習小組為主體,教師指導為輔。對教學內容以項目形式進行分解,包括常規農業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集成應用、綠色和有機農業病蟲草綜合防控技術集成應用、農藥產品策劃與推廣以及農藥活性功能成分分離提取工藝優化等項目。綠色和有機農業病蟲草綜合防控技術集成應用以及常規農業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集成應用2個項目整合了水稻病蟲草害綜合治理、農藥無害化應用技術、公共植保和綠色植保、農田雜草、植保機具、專業化統防統治等課程相關知識,主要在學校教學基地實施。農藥產品策劃與推廣項目整合了農藥市場營銷、推廣心理學、專業化統防統治、專業調研與論文寫作等課程,主要在校企合作基地與企業實施。農藥活性功能成分分離提取工藝優化項目基于市場對農藥活性功能成分的需求,整合了農藥活性天然產物及其分離技術和生物農藥等課程知識,以實驗室已有科研儀器和企業生產線為實踐單位,實施對象包括植物源除草劑安全劑川芎和植物源殺蟲劑苦楝素等。川芎和苦楝素等活性成分提取工藝的建立與優化可以用于企業生產而產生效益。課時根據項目具體實施情況進行分配,不分理論課和實踐課。學習小組主導項目實施,專家教師全程指導監督。學習小組實施組長負責制,對項目進行合理細化分工,制定實施計劃和方案。同時分別從各小組成員中抽選1人組成項目監督團隊,對各小組項目的實施過程進行監督,并實時匯報情況。
2.4 教學過程中的技術支持和項目場地保障
因為植物保護領域專業技能課程體系需要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專家教師進行指導。因此,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需要組織專家教師負責相關項目,進行全程技術指導,主要包括以下2個方面。一是邀請企業技術專家工程師對相關教師進行短期實踐培訓。高校教師的理論知識相對豐富,但往往缺少實踐經驗,通過培訓使高校教師掌握基本的實踐經驗,從而轉變教師理論教學觀念。二是校內教師和校外技術專家共同負責課程體系的項目指導。項目整合了不同課程知識,因而指導教師應該由多位具備相關知識的教師擔任,共同協作指導學生完成項目,同時應該邀請相關校外導師(企業技術專家等)成為項目指導教師之一,為項目把準市場脈搏。
在教學模式改革初期,技術支持產生的費用主要通過學校或省級教改項目經費支出,后期應該通過項目產生的收益進行支付,并且要對教師和學生給予適當獎勵。除技術支持外,場地是項目實施的基礎條件,主要包括學校基地和企業實踐場所。
2.5 教學實踐考評
首先,集中考核和平時考核相結合。集中考核即期末考核,與一般期末筆試考試不一樣,集中考核采用項目匯報和成果評估相結合的方式,教師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匯報的組織方式為小組團隊成員集體對項目進行匯報。匯報形式可以多樣,如PPT匯報或者視頻匯報等。匯報評價內容包括匯報的內容、匯報材料的組織方式(PPT或者視頻等)、語言組織表達能力、思維邏輯能力和思辨能力。成果是指項目實施順利完成后的應用技術、工藝、策劃與推廣方案等,主要包括病蟲草綜合防控技術集成與實施方案、農藥活性功能成分分離提取工藝和農藥產品策劃與推廣方案等。成果評價主要內容包括成果市場化可行性和推廣應用價值。由專家小組對學習小組和小組成員進行綜合等級評定。平時考核即過程考核,過程考核的關鍵是制定考核標準,考核標準應該以市場需求為唯一標準,項目實施過程中考核的內容包括前期調研報告、實施方案、方案實施、實施過程中解決困難和團隊協作能力和監督小組的匯報。平時考核主要由項目指導教師負責。平時考核的目標除了為評價學生之外,更重要一個目標是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及時糾正錯誤和解決困難。
其次,考核形式多樣化也是教學模式改革的主要內容。考核形式應該包括匯報、調研報告、實踐操作、質疑、研討會等,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才能,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寫作、實踐等能力。
最后,變單向性評價為多向性評價。在考核之后及時公布考核標準,讓全體學生參與評價。教師在評價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聯系教學重點和難點,讓評價學生與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調整有機結合起來,及時反饋、及時補償,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種教學考評方式可以避免學生平時上課不認真、考試前突擊復習或作弊等不良現象,讓學生真正行動起來,學以致用。
2.6 質量保障
為了保證課程體系的項目順利實施,必須對指導教師進行監督。項目實施過程中以調查表的形式跟蹤調查學生對指導教師的意見,并及時反饋給指導教師,可對指導教師起督促作用。
3 結語
項目實施2年以來,學生改變了以往的被動學習方式,形成了一種項目牽引、問題導向的實踐性學習模式,即在實踐中搭建理論的骨架,在實踐中豐滿應用的血肉,在實踐中融通骨架與血肉,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項目實施的主要收獲:研究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綜合運用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對本專業的市場需求和研究動態有更準確的把握,且可以隨時上崗,不需要重新培訓。同時在探索過程中發現諸多問題,如目前課程學分制不能支撐新教學模式,新的模式要求整合專業學位教師資源,按照教學貢獻來劃分工作量;亟須減少課程體系中的課程數量,不應該依據教材來設置課程,應該以相關能力培養設置教學項目。
4 參考文獻
[1] 王升.主體參與型教學探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43.
[2] 鐘啟泉,張華.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75-82.
[3] 劉宏武.主動參與教學模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4:64.
[4] 周金其,李水英,吳長春.“參與式”教學的理論與實踐[J].高等教育研究,2000(3):74-76.
[5] 蘇文平.參與式教學法在本科教學中的實踐創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2(3):74-77.
[6] 宋乃慶,徐仲林,靳玉樂.中國基礎教育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
[7] 過增元.提倡參與式教學,強化創新意識[J].中國高等教育,2000(6):21-22.
[8] 過增元.倡導參與式教學法,培養創新性人才[J].中國高等教育,2003(20):25-26.
[9] 李愛真.高職院校市場營銷課程實踐型教學模式改革探索[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4):117-119.
[10] 王曉峨.高職院校植物保護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安徽農業科學,2011(35):22140-22142.
[11] 李和平,魏建春,李云芳,等.項目教學法在高職農產品加工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J].學術交流,2011(6):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