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瑋 劉 陽

圖1 沉香亭圖
中國古建筑結構復雜繁密,特別是屋頂和飛檐造型繁雜細密,因此對畫家描繪建筑物的要求極高。袁江熟知建筑的這些特點,以細如發絲的筆觸一絲不茍地描繪畫面上的亭臺樓閣,把古建筑的真實面貌栩栩如生地表現在畫面上。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了我國古建筑的莊嚴肅穆、精美華麗,似乎在告訴大家,如此偉大的建筑都是那些古代工匠們辛勤勞動,并用智慧創造出來的勞動結晶。他作品的傳世不僅把古代建筑工匠們創造的偉大建筑以畫面的方式保存下來了,而且對我們現在的建筑設計也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袁江流傳于世的山水樓閣界畫作品中的建筑樣式非常豐富,在不同的畫中,即使是同一種建筑的構件或單體形式是各不相同、變化多端的。畫家根據不同的畫面所表現的意境,去構思樓閣的樣式,而不同樣式的建筑其構件也不一樣。就千頭萬緒錯綜復雜的“屋頂”這一個簡單的構件來說,在他的作品中就出現過歇山、廡殿、卷棚、懸山、攢尖、盔頂等,根據他不同的作畫需求選擇不同的造型,并且有時又將這些樣式相互結合,組成各式建筑。為了表現屋頂的莊嚴雄偉,尊貴華麗以及增添屋頂的高度和層次,他作品中的主體建筑會采用重檐去表現,這種表現手法可以擴大屋身和增加屋頂的體量。在他作品中的建筑單體,其形式也是豐富多姿的。橋是人們過河的一個重要途徑,古代是將橋稱作為“水梁”、“河梁。自然也是袁江山水樓閣界畫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建筑單體了,在其作品里我們也可發現橋的樣式各種各樣:分拱橋、曲橋、亭橋、石板橋、伸臂橋等等,它們有的線條簡潔,形象清雅,有的造型渾厚,精美壯麗。如《漢宮秋月圖》中所描的就是九曲長橋,也稱為“曲橋”、大篇幅的《阿房宮圖屏》中的伸臂橋、《天香書屋圖》的券橋等等。作品《梁園飛雪圖》中有中國較常見的石板橋,此橋線條簡潔,造型簡單,呈現出一種樸素之氣;另外還有一座廊橋,這座橋充分展現了廊與橋的魅力所在,廊橋相連、直通無阻、曲折迂回,非常巧妙地與殿堂相連續,劃分著園林的空間。
袁江作品中所繪的建筑裝飾味很濃,這也是他建筑繪畫的一個特點。如《阿房宮圖》屏中所描繪的是秦朝的宮殿,秦始皇當時不惜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所筑造而成的,秦末時,被項羽一把火燒成了灰燼,使這氣勢磅礴、宏偉壯麗的的建筑不復存在。作品中的建筑物阿房宮是畫家根據所掌握的建筑知識所想象出來的,并不是實際存在的,也不是清代建筑的形象。袁江憑借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將這所秦朝宮殿描繪得華麗壯觀,富麗堂皇,盡顯皇家氣勢。此畫上的建筑,不管是造型,還是色彩裝飾性都極其強烈。金色的屋頂、厚重艷麗的飛檐、紅色的欄柱、還有鋪上白粉的臺基和白色涼亭瓦面,其中色彩鮮艷豐富,對比強烈。造型上線條繁密、精細入微,即使毫厘之間的線條、圖案也清晰可見,而且建筑形象多姿多彩,各不相同,若大的一幅畫中,建筑繁多,卻找不出兩個相同的建筑物。再有《沉香亭圖》(圖1)這是一幅擬李白詩意而作的作品?!懊▋A國兩相間,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袁江就是根據這首詩畫的這幅沉香亭圖,畫中的建筑物也是畫家自己想象出來的,并沒實際的參照物。展開畫面一眼望去,便注意到色彩明艷、結構復雜、工整細致的建筑物,極其顯注的建筑物,富有強烈的裝飾性。袁江曾在中年袁江被鹽商請去山西作畫多年,他的作品被鹽商們用來裝飾室內。他還為身為高官的畫家高其佩的大幅作品作過色彩渲染,如現收藏在故宮的高氏《仙山樓閣圖》軸,富有裝飾性的樓閣細致華麗,從畫稿到色彩都為袁江所作。
袁江山水樓閣界畫,其建筑結構繁密,因此在描繪建筑時,用筆緩和流暢沒有太大的幅度變化,線條平穩伸展,有一種清秀、典雅的規整美。他平直的線條,筆法的細膩流暢描繪出工整細致,讓人覺得飄渺悠遠,給這生硬的建筑增添了無限的勃勃生機。由于樓閣在畫面上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作品中,他合理、巧妙地安排各建筑與山水樹木等景物之間的構圖關系,使整個畫面生動完美,意境悠遠。界畫中的樓閣臺榭能體現現出中國重視人與自然融洽相親的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