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玲
(江蘇省宜興市新建中學,江蘇宜興 214253)
摭議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運用
馬春玲
(江蘇省宜興市新建中學,江蘇宜興 214253)
互動是初中英語課堂改革的主旋律,互動學習需由學生在任務的完成中自覺實現,如何基于任務型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感知、體驗、實踐、參與中實現合作學習、互動學習,既關系著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也關系著課堂教學方式改革的順利進行。
任務型教學;初中英語;運用
隨著課程改革步入深水區,初中英語課程目標也在逐漸發展,已由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轉變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而學生的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便是在英語學習中形成語言能力。如何基于任務型教學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實踐中使用、實踐語言,形成語言能力,并在能力提升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是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新的視角?!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弊鳛橐幻踔杏⒄Z教師,要努力通過開展任務型教學活動,并在任務型教學實踐中,創新課堂教學方式,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推動課堂改革,實現學生學科素養的提升和綜合素質的發展。
課程改革要求教學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無論是認知主義理論還是構建主義理論都認為,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在實踐和生活中運用,而任務型教學旨在把語言知識通過任務完成轉變成語言運用,它是學英語和用英語的生態園?;谌蝿盏脑O計、開展、實施和監探,語言知識得以“流轉”,語言技能得以“修煉”,語言能力得以“培養”。Nunan(2000)認為:“任務是課堂中的一項工作,主要是讓學習者用目的語理解、控制、產出和交流,但他們的注意力主要是集中于意義而不是形式?!比蝿招徒虒W是一個連續性的學習行為,它的最大特征是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因為它是基于活動的完成,而不是基于語言的重復操練。二語習得理論認為,學生只有在實際運用中接受“可理解的語言輸入”,才能“習得”語言。學生在任務型學習活動中,為了達成“完成任務”的活動愿景,往往以相互可以理解的且又略高于現實需求的表達,這可以讓學生逐步學會用目標語來完成語言實踐,提升語言能力,實現真正的語言習得。
傳統的任務型閱讀教學往往以文本為載體,以語言學得為重點,以輸入信息為任務,以理解信息為目標,學生很難有自己的思維,無法發揮自己的語言學習潛能。而新課程認為,初中英語的學習要“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了就用”,只有運用語言,才能內化語知識,形成語言技能。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所謂和諧的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動的兩種職能配合起來,使兩者得到平衡:一種職能就是認識和理解客觀世界,另一種職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現?!比绻f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的形成是學生在任務型活動中進行語言認識和理解的體現,那么,基于任務完成的愿景,學生用英語完成任務的過程就是學生彰顯個性潛質、發展個體能力、表達個體需求、凸顯主體思想的過程,只有兩者實現深度融合,才能讓學生體會到語言學習的“獲得感”,培養語言學習的自信心。
任務型教學首先需精選任務,任務的選擇既要來源于學生生活,讓學生“嗅”到任務的趣味,同時也要體現課堂教學的目標。有什么樣的任務設計,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因為,任務肩負著培養學生學習知識,形成技能的使命,同時又召示著學生學習過程的意義和目標。要讓任務活動預設和課堂質量生成齊頭并進,具體來說,初中英語教師需堅持以下原則:
任務設計要有明確的目標指向,并且要明確告訴學生,通過什么樣的任務鏈或任務環來實現目標。如:Listen to a conversation and give your advice. 聽一個對話,然后根據對話里的人和情境以及具體的問題,再提出你的適切性意見或建議。這既是目標導向的體現,也是任務活動順利開展的現實保證。
真實性是任務最可貴的價值存在,也是任務得以在學習活動中順利開展的最好的實力。學生對活動的興趣來源于兩個方面;一個是任務活動能激發學生的認知挑戰;另一個是活動本身是基于現實的存在。只有雙向驅動,才能讓學生積極投身到完成任務的學習活動中去。教師在不能直接選用真實任務時,便對源自生活的任務加以設計,使其成為可以在課堂上展開的、與教學內容相符合并有可能在真實生活中運用的任務(董曉波,2006),這需要教師有一定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能從教材、學生和教學內容多方面考慮,創造性地開展任務型教學活動。
任務是載體、是背景,基于任務開展學習活動,是讓學生以任務為驅動來附帶或推進語言知識的學習和語言技能的習得,無學習意義的任務不屬于課堂任務討論的范籌。教師要學會讓語言運用和任務完成深度融合,使學生既在完成任務中學會詞匯、習得句型、交流信息,更在任務完成中提升自尊自信,助推思維品質,培養學習能力。
在任務型教學中,教師不可將任務分配后做起了甩手掌柜,而是要適度、適時、適切跟進?!案咂诖透M”才是教師在任務型活中扮演的角色。二語習得理論告訴我們,學生的母語負遷移影響不可小覷。由于任務型活動需要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所以,教師要參于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成為活動中的一員,并以平等中的首席地位指導學生完成任務,讓任務順利開展,助推學生語言學習和信息表達同步推進。
任務型教學的優點相當明顯,但相對于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它需要充分的課前準備,需要教師具有過硬的專業素養,更需要教師有高超的課堂駕馭和調控能力,因此,開展任務型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尤其在開始階段要保持適度期望值。
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筆者發現,任務型教學要考慮到實際,尤其是課型、學情和個體特點,要盡量使基于任務完成的語言交流能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使學生能“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完成給定任務,習得語言。如果任務過難,學生易于分散注意力,造成注意力集中于任務而忽視語言學習;而任務過易,則很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任務必須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搭建腳手架,為學生的語言運用創設平臺,適當運用任務型教學模式,既能在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為學生的思維品質的發展提供持久動能。
[1] 楊巧玲.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對教師的幾點要求[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08).
[2] 范海茶.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設計初探[J].教學與管理,2005(18).
[3] 張俊英.例析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的設計與鏈接[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2009(12).

馬春玲,1977年生,女,江蘇宜興人,宜興市新建中學英語教師,曾獲“宜興市先進工作者”“宜興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