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菁
階梯式康復護理干預在微創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術后功能恢復中的應用效果
陳麗菁
目的:探討階梯式康復護理干預對微創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術后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1~5月接受微創手術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76例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等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行圍術期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階梯式康復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術后3 d,兩組患者腰椎功能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4,12周時,觀察組腰椎JOA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術后3 d,兩組患者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4,12周時,觀察組患者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微創術后實施階梯式康復護理,可有效改善腰椎功能,緩解疼痛,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
腰椎間盤突出;微創手術;階梯式康復護理;腰椎功能
10.3969/j.issn.1672-9676.2017.24.068
腰椎間盤突出可引發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癥狀,并造成腰部活動受限、感覺障礙及肌力下降等,嚴重危害患者健康,影響正常生活、工作[1]。對于保守治療無顯著效果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可考慮手術治療,近年來,由于微創技術不斷發展,經皮椎間孔鏡下椎間盤摘除、顯微內鏡下椎間盤摘除等微創手術在臨床中得到廣泛運用。有學者指出[2],對腰椎間盤突出手術患者實施科學護理干預,能促進術后功能恢復,改善預后。本研究為探討腰椎間盤突出微創術最佳護理配合方法,對患者實施階梯式康復護理干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5月接受微創手術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76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18歲;病程超過3個月,經保守治療無確切效果;符合腰椎間盤突出診斷標準[3];無手術禁忌證;患者對本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標準:有腰椎手術史者;重要臟器嚴重功能不全;妊娠期、哺乳期女性;精神疾病患者;中途失訪者;病歷資料不全者。經倫理委員會審查并批準,以隨機數字表法等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中男21例,女17例;年齡21~72歲,平均(39.56±3.69)歲;病程3個月~4年,平均(1.46±0.42)年。觀察組中男22例,女16例;年齡20~71歲,平均(39.71±3.63)歲;病程4個月~3年,平均(1.43±0.40)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圍術期常規護理,包括健康宣教、營養支持、心理干預、遵醫用藥、功能訓練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階梯式康復護理干預,具體方法為:(1)多元化術前干預。術前通過視頻、圖文、宣傳手冊、講解等方式向患者講解腰椎間結構及生物力學,并告知患者正確站、臥、坐姿在椎間盤正常功能維持中的作用。(2)向患者說明圍術期康復訓練的重要性,并指導患者掌握臀部、腹肌等部位鍛煉方法,講授正確起床方式及腰圍佩戴方法。(3)向患者介紹手術原理及預期效果,進行同伴教育,消除患者緊張感,提高其治療依從性;術前指導患者實施股四頭肌等長訓練。(4)術后1 d,協助患者佩戴腰圍后下床活動,首先行站立、平衡性訓練,注重鍛煉方式的正確性,循序漸進,根據患者情況,逐漸過渡為行走訓練,以患者可耐受為度;術后2~7 d,根據患者恢復情況,逐漸增加行走或站立時間,反復讓患者觀看正確的鍛煉方式,避免鍛煉方式錯誤影響手術效果;通過網絡平臺,指導患者科學鍛煉。(5)向患者發放訓練手冊,囑患者3個月內盡量減少低頭洗漱、彎腰拾物等動作,避免久坐、負重、穿高跟鞋,并注意腰背部保暖。(6)患者出院后進行延續性護理干預,定期通過電話隨訪了解患者功能恢復情況及康復訓練完成情況,并耐心傾聽患者疑問,進行詳細解答;每月上門隨訪1次,以便對患者康復訓練進行面對面指導,并對患者下肢柔韌性、腰椎主動活動反應、體力、鍛煉方式的正確性等予以評估,根據患者功能恢復情況,為其制訂訓練計劃;在隨訪過程中應及時發現患者康復訓練中存在的錯誤及日常生活中不良習慣,提出并予以糾正,囑患者家屬參與到患者康復護理中,對患者進行幫助與監督。
1.3 觀察指標 (1)分別于術后3 d、4周、12周采用腰椎JOA評分[4]及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5]對患者功能恢復情況予以評價,JOA滿分29分,分值與腰椎功能呈正相關性;Oswestry共包含10個條目,每個條目最高5分,Oswestry指數計算公式為:實際得分/50(最高可能得分)×100%,指數同功能障礙嚴重程度呈正相關性。(2)分別于術后3 d、4周、12周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患者疼痛程度予以評估,滿分10分,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重。(3)末次隨訪時向患者發放自制護理滿意度量表,該量表包括護理技巧、服務態度、康復指導、人文關懷等,滿分100分,<60分為不滿意,60~80分為一般,>80分為滿意。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等級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不同階段腰椎JOA評分及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同階段腰椎JOA評分及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比較
注:兩組患者不同階段腰椎JOA評分及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比較,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與不同時間點交互作用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不同階段VAS評分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同階段VAS評分比較(分
注:兩組患者不同階段VAS評分比較,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與不同時間點交互作用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腰椎間盤突出癥具有較高發生率,腰椎間盤各部分在發生退行性改變后,受外力作用影響,導致椎間盤纖維環破裂,破裂位置有髓核組織脫出或突出,進而壓迫或刺激相鄰脊神經根,最終致病。腰椎間盤突出癥病因復雜,臨床癥狀較多,多數患者可出現腰椎功能下降,腰部活動受限,對日常生活及工作有較大影響[6]。
微創手術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重要手段,可通過摘除突出椎間盤,解除脊神經根壓迫,使癥狀得以緩解。但有研究指出[7],微創手術無法對腰椎功能及結構予以恢復,且術中操作可能對神經或肌肉造成損傷,因此患者術后腰椎功能障礙改善情況并不理想。有報道認為[8],通過加強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圍術期護理,可改善預后。階梯式康復護理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對訓練進行不斷調整,合理增加訓練強度、難度,循序漸進,使患者康復呈現階梯性上升,以適應術后康復節奏。
有學者通過對152例微創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進行觀察后發現,階梯式康復護理能有效改善術后患者下腰部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質量。本研究對觀察組患者實施階梯式康復護理干預,其術后4,12周時腰椎JOA評分及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改善情況均優于接受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P<0.05),提示階梯式康復護理能有效促進患者功能恢復,減少腰椎功能障礙。觀察組患者術后4,12周時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階梯式康復護理在緩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存質量方面有積極作用。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可能與階梯式康復護理干預能加快患者功能恢復,減輕患者術后疼痛,從而使患者對護理人員產生信任感及依從性有關。
綜上所述,階梯式康復護理干預能顯著改善微創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后腰椎功能,促進患者疼痛緩解,且能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1] 徐 奎,覃正仕,趙 權,等.腰椎間盤突出癥微創治療研究進展[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1):109-112.
[2] 向昱陽.脊柱后路微創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療效觀察[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5):656-657.
[3] 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介入學組.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介入和微創治療操作規范的專家共識[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4,48(1):10-12.
[4] 程繼偉.慢性下腰痛療效評價方法的應用現狀[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4,28(1):119-120.
[5] 程繼偉,王振林,劉 偉,等.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的改良及信度和效度檢驗[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7,27(3):235-241.
[6] 馬麗紅.階梯式康復護理干預措施在腰椎間盤突出微創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預后中的應用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0):84-86.
[7] 周 燁,周 霞,張宏斌,等.康復護理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1):110-112.
[8] 吳麗莎,詹 雪.康復護理對再次腰椎間盤突出手術的效果評價[J].中國康復,2013,28(5):394.
310003 杭州市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骨科 陳麗菁:女,本科,主管護師
2017-09-12)
(本文編輯 白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