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長芬
陜蒙大漠展鴻志
文/杜長芬

今年44歲的劉化立是兗礦集團金雞灘煤礦生產副礦長,23年來一直堅守在采掘一線,以夸父追日的精神開采光明、奉獻光熱,用一腔赤子之情書寫著奮斗的詩篇。
2013年7月,劉化立響應兗礦集團對外開發的號召,毅然來到了金雞灘煤礦,“責任”二字成了他投身駐外開發、一展鴻鵠之志的錚錚誓言。
金雞灘煤礦煤層均厚為8米左右,首采工作面使用的采煤機、刮板輸送機都是國外進口設備,綜采工區這支隊伍的多數人此前從未有過類似的操作經驗。
劉化立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明白,先進的裝備與采煤隊伍的素質不匹配,對礦井安全生產和高效發展是一個嚴重的制約。他決定,必須把這支隊伍打造成一支“鐵軍”和“勁旅”,成為礦井發展的生力軍、先鋒軍。
為了讓職工盡快掌握采煤技藝,劉化立將在崗職工送往榆林周邊的榆樹灣、杭來灣等煤礦實習培訓。杭來灣煤礦的一位綜采專家對他們說:“就算全部教給你們,你們5年內也達不到開采千萬噸的水平。”這句話不僅沒有打擊他們,反而成為一種鞭策。劉化立帶領綜采工區的兄弟們,在不管吃、不管住、每天還限定人數隨班下井的情況下,自我加壓,勇于擔當,以拼命三郎的精神如饑似渴地學操作、看實踐。
2014年7月,金雞灘煤礦進入試生產階段,所有人回到礦上,本著一展身手的心態,躍躍欲試。
通過科學合理的人員分配,劉化立和礦領導班子成員研究后決定,將綜采工區分為兩個生產班、一個輔助班、一個維修班,開始投入生產,但是在實踐中遇到的種種困難卻令所有人手足無措。破煤、運煤、裝煤、支護、處理采空區等等,看著挺容易的事,卻在好多職工的操作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劉化立鼓勵大家不能泄氣,要相信自己。在劉化立的鼓勵和支持下,所有人再一次發揮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整天泡在采煤一線研究生產工藝,對移架、推溜、割煤等操作技術也越來越嫻熟了。在此基礎上,劉化立結合實際,通過開展職工大講堂活動,讓成熟的技術能手通過講課的方式傳授經驗,達到了區隊所有人共同進步的目的。
勇立潮頭,敢為人先。2016年,劉化立帶領綜采隊成功駕馭世界首套 8.2 米超大采高綜采裝備,僅用24天便安裝完成,并且在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的情況下,逐一解決了設備在調試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各類問題,保證了108工作面的正常推進,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趙憲庚等20位院士到金雞灘煤礦參觀考察時認為,金雞灘煤礦顛覆了大家對煤礦的認識,在煤炭開采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就這樣,一支“鐵軍”練出來了!這支金雞灘煤礦唯一的采煤隊,一支只有100余人的采煤隊,2014年創造了兗礦集團噸煤工效第一、產量第一、效益第一的“神話”,為兗礦集團陜蒙基地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
無論是設備出現故障或者是地質條件發生變化,劉化立總是第一時間到達現場,用實際行動詮釋“責任”。
2015年1月中旬,陜北寒風刺骨,氣溫最低達到零下20度。此時,井下采煤機發生故障,采煤面已經停止生產。事故就是命令!凌晨2點40分,劉化立身先士卒趕到井下現場,爭分奪秒搶修設備。經現場確認,定性為采煤機右外牽引行走部損壞,需要整體更換。由于礦進口備品配件短缺,只能對整個行走部進行拆卸更換。礦上向周邊兄弟煤礦借了一個驅動輪和所需的工具,又和包頭久益廠家取得聯系,廠家緊急派人將所需軸承送過來。劉化立帶領職工,用大扳手擰,用撬杠撬,用大錘砸,煤渣簌簌地往下掉,打在臉上像刀割一樣疼,身上的工作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但由于驅動輪、惰輪之間的間隙太小,惰輪銷子根本拔不出來,無法實現拆除,只得將整個行走部運至地面再進行拆卸。劉化立用氣割將惰輪的兩邊切割掉,再用大錘砸,震得胳膊都麻了,沾滿煤泥的工作服被撕開了好幾道口子,手上也磨起了血泡,臉上掛滿了汗珠,但還是無法將銷子拔出來。困難面前,劉化立想到在銷子的后壁處鉆一個小孔,這樣便于銷子受力,經過近40小時的努力,終于使采煤機恢復了運轉。
2016年7月28日,礦井副斜井出現涌水涌沙險情,劉化立不顧危險,沖在第一線,現場指導搶險。領導班子決定:搶險治理不能耽誤生產,要盡量減少礦井、公司的損失。作為生產副礦長,劉化立始終堅守在搶險和生產一線,一邊積極參與搶險治理,一邊組織煤炭生產。在他的帶領下,搶險救援期間全礦每天平均原煤產量達到4萬噸以上,8月份礦井原煤產量突破100萬噸,實現利潤1億元以上,真正做到了搶險治理與安全生產兩不誤。
在劉化立的心中,企業就是他的家。為保證完成生產任務,他幾乎沒有休過班,過年過節也很少回家。多年來,他始終如一地熱愛著自己的本職工作,任勞任怨,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叫奉獻。
今年3月的一天,劉化立的女兒出生,而他卻在井下帶班。接到家人的電話時,恰巧采煤機發生故障,工作面無法正常生產,他毅然選擇留在崗位上,直至故障處理完畢才上井。上井后,得知母女平安,他才松了口氣。直到孩子出生6天后,他才拖著疲倦的身體趕回山東照看妻女。
2016年5月,劉化立的老母親因車禍被送進醫院治療,醫生說要住院,他妻子當時就慌了,要和他一起回去照看老人,可他卻讓妻子一個人回家了,因為當時正是單位生產任務最緊張的一個月。礦領導說:“你都快半年沒回家了,現在老人又受了傷,應該回去一趟。”但他卻說:“現在是完成今年生產任務的關鍵時刻,任務這么重,我走了會影響工作的,萬一完不成任務,我就成了礦上的罪人了。我母親那里有我媳婦照顧,沒事。”
付出總有回報。在劉化立和全礦職工的共同努力下,金雞灘煤礦噸煤工效、全員效率、煤炭產量均達到世界一流、國內領先水平,礦井先后榮獲全國煤炭工業文明煤礦、全國煤炭工業先進集體、山東省省管企業文明單位、陜西省煤礦安全生產先進集體、兗礦集團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
陜西未來能源公司金雞灘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