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遼寧省海城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114200)
一例仔豬水腫病的診療體會
常平(遼寧省海城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114200)
仔豬水腫病是現代養豬中最為常見的常發病和多發病,近幾年來,隨著養豬業的發展,該病在海城市25~60日齡仔豬中廣泛流行與傳播,2015年3月上旬,海城市某養豬戶發生仔豬死亡疫情,經診斷為仔豬水腫病,并采取了相關的控制措施,有效的控制疫情。
仔豬;水腫病;診斷;治療;體會
豬水腫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腸桿菌引起的傳染性腸毒血癥,可導致仔豬急性死亡的一種疾病,對養豬業有重要影響,嚴重危害著生豬生產工作,其發病率僅次于腹瀉病,屬于生豬生產中最為常見的疾病。該病多發生于春夏或夏秋等氣候多變的季節,發病的仔豬多為體格健壯、營養狀況良好的豬,發病時表現為病程短,死亡速度快,常給養豬業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2015年3月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曾接診一起仔豬水腫病例,現介紹如下。
2015年3月12日海城市宋某帶一頭12kg,40日齡的仔豬前來就診。主訴:該批次仔豬是從鄰省長途運輸引種而來,入場飼養4d后開始出現精神頹廢、食欲減少、喜臥不動、皮膚觸屏敏感,叫聲嘶啞,時而有呻吟發出,排尿次數減少。發病2d后仔豬病情加重,曾用病毒靈、安痛定等藥物治療過,但效果不明顯,傍晚時分患病仔豬排出紅色稀糞。同舍仔豬有部分仔豬開始發病,至就診前總共有10頭仔豬發病,并有2頭仔豬死亡。
該病豬體型發育良好、肌肉健壯,但被毛粗糙無光,體溫正常,呼吸頻率為12次/min,脈搏90次/min。精神頹廢,食欲廢絕但部分病豬有飲欲,呼吸緩慢并成腹式呼吸,心跳快而淺,聽診肺部有濕啰音。兩耳發紺,瞳孔呈放大狀,鼻端干燥。眼瞼、結膜充血并水腫,頸部有明顯的水腫。四肢麻痹,運動失調,臥地側躺,起身困難。部分豬伴有腹瀉或便秘。肌肉不時震顫抽搐,四肢成劃水狀,嚴重者呼吸困難,有呻吟聲發出,呼吸變緩,體溫下降,糞便干燥,皮膚蒼白或局部發紺,病程一般持續1~2d,最長者5~6d,最后衰竭而死。
剖解病死仔豬主要變化是內臟器官水腫,在胃大轉彎處有局部水腫,水腫部位的胃壁增厚,黏膜皺褶消失,切開后有可見白淡黃色的透明膠狀的水腫。腸系膜淋巴結出現串珠樣水腫,腸系膜高度增厚,切面多汁呈膠凍樣水腫。部分仔豬喉頭部位也發生水腫,肺臟外現呈半透明大理石狀,體積增大堅硬,無彈性,切開內充滿大量透明膠凍樣水腫。
采取病豬的腸系膜淋巴結,小腸前段出血嚴重的腸段,送動物防疫監督所檢驗。用腸系膜淋巴結和小腸黏膜抹片,革蘭氏染色鏡檢,見較多革蘭氏陰性粗短桿菌,兩端鈍圓,成單個或成對排列。取出些小腸黏膜接種培養基,分離出大量溶血性大腸桿菌。
經獸醫人員初步診斷后,仔豬肌肉注射10%強力霉素注射液進行抗菌消炎,乳酸諾氟沙星治療仔豬的腹瀉。對病情嚴重者用0.1%樟腦磺酸鈉注射液興奮呼吸及呼吸運動中樞,接著用0.1%的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和0.9%的氯化鈉混合后腹腔注射。用藥5d后部分病豬好轉痊愈,但因病情耽誤過久,部分仔豬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導致病情嚴重的仔豬死亡。
(1)本次疫情的發生與長途運輸有著重要的關系,該次長途運輸過程中運輸豬只較多,車廂相對擁擠,空氣流通性差,一路顛簸使仔豬抵抗力下降,加之入場后的飼養條件差、設施簡陋、防寒保溫條件差,加速了疾病的暴發。
(2)對于豬水腫病的治療,目前還無特效治療藥物,應要及時診斷,早期治療,均能較為滿意的效果。治療時應堅持的原則是抗菌消炎、補硒、強心、利尿,飲水中加入電解多維。
(3)為有效減少該病的發生,應加強對斷奶仔豬的飼養管理,避免突然換飼料和飼養環境。減少長途運輸帶來的應激,并按照免疫要求進行免疫接種,同時要注意仔豬的防寒保溫,保持豬舍的健康衛生,及時進行糞便打掃和衛生消毒工作,發生病情要及時診治,減少因患疾病帶來的經濟損失。
常平(1985.11-),女,遼寧省海城市人,本科,助理獸醫師,研究方向動物及動物產品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