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諾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9-197-01
摘要 在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為了進一步提升我國經濟建設的速度,必須在功能、特征以及內涵等方面進行產業升級。產業政策的優先升級能夠幫助我國經濟平穩的度過舊常態到新常態的過渡期,避免我國經濟停滯不前。本文將就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產業政策功能的轉型進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關鍵詞 經濟發展 新常態 產業政策功能 轉型
產業政策轉型是當前階段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策略之一。在傳統的經濟建設過程中,我國的產業政策偏重于對某些特定產業的扶持,這就導致市場機制遭到了一定的扭曲,市場經濟長期處于不平衡發展的狀態。我們都知道,傳統的產業政策意境無法適應當前階段的經濟形式,因此,必須對產業政策進行轉型,從而實現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作為新時期的高中生,我們深刻的了解到社會經濟的發展與人們的生活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必須對產業政策的轉型給予足夠的關注,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這一問題進行探究。
一、新型產業政策能夠推動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
通過一定的資料查閱分析我們可以知道,我國傳統的產業政策主要是通過一系列市場扭曲政策實現社會經濟的超常態發展,這種政策只適用于特定的時期,當前階段,我國的產業政策目標是回歸新常態,那么必然就要對產業政策的功能進行適當的調整。因此,政策工具以及政策手段也要與之相適應,改善不同產業、不同地區發展不均衡的現狀,推動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通過一定的分析總結,我們將從以下方面對這一內容進行闡述:
首先,通過加強創新供給激活需求,促進消費潛力的有效釋放。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消費結構正向著個性化以及多樣化的趨勢發展,對于這一點,我們高中生體會尤為深刻。當前階段,許多新奇的電子產品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人們在消費的時候更加注重個人的體驗,其次才是實際的需求。因此,在買方市場的總格局下,我國的產業政策一定要注重對消費者的補貼,從而為企業的創新產品提供更加有利的市場環境,同時還能夠激活消費者潛在的購買需求,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其次,新型的產業政策必須充分發揮政府在市場失靈領域中的功能和作用,使投資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在傳統的產業政策之下,我國的投資行為大多是由政府作為主導,這種方式使得市場和政府的職能難以得到清楚的劃分,不僅會導致投資效率的低下,還有可能滋生官員腐敗現象。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為了實現市場資源的合理配置,必須充分發揮政府在失靈領域中的作用。首先,加強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其次,通過適當的引導將市場投資引向一些包含新技術、新產品的新興領域中。最后,對投資融資制度進行創新,為投資活動提供良好的環境支持。
二、新常態下統一市場建設與產業政策的轉型
當前階段,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的建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我們了解到,統一市場的建立是新常態發展格局形成的重要基礎。因此,新常態下的產業政策轉型必須對影響統一市場建立的不利因素進行充分的考慮,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消除一切扭曲市場機制的產業政策。作為高中生,我們也知道,政府對市場的過度干預對市場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傳統的產業政策的制定是為了保障當時的經濟發展。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在新時期下,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也必須制定符合時代發展趨勢的產業新政策。對此,我將從以下方面進行闡述:
首先,促進產業政策的中性化。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的經濟市場體制正在不斷完善,當前階段,市場已經具備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因此,為了保障經濟的健康發展,產業政策的制定必須趨向于中性化,充分發揮市場的自我協調能力。對此,政府應該適當的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建立統一的市場,構建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中性的產業政策即是指在法律規范以及相關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放手讓市場去主導優勝劣汰。這就對經濟發揮新常態下的經濟理論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通過科學的理論指導促進產業政策對經濟市場管理方式的改革,最大程度的避免政府干預對市場公平競爭造成的不利影響。
其次,推動產業政策的去政府化。產業政策的去政府化即是指產業政策的實際運行不能由地方政府作為主導,而是由中央政府來主導。因為地方政府本身就是市場競爭的主體之一,由地方政府主導新常態下的產業政策,會對市場的公平競爭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只有將產業政策的主導把握在中央政府手中,才能避免政策扭曲市場機制的情況再次出現。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想要推動產業政策功能的轉型,必須將市場規制政策與其他政策制度有機的結合起來,營造良性的市場競爭環境,促進經濟創新能力的提升,推動我國各個產業獲得高速的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