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
摘 要 “眾媒時代”的到來,為促進信息的傳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也對新聞編輯工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眾媒時代”的背景下,新聞編輯工作與以往有很大的區別,無論是在寫作方式還是制作方式等方面,因而對新聞編輯人員的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文章針對“眾媒時代”下新聞編輯的工作進行了分析,從而為日后開展新聞編輯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 眾媒時代;新聞編輯;創新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25-0029-02
1 “眾媒時代”對新聞編輯工作帶來的挑戰
在“眾媒時代”背景下,信息傳播的方式具有多樣性,與傳統媒體相比較,“眾媒時代”具備一定的特點,所以對傳統編輯工作帶來了挑戰。在選擇新聞內容時,因為新媒體的內容比較自由,融入了作者個人的理解與認識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很多的群眾參與到討論中,通過與眾媒的配合,使得社交屬性不斷的擴大,“眾媒時代”背景下,信息的傳播形式更多,以聲、像和動畫等形式,將信息向群眾傳播,新聞編輯工作的方式必須做出調整,不能局限于傳統的模式,因而對新聞編輯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挑戰[ 1 ]。
同時,在“眾媒時代”背景下,信息傳播的范圍比較廣,特別是微信與微博等媒體平臺的運用,極大地增加了人群的覆蓋面,那么,在開展新聞編輯工作過程中,不可能只是針對個別群體,而是積極應對“眾媒時代”對該項工作所帶來的挑戰,從而不斷完善新聞編輯工作。
2 傳統新聞工作存在的不足之處
2.1 缺乏創新的理念
對于傳統的新聞編輯工作而言,其缺乏創新的理念,綜合的創新性,因而新聞的價值未能全面凸顯,所以在“眾媒時代”背景下,需要對新聞編輯工作的內容予以重新定位與策劃,從而提升新聞編制工作的整體效果。
2.2 新聞的版面不夠新穎
部分新聞的版面存在程序化和模式化的現象,導致版面不夠新穎,在編排定式上具有慣性思維,因而未能找到最佳的切入點與落腳點,繼而降低了新聞編輯工作的有效性。
2.3 新聞編輯人員的綜合素質需要進一步提升
新聞編輯人員在撲捉信息與鑒定信息過程中,在“眾媒時代”背景下,未能形成科學的培養體系,因而在該環節存在短板,收集與整理新聞信息時具有局限性,導致編排的形式比較單一,那么,為了提高新聞編輯工作的質量,繼而滿足“眾媒時代”的基本要求,新聞編輯人員的綜合素質需要進一步提升[ 2 ]。
3 “眾媒時代”對新聞編輯工作人員的要求
3.1 堅定的政治立場
由于傳統新聞編輯工作自身存在短板,所以制約了新聞編輯工作水平的提高,在“眾媒時代”背景下,為了進一步提升新聞編輯工作的整體水平,對新聞編輯工作人員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眾所周知,新聞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對治國理政具有重要意義,新聞編輯人員在從事新聞編輯工作過程中,必須是一名合格的編輯,不僅掌握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而且心系天下,深入學習國家的方針政策,每位新聞編輯人員都應當具備堅定的政治立場,逐步增強其政治理論水平,以正確的輿論為導向,提升編輯的主體意識、問題意識,乃至于讀者意識,以更高的要求和認真的態度對待新聞編輯工作,繼而使得新聞編輯工作更加專業化和科學化。
總而言之,“眾媒時代”對新聞編輯工作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在“眾媒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工作人員必須契合時代的發展,以全面提高其能力與綜合素質為目標,然后充分發揮“眾媒時代”下信息傳播渠道多元化的優勢,新聞編輯人員再緊隨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的完善自我,在提高其編輯技能的前提下,提升其綜合素質,從而為人們提供更為豐富與優質的信息,最終有利于新聞編輯工作整體質量的提高。
3.2 創新意識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新聞編輯工作為了能夠滿足時代發展的基本要求,應該以創新為出發點,實現對傳統新聞編輯工作的順利轉型,以此使得新聞編輯行業在社會上占有一席之地。媒體發展在轉型過程中,創新則是原動力,那么,“眾媒時代”對新聞編輯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新聞編輯人員應該擁有創新意識,繼而能夠勝任新聞編輯工作。新聞編輯人員需要不斷的追求創新理念,對新聞編輯內容進行創新。
同時,加大對新聞編輯工作方法的創新,在發揚原有新聞編輯工作經驗的基礎之上,以創新為目標,激發出新聞編輯的活力,有效地發揮“眾媒時代”的優勢,將信息技術與新聞編輯工作有機的整合在一起,而且在從事新聞編輯工作期間,新聞編輯工作人員需要時刻融入創新理念,從而確保新聞編輯工作能夠最大程度地滿足讀者的需求,也為“眾媒時代”新聞編輯工作的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3 ]。
3.3 較高的專業素養
對于新聞編輯工作而言,應該以新聞的輿論為引導,時刻抓住媒介和社會公眾的契合點,達到公眾和媒介產生共鳴的效果,所以新聞編輯人員要逐步擴大群眾基礎,獲得越來越多群眾的喜愛,因而能夠達到預期的宣傳效果。在“眾媒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工作為了能夠滿足時代發展的要求,對新聞編輯人員的要求更高,每一名新聞編輯人員均要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編輯,新聞編輯人員必須對稿件具有很強的綜合判斷能力,避免采取單純“來料加工”的粗淺編輯模式。同時,具備辨別信息真假的能力。因此,新聞編輯人員為了能夠正確辨別信息的真假,就應該熟知社會的脈動,而且擁有很強的社會認知能力,在處理稿件過程中,具備整合表現能力,所以“眾媒時代”對新聞編輯人員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新聞編輯人員要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
4 新聞編輯作用分析
一直以來,新聞編輯都可以通過本職工作對輿論進行引導,但現階段很多新聞本身具備的輿論引導作用并沒有得到較好發揮,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的正向輿論引導作用在發揮上更是受到了很多負面因素的制約與影響。新聞編輯可以通過新聞內容的選取,新聞內涵的表達等手段對輿論進行引導,甚至是控制,新聞編輯自然也能夠對輿論產生很大的引導性作用。社會輿論雖然會呈現出一定的不可預測性,但社會熱點事件的受關注程度較高時,與熱點事件直接相關的新聞內容往往會成為輿論引導的一個有效載體。從具體的作用來看,新聞編輯能夠對輿論的發展方向進行較好引導,通過對輿論方向的引導可以間接達成對輿論發酵速度的控制。雖然社會大眾新聞獲取的途徑越發多樣,新聞閱讀的習慣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新聞本身具備的一些功能與作用依然存在,新聞編輯中對輿論進行引導也會將新聞的輿論引導作用進行凸顯,新聞編輯作為新聞的“呈現者”自然也具備了對輿論進行引導的作用。
因此,新聞編輯人員提升其專業素養階段,需要科學的把握導向,以橫向和縱向為出發點,將二者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找準新聞資料的二次落點[ 4 ]。另一方面,新聞編輯人員要尋求編輯的靈感,為了捕捉靈感,新聞編輯人員需要深入基層實踐,大力開展“走基層”活動,深入到群眾的生活中,確保新聞報道作品更加接地氣,能夠最大程度地吸引群眾收聽和觀看,也促進群眾產生共鳴。此外,加大對編輯隊伍的建設力度,尤其是增強對新聞編輯人員的素質培養的工作力度,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開展教育與業務培訓,實現對新聞編輯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也推動新聞編輯人員的業務能力更強。
總之,通過打造一支專業技術與政治素質過硬的隊伍,具備創新意識,進而提高新聞編輯工作的整體質量。當然,為了使得新聞工作可以滿足“眾媒時代”的有關要求,新聞編輯人員還應當積極地對新聞編排形式加以創新,通過加強新聞編排策劃的力度,達到豐富新聞版面內容的目標,確保新聞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因而能夠打造一批精品新聞節目,吸取越來越多的群眾,也滿足“眾媒時代”對新聞編輯工作的要求。
5 結論
綜上所述,在時代發展過程中,新聞編輯工作存在著了諸多機遇。同時,也面臨著艱巨的挑戰,特別是在“眾媒時代”背景下,為了推動新聞編輯工作的改革與發展,應該以“眾媒時代”的出發點,找到新聞編輯工作存在的不足之處,然后加以完善。同時,對新聞編輯工作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通過采取合理的措施提升新聞編輯人員的綜合素質,從而為全面提高“眾媒時代”下的新聞編輯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榮水.“眾媒時代”對新聞編輯工作的認識[J].新媒體研究,2016(7):145-146.
[2]劉大力.數字化時代報紙新聞編輯工作的特點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8(8):163.
[3]楊婉坤.新媒體時代如何有效做好新聞編輯工作[J].西部廣播電視,2018(6):160,162.
[4]許晗.全媒體時代的新聞采編與公眾接受[J].新聞傳播,2017(18):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