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金融機構發展綠色金融的影響因素研究
——基于先行國家的實證檢驗

2018-01-09 04:57:43于冬菊
財經問題研究 2017年12期
關鍵詞:金融綠色服務

于冬菊

(山東大學 管理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

金融機構發展綠色金融的影響因素研究
——基于先行國家的實證檢驗

于冬菊1

(山東大學 管理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

本文將金融機構披露的綠色金融分為國際倡議與綠色服務兩種,并使用內容分析法研究了其影響因素。結果發現,與國際倡議有關的影響因素包括人民對政府發聲的程度、金融機構規模、營業范圍、對碳審計的詳盡程度和本國金融機構競爭環境的激烈程度。與綠色服務有關的影響因素包括人民對政府發聲的程度、營業范圍和獲利程度。進一步分析發現,與赤道原則有關的影響因素包括本國人民對政府發聲的程度及金融機構規模;與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有關的影響因素包括對碳審計的詳盡程度、本國金融機構競爭環境的激烈程度;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機構有關的影響因素包括營業范圍、對碳審計的詳盡程度和本國金融機構競爭環境的激烈程度;與綠色服務有關的影響因素包括人民對政府發聲的程度、營業范圍和獲利程度。

金融機構;綠色金融;先行國家;國際倡議;綠色服務

一、引 言

2014年聯合國紐約氣候峰會舉行,數千名抗議者涌進華爾街爆發了控訴華爾街是氣候變暖元兇的抗議,其原因是金融機構借貸給會對環境造成迫害的企業,導致全球氣候變暖與日劇增。從此綠色金融就進入了人民的視野,即金融機構面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時應采取相應的策略,如創新金融商品以協助投資人或顧客能夠緩解氣候變遷[1],或是簽署特有金融協議以幫助自身的投資經營活動達到減少氣候變遷的程度。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能夠改善金融機構形象并真正地減緩氣候變暖速度。

我國政府也開始重視金融機構發展綠色金融問題,并在“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應實施全球氣候變化及綠色低碳發展策略,綠色金融已被納入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這是由于綠色低碳的發展需要許多科學研發經費,以及健全的投入產出計劃。對沒有相關專業知識的金融機構,能夠通過提供低利率資金及專業的投入產出計劃建議,幫助國家進行綠色發展。

二、研究文獻及假設

隨著網絡普及、信息透明度不斷提高,人民對政府的行為越來越了解,更能發現其行為產生的原因。全球變暖及近年來氣候變化趨于極端,讓越來越多的人重視該問題并清楚地提出這將危害人類生存的權利,從而希望政府有所做為[2]。我國政府對于人民的環境要求越來越重視,并在“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對金融機構實施綠色金融以協助緩解全球變暖。事實上,Rees和Mackenzie[3]通過研究世界銀行的責任指數,發現人民對政府的監督能力、言論自由程度,與公司的環境治理(通過內部環境管理達成外部利益)及氣候變遷管理(通過整體環境管理達成外部利益)呈顯著正相關關系。而金融機構的綠色金融相關參與程度與環境治理類似,是金融機構內部綠色機制達成的企業外部利益,即通過綠色信貸等方式幫助企業完成環境治理。因此,金融機構的綠色金融參與程度會受到人民監督能力的影響,即人民會要求金融機構進行綠色金融支持企業環境保護;金融機構的綠色產品服務參與則類似氣候變遷管理,根據 Kaufmann等[4]的研究,世界銀行的責任指數與企業社會責任行為呈顯著正相關,即金融機構從事綠色金融有利于推動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因此,金融機構的綠色產品服務參與會受到人民監督能力的影響,即人民要求金融機構承擔綠色產品服務從而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發展。基于此,筆者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1:金融機構所在國的人民對政府發聲能力越強,綠色金融的參與程度越大。

一般來說,金融機構規模越大、所受關注越多,公開揭露信息也越多,這可能是因為規模較大能減少信息不對稱及代理成本[5]、或者減少政治成本,因此,規模常被用做公眾能見度的替代變量[6]。同時,金融機構為吸引利害關系人或同行的注意,會展現更多企業社會責任[7]。利害關系人為了防止故意行為,會用更嚴謹的態度去檢查他們的行為,若其執行積極的社會責任活動,投資人會給予正向報酬作為肯定,這樣做也能夠強化與不同利害關系人間的關系。

綠色金融也屬于金融機構社會責任的一部分,若金融機構對于全球暖化沒有積極行動,并未改進自身對環境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將會被投資人視為對環境沒有貢獻,金融機構僅以自身利益為目標,將會被投資人給予較低的評價。當金融機構規模越大,基于戰略動機參與的社會責任行為將越多,此時披露的環境相關問題也將越多。綠色金融屬于金融機構承擔社會責任的一部分,規模越大的金融機構越有動機實施綠色金融。這是因為金融機構規模越大,內部員工人數越多,各種背景下的員工在同一金融機構下共事,會有較多的人對全球變暖有共識,金融機構內部將會有聲音要求公司對綠色金融有更多的參與,使得其在綠色金融參與上更為積極。基于此,筆者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2:金融機構規模越大,對于綠色金融的參與程度越大。

全球化發展趨勢下,許多金融機構向外國擴張,累積的經驗逐漸增加,營運模式卻因不同國情而變,他們對社會責任的執行程度也會提高,如Chapple和Moon[8]以亞洲7個國家的50個金融機構為例,發現國際化與全球化會正向影響著他們的社會責任執行程度。此外,不同國家對全球變暖的關注程度也有所不同,各國政府對全球變暖所設計的環境管理規范也有所差異。國際化程度高的金融機構面對各種不同的法規、國情及營運經驗的累積,除提升自身對法律的應對能力外,更需提供相關產品及信息的披露。而國際化程度較低的金融機構,多以內部規定為行為準則,因此,對于綠色金融的披露及參與程度都低于國際化程度高的金融機構。基于此,筆者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3:金融機構國際化程度越高,綠色金融參與程度越大。

獲利性對企業環境的披露是否有影響一直存在爭議,Clarkson等[9]認為企業不一定會使用環境報告書來傳達其收益較好,因此兩者之間并沒有直接相關。而Wallace和Naser[10]則認為環境披露是有成本的,因此獲利性越低,環境披露越多,從而導致獲利能力降低。Liu和Anbumozhi[11]也認為兩者間存在正相關關系。具體到金融業而言,當金融機構利潤已達到股東所要求水平時,追求高額利潤的動機將會減少,此時的追求變為利潤能夠持續極大化或尋求其他渠道進一步提升利潤。而單純執行當前業務無法滿足該需求,急需通過發展新興的業務來提升,目前金融業最新興的業務就是綠色金融。這是因為2008—2016年金融機構的清潔能源投資報酬率更高,即當金融機構對綠色金融的參與程度提高時將會在社會責任報告中著重報告,從而吸引利害關系人的注意并提升金融機構利潤。基于此,筆者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4:金融機構利潤越高,對于綠色金融的參與程度越大。

金融機構主要業務為借貸放款,間接促使許多制造企業能進行一系列碳排放工程。若金融機構沒有核查制造業是否有完整減排計劃就進行貸款,則其將加速全球氣候變遷。因此,《溫室氣體議定書》明確規定了三類排放源:范疇一,直接溫室氣體排放,涵蓋任何能夠排放的溫室氣體自有工具;范疇二,電力間接溫室氣體排放,由于購買外部電力所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范疇三,其他由公司作業所造成的非公司能控制的溫室氣體排放。金融機構可聘請審計師先對企業這三種范圍進行審計,從而再決定是否進行貸款。可見,綠色金融與溫室氣體審計的關系更為直接。進行審計可能是由于政府法律規定,但在進行審計的同時金融機構對環境的注意力可能也會提升,這不僅會發現氣候變遷的嚴重性,也會尋找相關的新商機。審計越詳細,越能對相關信息進行了解,從而可以為相關企業進行綠色信貸。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5:金融機構進行碳審計越詳盡,對綠色金融的參與程度越大。

在全球化競爭情況下,金融機構在其本國所面臨的同行業競爭、所掌握的資源、面對的挑戰比在他國面臨的情況更加重要。若所在本國同業競爭激烈并出現完全競爭市場,金融機構的規模在整個市場中相對較小,此時做出創新產品服務并不會引起注意并獲取利潤,金融機構會選擇致力于原有服務的發展,使其失去創新動機。Deokkyo[12]指出當市場呈現完全競爭市場時,因為總利潤的下降會導致產品多樣性下降,即并未有特別的創新出現。如果所在國的競爭不夠激烈,即出現寡頭市場,如果產業為資本密集型產業,則大型公司研發新產品的動力高。金融機構也屬資本密集型產業,因此當金融機構面臨的同行業競爭不激烈時,為了提升自身競爭力就會提供目前新興的綠色金融服務。基于此,筆者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6:金融機構所在國的競爭環境越不激烈,綠色金融參與程度越大。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擇

全球金融機構于2009年正式使用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規范制作社會責任報告(CSR)、年度報告(AR)和整合報告(IR),共190家金融機構。GRI規范要求金融機構在CSR、AR及IR中報告參與綠色金融的情況。由于樣本獲取限制,本文選擇2011—2014年的金融機構報告進行研究,在刪除60家非英語報告和20家重組的金融機構后共得到110家樣本。金融機構報告來自世界銀行網站與各銀行網站。隨后利用這些金融機構的報告書進行內容分析法,以2011年報告書為基礎,對2011—2014年綠色金融重視程度進行比較。具體而言,是通過金融機構對綠色金融的披露程度,作為參與程度觀測指標,觀察4年間綠色金融參與程度是否有所提升。此外,由于綠色金融屬于ESG(環境、社會、管理)的一環,因此,本文研究將以CSR的內容為主要數據搜集對象。

表1是按區域劃分的各國金融機構參與綠色金融的情況。

表1 各國金融機構參與綠色金融的數量

從表1可以看出,所有樣本中加拿大使用 GRI規范的金融機構最多,表明加拿大是使用綠色金融最多的國家。然而,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卻僅有六家金融機構使用GRI并報告了綠色金融,這表明美國金融機構對綠色金融的開發不夠,這可能與2008年的次貸危機和新金融產品有關,他們害怕綠色金融的開發會導致新的金融問題。因此,其還處于綠色金融開發觀望階段,需政府調動其關注環境問題的積極性。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我國也有6個金融機構承擔了綠色金融服務,表示我國政府對新金融產品非常重視,這種金融產品的開發與實施使金融機構積極追求利潤的同時,也能實現改善人們生存環境的目標。

(二)關鍵詞選取

本文使用內容分析法研究金融機構對綠色金融的披露程度,表2將綠色金融分為相關國際倡議與綠色服務兩類。首先,相關國際倡議是金融機構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時,參與各項金融協議或公約,讓其了解如何刪除會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的交易,幫助金融機構獲得持續發展的策略。因此,本文選取4個國際上著名的氣候倡議,觀察樣本是否通過參與各種倡議來幫助其面對可持續發展問題。其次,綠色服務是指金融機構在面臨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時,主動開發綠色新產品能夠幫助金融機構創造利益。因此,直接設立專門部門能積極面對可持續發展的挑戰,并能夠緩解自然環境問題。我們將綠色服務分為投資計劃、氣候金融、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等。

本文基于CSR或AR,年份以報告書封面標題的年份為準,不考慮實際報告的時間范圍,選取標準:(1)若有CSR則僅計算CSR字數,若無則以AR為基礎進行計算,若在CSR中有提及AR有段落描述綠色金融,則使用AR該部份段落字數,如Royal Bank of Canada的IR就是如此。(2)近年許多金融機構為節省紙張或為讓利害關系人能夠一次得知該公司相關信息,開始發行IR,整合CSR、AR內容,因此也是樣本來源。(3)有些IR將綠色金融內容分別寫入CSR與AR,如Delta Lloyd等五家金融機構,在計算時應考慮CSR與AR的內容。

表2 內容分析法所需關鍵詞整理

(三)計量模型與變量含義

為驗證假設,本文選取6個自變量。為了防止自變量之間的相互影響,本文遞延一年作為自變量。回歸方程如下:

yi,t=β0+β1V&Ai,t-1+β2Sizei,t-1+β3Scopei,t-1+β4Profiti,t-1+β5Scorei,t-1+β6Compi,t-1+εi,t

(1)

其中,yi,t表示第 t年的第i家金融機構披露的字數;V&Ai,t-1表示本國人民對政府發聲的程度,我們采用Rees和Mackenzie[3]提供的全球管理指數來衡量,他們通過調查公民的發聲作為檢測企業社會責任的替代變量,表示一國公民對于國家政策參與程度、能夠選擇政府的能力及反應公民的投票、集會媒體自由等,值介于-2.5—2.5。自由程度由小到大,若值越高表示公民發表意見自由程度越高,金融機構將會被要求承擔環境責任,因而對于綠色金融的參與可能會有正面影響;Sizei,t-1表示金融機構規模,利用金融機構員工數量代替;Scopei,t-1表示營業范圍,使用在AR 或 CSR報告書收集該金融機構在全球多少個國家有營業據點,以觀察其在全球地理上的營業范疇做為國際化程度的替代;Profiti,t-1表示獲利程度,用資產報酬率替代;Scorei,t-1表示金融機構對碳審計的詳盡程度,根據《溫室氣體議定書》中GHG Protocol所提及的進行盤查時需具備有無設立二氧化碳的減排目標、溫室氣體排放有無分類范疇進行外部稽核,是否參與碳揭露項目等特征給予分數,即如果有以上一個特征計1分,隨后進行累加;Compi,t-1表示本國金融機構競爭環境的激烈程度,本文以世界銀行所公布各國前五大家銀行資產集中率(CR5)作為替代變量,除以100調整為比率。

金融機構披露的字數變量分別包括國際倡議(Front)與綠色服務(Back),以及他們的細項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機構(UNEP FI)、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UN PRI)、赤道原則(EP)、保險業持續原則(PSI)、投資計劃(Invest)、氣候金融(Climate)、商品與服務(Goods),分別檢驗金融機構對綠色金融的重視程度及其影響因素。根據上述假設,筆者認為本國人民對政府發聲的程度(V&A)與金融機構披露的字數顯著為正,即金融機構的綠色產品服務參與會受到人民監督能力的影響,即人民要求金融機構承擔綠色產品服務從而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發展;金融機構規模(Size)與金融機構披露的字數顯著為正,表明金融機構規模越大,內部員工人數越多,各種背景下的員工在同一金融機構下共事,會有較多的人對全球變暖有共識,金融機構內部將會有聲音要求公司對綠色金融有更多的參與,使得其在綠色金融參與上更為積極;營業范圍(Scope)與金融機構披露的字數顯著為正,表明國際化程度高的金融機構面對各種不同的法規、國情及營運經驗的累積,除提升自身對法律的應對能力外,更需提供相關產品及信息的披露;獲利程度(Profit)與金融機構披露的字數顯著為正,即當金融機構對綠色金融的參與程度提高時將會在社會責任報告中著重報告,從而吸引利害關系人的注意并提升金融機構利潤;金融機構對碳審計的詳盡程度(Score)與金融機構披露的字數顯著為正,進行審計可能是由于政府法律規定,但在進行審計的同時金融機構對環境的注意力可能也會提升,這不僅會發現氣候變遷的嚴重性,也會尋找相關的新商機;金融機構在本國的競爭環境激烈程度(Comp)與金融機構披露的字數顯著為正,金融機構屬于資本密集型產業,因此,當金融機構面對的同行業競爭不激烈時,為了提升自身競爭力就會提供目前新興的綠色金融服務。

四、實證結果與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分析

描述性統計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描述性統計分析表

注:括號里為t值,*、**和***分別表示在10%、5%和1%水平上顯著(下同)。

由表3可以看出,國際倡議與綠色服務相比,金融機構用更大的篇幅討論綠色服務,表明綠色服務對金融機構更重要,這可能是由于綠色服務包括諸如綠色金融在內的較多升值服務,是金融機構重視的新金融業務增長點。進一步分析發現,國際倡議的四個細項EP、UN PRI、UNEP FI、PSI中位數均為0,表明多數金融機構均未參與這些氣候倡議,且EP的平均值最大。表明相對于其他氣候倡議,赤道原則參與的金融機構相對較多。同時,綠色服務的三個細項中,氣候金融的年均值最大,表明金融機構進行氣候金融產品服務的最多,該項業務也與當前全球氣候變暖以及聯合國大力提倡溫室氣體減排有關。此外,我們對2011年與2014年的國際倡議與綠色服務進行了T檢驗,結果發現2014年的國際倡議與綠色服務字數顯著高于2011年,這表明近幾年來隨著國際環境的惡化,金融機構越來越重視綠色金融并向利益相關者披露了更多的信息。

(二)多元回歸實證結果

本文先對國際倡議(Front)和綠色服務(Back)進行回歸分析,結果如表4與表5所示。在表4的回歸中,Front與V&A、Size、Scope、Score、Comp均顯著正相關。這表明,當前影響國際倡議的發展的原因:第一,人民要求金融機構承擔國際倡議從而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第二,金融機構規模越大,內部員工人數越多,會有較多的人對全球變暖有共識,金融機構內部將會有聲音要求公司對綠色金融有更多的參與。第三,國際化程度高的金融機構面對各種不同的法規、國情及營運經驗的累積,除提升自身對法律的應對能力外更需提供相關產品及信息的披露。第四,審計可能是由于政府法律規定,但在進行審計的同時金融機構對環境的注意力可能也會提升。第五,金融機構屬于資本密集型產業,因此當金融機構面對的同行業競爭不激烈時,為了提升自身競爭力就會進行目前新興的國際倡議。此外,V&A與金融機構是否參與赤道原則(EP)及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PRI)顯著正相關,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機構(FI)及保險業持續原則(PSI)不顯著 ,這可能是因為FI成立已超過20 年,公民以前曾經關心過金融機構是否采取過這些原則,在最近幾年這些原則已不是首要關注對象;PSI則因2011年才成立且僅針對保險業,因此公眾關注程度還不高。Size與Front間的顯著關系主要來自于EP,這是因為赤道原則是針對超過十億美金的項目融資,對于地球環境而言,投入越大越有可能對氣候變遷產生巨大影響,如大筆資金用于再生能源的研究會可能有進步。Scope與Front間的顯著關系主要來自于EP與FI,表明EP與FI和國際區域競爭有關,營業范圍越大越容易接受這兩個原則。Score與Front間的顯著關系主要來自于EP、PRI與FI,這是由于這三個原則中規定了碳審計的情況并對碳審計的用途進行規定。Comp與Front間的顯著關系主要來自于PRI與FI,這兩個原則指導了有關金融機構的競爭。

表4 國際倡議與影響因素的多元回歸結果

在表5的回歸中,綠色服務(Back)與V&A顯著為正,這表明金融機構的綠色服務參與會受到人民監督能力的影響,人民非常關注金融機構參與的綠色服務。Back與Scope顯著為正,表明經營范圍越廣的金融機構越能面對各種不同的法規、國情及營運經驗的累積,并應對相關新金融產品的開發及披露。Back與Profit顯著為負,與預期不同,這可能是因為當金融機構利潤不佳時,更需積極披露綠色金融服務執行情況,用以改善企業形象、提升利潤。此外,在細項中,氣候金融(Climate)與V&A、Scope顯著為正,表明金融機構參與氣候金融會受到人民監督能力的影響,即人民會推動金融機構參與社會責任活動;同時,國際化程度高的金融機構能夠從容面對各種國際氣候金融法規,可以提升自身對法律的應對能力。Goods與Profit顯著為負,這可能是因為當金融機構利潤不佳時,更需積極披露氣候金融執行情況,從而提高企業形象以及提升利潤。Goods與Score顯著為正,表明在進行審計后金融機構對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的注意力可能也會提升,這不僅會發現氣候變遷的嚴重性,也會尋找相關的新商機。

表5 綠色服務與影響因素的多元回歸結果

(三)單變量回歸實證結果

為了防止多重共線性問題,本文又進行了國際倡議與影響因素的單變量回歸分析,如表6所示。

表6 國際倡議與影響因素的單變量回歸結果

由表6可以看出, V&A、Size、Scope、Score和Comp與Front均顯著正相關,與上文的結果一致。這表明當前影響國際倡議發展的原因是本國人民對政府發聲的程度、金融機構規模、營業范圍、金融機構對碳審計的詳盡程度以及本國金融機構競爭環境的激烈程度。進一步分析發現,V&A與金融機構是否參與EP顯著正相關,而與PRI、FI及PSI不顯著,這與表5的結論有一定差異。這可能是因為多元回歸存在共線性問題,EP原則已成為公眾首要關注對象,這是因為赤道原則的項目融資金額較大,對于地球環境而言,投入越大越有可能對氣候變遷產生巨大影響。Size與Front間的顯著關系主要來自于EP,這與表5的結果一致。Scope與Front間的顯著關系主要來自于FI,表明FI與國際區域競爭有關,營業范圍越大越容易接受這個原則,與表5結果有一定差異。Score與Front間的顯著關系主要來自于PRI與FI,由于這兩個原則中規定了碳審計的情況,與表5結果有一定差異。Comp與Front間的顯著關系主要來自于PRI與FI,這兩個原則指導了有關金融機構的競爭。

表7為綠色服務與影響因素的回歸結果。

表7 綠色服務與影響因素的單變量回歸結果

從表7可以看出,綠色服務(Back)與V&A、Scope顯著為正,Back與Profit顯著負相關,結果與表6一致。表明經營范圍越廣的金融機構越能面對各種不同的法規,當金融機構利潤不佳時更需積極披露綠色金融服務執行情況用以提升利潤。此外,在細項中,氣候金融(Climate)與V&A、Scope顯著為正,結果與表6一致。表明金融機構參與氣候金融會受到人民監督能力的影響,同時國際化程度高的金融機構能夠從容面對各種國際氣候金融法規。Goods與Profit顯著負相關,與Score顯著正相關,結果與表6一致。這是因為當金融機構利潤不佳時更需積極披露氣候金融執行情況,在進行審計后金融機構對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的注意力可能也會提升。

五、研究結論與建議

本文將金融機構披露的綠色金融分為國際倡議與綠色服務,并使用內容分析法研究了其影響因素。結果發現,與國際倡議有關的影響因素包括人民對政府發聲的程度、金融機構規模、營業范圍、對碳審計的詳盡程度、本國金融機構競爭環境的激烈程度。進一步分析發現,與赤道原則有關的影響因素包括本國人民對政府發聲的程度及金融機構規模;與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有關的影響因素包括對碳審計的詳盡程度、本國金融機構競爭環境的激烈程度;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機構有關的影響因素包括營業范圍、對碳審計的詳盡程度、本國金融機構競爭環境的激烈程度。與綠色服務有關的影響因素包括人民對政府發聲的程度、營業范圍、獲利程度。進一步分析發現,氣候金融與本國人民對政府發聲的程度、營業范圍顯著正相關,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與獲利程度顯著負相關。基于此,本文提出我國發展綠色金融的如下建議:

第一,可從六大影響因素出發發展綠色金融。國際倡議可以從人民對政府發聲的程度、金融機構規模、營業范圍、對碳審計的詳盡程度、本國金融機構競爭環境的激烈程度等進行發展。綠色服務可以從人民對政府發聲的程度、營業范圍、獲利程度等進行發展。

第二,針對因素參加國際原則。筆者認為,當我國想要提高人民對政府發聲的程度及金融機構規模可參加赤道原則;想要提高對碳審計的詳盡程度、本國金融機構競爭環境的激烈程度時可參加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機構;想要擴大營業范圍時可參加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機構。

第三,通過提高本國人民對政府發聲的程度、營業范圍發展氣候金融。金融機構的氣候金融參與會受到人民監督能力的影響,人民的發聲能夠推動金融機構社會責任發展。同時,氣候金融發展還與營業范圍有關,當國際化程度高的金融機構面對各種不同的法規、國情及營運經驗的累積時,能不斷提升自身對法律的應對能力,也能促使其不斷發展氣候金融。

[1] 翁智雄,葛察忠,段顯明,等.國內外綠色金融產品對比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6):17-22.

[2] 麥均洪,徐楓.基于聯合分析的我國綠色金融影響因素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15,(5):25-37.

[3] Rees,B.Mackenzie,C.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Open Society[R].SSRN Working Papers,2011.

[4] Kaufmann,D.,Kraay,A.Mastruzzi,K.A.Governance Matters VIII:Aggregate and Individual Governance Indicators,1996—2008[R].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n Working Paper No.4978,2009.

[5] 胡梅梅,鄧超,唐瑩.綠色金融支持“兩型”產業發展研究[J].經濟地理,2014,(11):107-111.

[6] Bolivar,M.P.R.,Garcia,B.The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 on the Internet: The Case of IBEX 35 Spanis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2004,1(2):215-266.

[7] Erlandsson,J.,Tillman,A.Analyz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Collection,Management and Communication[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9,17(9):800-810.

[8] Chapple, W.,Moon,J.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 in Asia: A Seven Country Study of CSR Website Reporting[J]. Business and Society,2005,44(4):415-441.

[9] Clarkson, P.,Li,Y.,Richardson,G. D.,et al.Revisi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An Empirical Analysis[J]. 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8,33(4-5):303-327.

[10] Wallace, R.,Naser,K. Firm-Specific Determinants of the Comprehensiveness of Mandatory Disclosure in the Corporate Annual Reports of Firms Listed on the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1995,14(4):311-368.

[11] Liu, X.,Anbumozhi,V.Determinant Factors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9,17(6):593-600.

[12] Deokkyo,O. Current Status of Green Financing in Korea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s [J]. Journal of Moder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2012,8(9):1358-1370.

2017-08-19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情境下領導風格、團隊倫理氣氛與員工偏差行為關系研究”(14BGL073)

于冬菊(1977-),女,山東菏澤人,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產業組織與產業政策研究。E-mail: ydjwan@126.com

F831

A

1000-176X(2017)12-0053-08

楊全山)

猜你喜歡
金融綠色服務
綠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今日農業(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綠色大地上的巾幗紅
海峽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金橋(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今日農業(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今日農業(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君唯康的金融夢
招行30年:從“滿意服務”到“感動服務”
商周刊(2017年9期)2017-08-22 02:57:56
P2P金融解讀
金融扶貧實踐與探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色在线视频导航91|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专区| 国产精鲁鲁网在线视频| 成人a免费α片在线视频网站| 久久人体视频|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97超级碰碰碰碰精品| 99er这里只有精品| 色偷偷男人的天堂亚洲av|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免费成人网| 中文字幕首页系列人妻| 欧美精品亚洲二区|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一区| 亚洲浓毛av| 日韩精品资源| 国产精品青青|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 思思热精品在线8|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天堂成人在线|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黄色爱视频| 伊人久综合|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观看| 久久成人18免费|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无码AV日韩一二三区|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成人免费网站久久久|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在线第二页|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电| 色综合久久无码网| 久爱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四虎在线高清无码| 亚洲天堂视频网站|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91免费片| 伦伦影院精品一区| aaa国产一级毛片| 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韩日午夜在线资源一区二区|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欧洲亚洲一区|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美女久久|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视频福利资源站|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 | 狠狠v日韩v欧美v| 亚洲性一区| 国产一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国产女人| 曰韩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8 | 成人免费午间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不卡永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