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的盛會
9月15日至16日,第二屆中國質量(上海)大會在滬舉行,全球37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圍繞大會主題展開交流、彼此分享。在大會的開、閉幕上,來自各國的政府部門、行業組織、企業界和學術界的代表們分別發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講,本刊現萃取部分精彩瞬間和嘉賓觀點與大家分享,以饗讀者。

大會主題
質量:改善供給、引領未來
分會場一主題
質量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
分會場二主題
全球質量挑戰的答案:國家質量基礎設施

分會場三主題
質量改善生活:來自公共領域的觀點與實踐
分會場四主題
技術革命與質量再思考:全面質量管理的創新
分會場五主題
認證認可助力質量提升

質量是生產力水平的綜合體現,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當代社會,質量已經成為人類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很多國家依靠質量進步,不僅促進了產業的振興、經濟的騰飛,也極大地增進了人民的福祉。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本次大會專門發來賀信,這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對質量工作的高度重視,表達了中國政府大力扶持推動質量強國政策堅定的決心和加強質量領域國際交流合作的真誠愿望,為我們進一步加強質量工作、推動質量交流、提升質量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指引,我們要認真抓好學習,并在工作中貫徹、落實習主席的指示。

上海,作為中國的經濟中心城市,有著良好的質量發展基礎和深厚的質量文化底蘊。國家要求上海繼續當好全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我們將圍繞自貿試驗區和科創中心建設這兩大國家戰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把質量作為創新發展的助推器和度量衡。全面實施質量提升系統,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質量高度,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

我們希望此次質量大會能夠成為一個重要平臺,讓我們討論在全球化經濟復蘇、工業回暖的背景下,如何進一步提升我們的質量和效率,如何進一步改善技術基礎設施,保證經濟一體化和貿易發展,如何進一步地保證質量和農產品的安全、食品安全以及消費品安全,特別是在國際貿易背景下。

本次大會,確定“質量:改善供給、引領未來”這一主題,抓住了質量發展的關鍵,也體現了中國在質量領域的大政方針。在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增長動力不足的大背景下,抓住質量這個突破口,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發展新高地,是世界各國的重要選擇,是這個時代的重大命題。

質量工作在中國風生水起、深入人心。今年5月,我受邀出席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并且主持了“加強政策溝通和發展戰略對接平行會議”,我親身感受到與會各國對中國主張的認可。在國際標準化工作方面,中國在國際標準化組織治理和戰略、政策制定等重大事務中充分展現了更加積極、更高水平的參與,做出了更多、更高質量的貢獻。
“我相信,創造人類更美好的未來,質量將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責任。”
近年來,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這個倡議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為推動建設開放、包容、互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提供了中國方案。

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質量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強調要切實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上,為建設質量強國做出重大部署。
五年來,我們堅持以質量效益為中心,加快經濟和產業的結合,努力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五年來,我們堅持深化改革,積極轉變政府職能,創新工作機制,推動社會共治,建立了政府監管、市場調節、企業主體、行業自律、社會參與的大質量工作格局。
五年來,我們堅持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鼓勵企業積極采取、采用國際先進標準和質量管理方法,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改善產品品質。中國制造整體質量顯著提升,在一些領域,中國質量水平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
當前,我們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正在大力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新舊發展動能的轉換,努力提高發展質量成效,實現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全面提升供給質量,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著力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是提升供給體系的中心任務。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要結合以下5個方面認真落實:
1大力促進質量提升
要緊緊地圍繞重點產品和重點行業,積極實施質量攻關工作,加快關鍵技術的創新,集中力量攻克一批行業的共性的質量問題。著力地增品種、提品質、放品牌,發揮標準的引領作用,加快標準提檔升級。積極轉化先進、適用的國際標準,擴大內外銷產品要同標、同質的實施戰略,為國內國際市場提供更多的、性能優越的、質量過硬的中國制造。
2不斷深化質量改革
進一步取消和下放審批事項,繼續推進生產許可證制度的改革,最大程度地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的成本。優化市場評價環境,最大限度地激發企業的質量創新合作,大力實施品牌戰略,發揮品牌引領作用。加大品牌的保護力度,促進社會資源向優質產品、優秀品牌和優秀企業聚集,不斷增強企業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3全面加強質量管理
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創新事中事后監管方式,加大質量安全的監測預警,全面推行雙隨機公開的監管方式,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治機制,督促企業嚴格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產品行為。嚴格質量監督執法,保持對質量監管的高壓態勢,切實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牢牢守住質量安全的底線。
4著力夯實質量基礎
加快推進高水平的計量體系、標準體系和合格評定體系的建設,完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資質管理制度,深化質量技術基礎融合發展,加快培育新興質量服務業態,更好發揮為質量提升活動的牽引與支撐作用。積極推廣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引領企業建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面的質量管理體系,提升企業全面質量管理水平。
5積極培育質量文化
大力推進質量教育學科的建設,加強質量管理和教育,強化質量技藝培訓,造就一支數量大、素質優、技術精的現代產業的質量管理隊伍。大力地弘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提高全社會的質量意識,讓追求卓越、崇尚質量成為全社會、全民族的價值導向和時代追求。
我們要深入地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戰略,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質量強國戰略,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動中國制造和服務品質革命,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加快邁入質量時代。
促進世界質量進步,需要集眾智、匯眾力。中國質量大會,是一個國際性質量交流平臺。本次大會以“質量:改善供給、引領未來”為主題,暢談質量話題,共謀質量發展,推動質量合作,具有很強的時代特征和現實意義。我們期待著大家在這個平臺上,分享各國成功的實踐,交流各國發展的經驗,深化我們彼此間的務實合作,讓質量管理前沿的思想和先進的理念在這里充分地交匯、融合,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為促進中國和全球質量的提升,更有力地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預祝中國質量(上海)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本文根據講話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