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陶秀波,欒衛紅
佳木斯市中心醫院兒外燒傷科,黑龍江佳木斯 154002
對于嚴重燒傷的患者而言,機體處于較高的應激狀態中,機體的分解代謝會增加,使合成代謝下降,會致使營養不良出現[1]。嚴重燒傷的患者創面更大,需要更長的恢復時間,對營養有極大的需求量,在此類患者中,營養支持極為必要。為對嚴重燒傷患者中營養支持護理的實施方法與效果進行進一步的探討,該次研究分63例患者為兩組,分別給予常規、早期營養支持,現將研究過程與結果呈現如下。
在因嚴重燒傷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間進入該院接受干預的患者中選取63例,男女分別有32例、31 例,22~67 歲,均值(44.5±7.3)歲,燒傷面積在52%~95%之間,47例為火焰燒傷,16例為化學燒傷。所選患者燒傷深度均在II~III度,為方便研究,隨機把63例分成各為30例、33例的常規組、綜合組,客觀對照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展開對照研究。
30例的常規組接受靜脈營養支持護理:在病情影響下,燒傷患者在一定時間內不可經胃腸道攝入營養,需從靜脈處對營養成分進行輸入。傷后4~7 d,營養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創面結束液化后,營養成分應該以氨基酸、蛋白質、脂肪酸為主。在此過程中,常規實施營養輸入過程中的護理。
綜合組33例接受綜合營養支持護理:(1)營養支持方法:①接受與常規組相同的靜脈營養支持護理。②給予胃腸方面的營養支持護理:早期對少量食物進行輸入可對患者腸胃功能的恢復進行促進。患者意識處于清醒狀態后,可先讓患者飲溫開水、淡鹽水,若無異常,讓患者開始食用流食,如米湯、肉湯等,隨后依據患者實情,逐漸把食物調整為半流質、軟質食物。飲食需多樣,且富含蛋白質、熱量。③給予鼻飼。若患者胃腸功能處于良好狀態,但無法進食,給經鼻飼進行營養支持,但需注重濃度的控制,先從少量開始,并注重滴注速度均勻性的控制,營養液溫度控制在39~41℃之間[2]。
(2)護理方法:①腸外營養方面的護理。對營養液進行配置時,需確保無菌操作,避免污染,以微量泵實施均勻性的輸入,輸入時,對患者生命體征狀況進行觀察,注重發熱、高血糖癥等并發癥的預防。②腸道營養方面的護理。對床頭進行30~45°的抬高,患者的姿勢主要取向左側的臥位,于胃鏡下將鼻空腸管置入,置管之前,把咽喉部的分泌物完全吸除干凈,對插管過程中的咳嗽、嘔吐導致的窒息進行預防,隨后對鼻腔進行清潔。③管徑的護理。鼻飼前,以溫開水對胃管實施沖洗,胃管7 d進行1次更換,確保無菌操作,并同時給予口腔方面的護理,預防感染。④回抽胃液方面的護理。先以生理鹽水對空腸營養泵進行1~2次灌注,隨后再給予稍比體溫高的場內營養液,腸鳴音恢復以后,間斷性給予瑞素,800 mL/d,持續 5~8 d[3]。 ⑤對于電解質有紊亂存在的患者,需經消化道對電解質進行補充,鼻飼后60 min內,盡量不進行吸痰,以免胃內容物誤吸或反流。⑥相關并發癥護理。對患者耐受情況進行密切的觀察,若有胃潴留,將鼻飼營養暫停,實施腸胃減壓措施;若有腹脹,以開塞露實施通便、對腹部進行按摩等,使腸的蠕動恢復;若有腹瀉,依據醫囑對營養液溫度、濃度進行調節,使患者逐漸恢復。
①觀察兩組營養狀況,主要通過觀察營養指標進行:BMI(體質指數)、HB(血紅蛋白)、ALB(白蛋白)、TP(總蛋白);②記錄兩組康復的情況:正氮恢復平衡的時間、創面愈合的時間。
該次數學統計分析以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營養與康復情況都由(±s)進行,檢驗以t進行,兩組數據客觀對照,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后,綜合組 BMI、HB、ALB、TP 幾項營養指標都明顯比常規組優越(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后營養改善情況對照(±s)

表1 兩組干預后營養改善情況對照(±s)
組別BMI HB(g/L)ALB(g/L) TP(g/L)綜合組(n=33)常規組(n=30)18.5±2.2 17.1±2.3 92.3±5.4 78.6±6.2 29.7±3.5 25.3±4.1 63.7±3.9 51.2±3.6
綜合組正氮恢復平衡的時間是(6.8±1.2)d,創面愈合的時間是(53.7±5.6)d;常規組正氮恢復平衡的時間是(8.9±1.4)d,創面愈合的時間是(68.9±6.2)d。 兩組對比,綜合組正氮恢復平衡、創面愈合的時間均明顯較短(P<0.05)。
受嚴重燒傷后,患者體內的脂肪、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會大量被消化。身體有1/2以上的燒傷后,靜息能量的消耗是正常狀態的2倍,營養缺失、酸堿與電解質失衡極易發生,引發營養不良、機體免疫力下降等,使患者康復所需時間延長[4]。對于嚴重燒傷的患者,臨床大多會給予營養支持,常見的是腸外與腸內兩種,嚴重燒傷有較大的營養需求,單一給予一種營養支持往往難以對患者的營養需求進行滿足[5]。需給予兩種營養支持,在此過程中,需注重各方面護理干預的實施,使營養支持效果提升,為患者康復所需營養提供支持,使患者康復時間縮短。
該次研究中,接受綜合營養支持護理的綜合組正氮恢復平衡、創面愈合的時間均明顯較接受常規營養支持護理的常規組短,BMI、HB、ALB、TP 幾項營養指標明顯較常規組優越(P<0.05)。
綜上所述,對嚴重燒傷患者實施干預時,臨床上可積極施予綜合性的營養支持護理,使營養支持有效提升,進而為患者的順利康復提供支持,使患者康復時間縮短。
[1]公丕欣.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特重燒傷患者營養支持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4,11(6):454-456.
[2]高彩宏,曹利琴,谷才之,等.嚴重燒傷腸內營養支持治療的護理措施[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5,10(4):69-70.
[3]王來平.早期腸道內營養支持對重度燒傷患者預后的影響[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30(1):157-159.
[4]黃守春,熊想蓮,黎艷,等.大面積燒傷患者營養支持及護理要點[J].當代護士,2016(2上旬刊):47-48.
[5]溫裕慶,李榮興,簡榮漢,等.重度燒傷患者不同階段營養支持效果探討[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27):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