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萊州市中醫院針灸科,山東煙臺 261400
急性腦梗死在臨床上相當常見,具有很高的發病率與死亡率[1],因此較容易引起患者出現抑郁心理,使急性腦梗死伴抑郁癥的發病率持續升高,加重患者的病情癥狀,不利于患者的預后治療。早期系統化康復護理模式屬于一種新型理念的護理模式[2],通過在早期對腦梗死患者實施系統化康復護理可以改善和控制患者的抑郁情緒,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對患者的治療有很大的積極作用。該文對該院在2014年4月—2017年1月期間接受治療的100例急性腦梗死伴抑郁癥狀患者實施早期系統化康復護理的康復效果進行了觀察和分析,其護理效果相當顯著,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在2014年4月—2017年1月期間接受治療的100例急性腦梗死伴抑郁癥狀患者為該次的研究對象,將所有的患者按照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所有的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國腦血管學術會議所制定的腦梗死的相關診斷標準[3]。將患有腦梗死合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肝腎嚴重損傷的患者予以排除[4]。研究組患者中有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在62~84歲,平均年齡為(72.65.4)歲;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齡在65~82歲,平均年齡為(72.15.6)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相關的基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臨床上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的患者給予常規的護理,對患者進行簡單的心理疏導,并進行相關的衛生知識講解。研究組患者則在其基礎上實施早期系統化康復護理。在心理護理方面,將早期系統化康復護理的具體概念以及重要性對患者進行詳細的闡述,根據患者的具體心理情況以及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相應的指導和糾正,同時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康復治療措施;多鼓勵患者,提高患者治療的積極性的用藥的依從性,將腦梗死的病情發展情況以及預后治療的相關知識講解給患者,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使其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定期組織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建立康復小組互相協助一起進行康復訓練,對于患者心理上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解答,加強患者的治療信心。此外在康復訓練指導方面,指導患者應多食用低鹽和低脂肪的食物,避免抽煙酗酒;患者應當保持足夠的睡眠時間,確保睡眠質量;康復治療在早期實施效果最好,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來說,在早期實施康復訓練,可以避免發生誤用綜合征和廢用綜合征,促進患者的各項功能恢復。腦梗死患者臥床時間較長,應當指導患者保持正確體位,注意定時翻身,避免發生痙攣和壓瘡等并發癥[5];此外,在患者出院前應進行衛生指導,在飲食和自身衛生方面應做好相關處理,對并發癥應當能夠及時預防。叮囑患者一定堅持進行康復訓練,定期檢查血壓和心率等體征變化,并根據恢復情況對康復計劃隨時進行調整。
將得到的所有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其進行分析研究,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將分別選用t與χ2來進行檢驗,計數資料用率(%)的方式來表達,主要臨床癥狀的評分采用(±s)的形式來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對患者的抑郁癥狀進行評分,并根據相關評分標準對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進行評分。
研究組患者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與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均顯著的優于對照組患者,兩組間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與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與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s),分)]
注:兩組間相比較均P<0.05。
組別 抑郁量表評分 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研究組(n=50)對照組(n=50)10.2依3.9 13.8依4.6 9.5依3.2 12.1依6.4
腦梗死患者的腦組織會受到嚴重的損傷,會使患者的神經功能發生缺損,從而導致患者發生心理障礙[6]。急性腦梗死伴抑郁癥的發生率相當高,患者會出現低落情緒,抵抗治療,降低依從性,因此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來說,早期系統化康復治療尤為重要。
該次研究對急性腦梗死伴抑郁癥患者早期實施系統化康復護理,結果顯示,采用早期系統化康復護理患者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與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均顯著的優于實施常規護理的患者,兩組間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效果相當顯著。早期系統化康復護理主要通過對患者的心理進行疏導,增強患者的治愈信心和欲望,緩解和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緒,提高患者康復訓練的主動性[7],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常規的護理模式忽略了對患者的心理護理,使用藥物對其進行控制,使得患者逐漸失去治療的信心,降低治療的依從性。早期開展系統化康復治療能夠及時控制患者的不良情緒發展,同時早期進行康復鍛煉也能夠促進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該次研究中實施早期系統化康復護理的患者在進行連續治療后抑郁癥狀與神經功能缺失現象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語言和肢體功能恢復情況較為良好,應用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對急性腦梗死伴隨抑郁癥狀患者實施早期的系統化康復護理,能夠對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癥狀起到改善作用,同時對患者的心理幫助也有積極作用,可以緩解患者的抑郁心理,在臨床上值得推廣和應用。
[1]居海艷,吳婕,周建梅.早期系統化康復護理對急性腦梗死伴抑郁癥狀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6(22):2720-2722.
[2]侯才紅.急性腦梗死伴偏癱患者實施早期系統化康復護理的效果[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10):62-64.
[3]楊麗鳳,楊麗琳.早期系統化康復護理對急性腦梗死合并抑郁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6(19):72-73.
[4]牟美麗,宋志萍.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急性腦出血患者抑郁和焦慮癥狀和并發癥的干預效果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18):80-81.
[5]舒亞梅,王秀容,喻明,等.綜合康復護理應用于急性腦梗死伴抑郁癥狀患者中的臨床效果研究[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6(3):559-562.
[6]陜海麗,王妮娜,支楠,等.早期系統化康復護理對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缺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23):143-144.
[7]王潔,楊鈺,路海娟.急性腦卒中偏癱早期康復護理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11):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