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和平
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肛腸科,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65
肛腸疾病是指從結腸至肛門范圍內的疾病,包括痔瘡、肛瘺、肛裂等病變[1]。臨床治療肛腸疾病以手術為主,術后易發生諸多并發癥,如切口水腫、滲血等,不利術后康復[2]。肛腸患者術后住院期間在醫護人員的共同督促下,可得到有效的護理,促進疾病康復。出院后,缺少醫護人員的監督及護理,且自護能力差,故康復效果不佳。為此,該院對近年治療98例肛腸手術患者采取出院分段隨訪護理,取得良好康復效果,現報道如下。
回顧選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該院接受手術治療的98例肛腸病患者臨床資料,按護理方式不同分兩組,觀察組54例,男女比例28:26,年齡24~63歲,平均(42.17±11.21)歲,疾病:痔瘡 13 例,肛瘺 15 例,肛裂10例,肛周膿腫9例,其他7例;對照組44例,男女比例 20:24,年齡 21~65 歲,平均(42.56±10.43)歲,疾病:痔瘡8例,肛瘺12例,肛裂9例,肛周膿腫7例,其他8例。兩組基礎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出院前建檔,包括姓名、住院號、出入院時間、臨床診斷及主治醫生等。對照組行常規出院隨訪,在患者出院10 d后行一次性隨訪,隨訪內容為患者出院后的治療、護理效果,予以患者健康、飲食、生活指導。觀察組行出院分段隨訪,在患者出院10 d、1個月、3個月、6個月多次跟蹤隨訪,隨訪小組由1名護士長、4名隨訪護士組成。隨訪前,了解患者院后康復狀況,是否遵照出院健康指導。隨訪護士注意態度,認真評估患者病情轉歸,通過詢問觀察患者生活習慣是否合理,并予以正確指導,協助患者建立健康生活行為,防止病情復發。隨訪內容:詢問患者切口愈合情況,若有滲血,指導患者止血方法,若出血較多,需就醫處理。指導患者正確坐浴,多食果蔬,多喝水,科學指導飲食,多食流食,定時換藥,防止便秘。評估患者心理,予以心理疏導,以消除不良情緒,積極面對康復。告知患者合理休息、活動,勿長時間站、坐、蹲,少做負重活動,指導患者提肛鍛煉。囑患者可于造口處涂抹氧化鋅軟膏,定時替換造口袋。通知患者定期來院復查。
觀察組出院1、3、6個月遵醫行為依從率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 1。

表1 遵醫行為情況[n(%)]
觀察組出院3、6個月的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 2。

表2 兩組并發癥[n(%)]
肛腸疾病治療以手術為首選,術后護理非常重要,護理得到能有效提高手術成功性。肛腸疾病術后除常規護理外,肛腸術后并發癥、感染的預防是重點[3]。由于肛腸病患者缺乏術后康復認知、專業護理指導以及社會支持系統,故患者出院后的遵醫行為差,影響術后康復。出院隨訪是一種借助多工具,在護士與患者、家庭間建立的院外延伸式護理,主要提供康復指導、護理,以改善患者預后[4]。
在該次研究中,通過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結果顯示:觀察組在出院1、3、6個月的遵醫行為較對照組好,且出院3、6個月并發癥低于對照組;提示出院分段隨訪對促進肛腸科患者康復具積極效果,改善遵醫行為,預防并發癥發生。分析原因如下:通常出院后10~20 d內的能遵從醫囑,較好地管理自我,這期間的隨訪指導意義無法突出。在出院后的1~3個月是康復期的轉折點,護士分時間段對患者出院后進行跟蹤隨訪,予以患者健康指導,能起到持續監督作用,及時督促患者做好日常活動,管理飲食,以維持療效[5]。同時,分段隨訪對患者具警示作用,為下次護士再次隨訪切實有效,患者會督促自身保持良好遵醫行為,以提高下次隨訪質量。此外,分段隨訪對預防患者院外并發癥具顯著效果,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在不同時間段內,患者并發癥情況不一樣,起初易發生便血、便不成形,護士在此時隨訪得到患者反饋后,能針對性指導患者如何加強自身護理[6]。若出現肛門不適、排便干燥等,護士則指導患者飲食上多食果蔬、多喝水,防止便秘,并指導患者正確提肛鍛煉。若切口遲愈,則考慮為切口可能受到感染,提醒患者可適當涂抹氧化鋅軟膏,可防止水腫。相比于對照組,經過一次性隨訪后的遵醫行為僅保持短暫良好,隨后會發生松懈,故影響患者病情轉歸,嚴重可致病情復發,引起并發癥。通過隨訪時間延長,并分時間段隨訪,可及時發現患者問題,予以對應指導,督促患者形成健康生活習慣,提高遵醫行為,預防并發癥。
綜上所述,出院分段隨訪在肛腸科術后的護理顯著,可提高患者遵醫行為,降低并發癥。
[1]魏紅霞,喬英紅.圍術期全期護理對肛腸外科患者術后康復及自護能力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6):1267-1268,1484.
[2]黃桂清,易娜,莊娟如,等.肛周護理在肛腸手術后患者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6):761-762.
[3]王秀芳.整體護理在肛腸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體會[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49(s2):111-113.
[4]唐曉東,閆輝,羅娟,等.出院隨訪系統在臨床科研中的應用[J].中國數字醫學,2015,10(5):115-117.
[5]畢繼華.肛腸外科術后肛周的臨床護理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4):164-165.
[6]黃秀秀,葉麗萍,宋華羽,等.分階段健康教育在肛腸科護理中的實施效果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6,23(15):2394-2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