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霞
內蒙古包頭市固陽縣中蒙醫院內科,內蒙古固陽 014200
該組探究中共計選取56例患者,探究目的是深入分析在糖尿病足潰瘍患者護理期間應用綜合護理干預對患者潰瘍愈合及創面修復因子的調控作用,現報道如下。
在該院采取自愿參與原則選取56例糖尿病足潰瘍患者參與該次探究,就診時間是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分組方法是隨機數字表法,組別是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28例。研究組中男女患者例數分別是18例、10例,患者年齡在72~48歲不等且中位年齡是(58.24±3.65)歲,病程在 2~10 年不等且中位病程是(6.8±2.1)年;對照組中男女患者例數分別是17例、11例,患者年齡在70~49歲不等且中位年齡是 (59.24±4.36)歲,病程在 1~9 年不等且中位病程是(6.4±1.8)年。利用統計學分析辦法將2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組間數據對比分析發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在對照組患者護理過程中應用常規護理干預,給予患者創口清理,利用凡士林油紗布覆蓋患者潰瘍病灶后利用濃度為0.9%的生理鹽水-胰島素混合液給予患者潰瘍病灶濕潤外敷,混合比例是10 mL:2 U且保證干預2次/d;在研究組患者護理過程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需要在常規護理干預基礎上根據患者潰瘍面大小給予患者濕潤燒傷膏適量選取,然后制成尺寸合適的紙條后均勻涂敷于患者創面以及病灶周圍的充血區域或者制作成為藥線實施引流操作,換藥次數是2次/d,直至患者創面愈合,在此期間,還需要配合綜合護理措施有效實施: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做好患者的足部護理工作、做好患者的科學飲食指導工作、做好患者的運動調節指導工作。
利用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創面肉芽組織中的各種指標:bFGF(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EGF(表皮生長因子)、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EGs(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PDGF(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利用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試劑盒進行創傷修復相關因子的測定[1]。
給予該次參與探究的56例糖尿病足潰瘍患者所有臨床數據深入分析,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分析,表示計量資料時利用(±s)的形式且行t檢驗,表示計數資料時利用率(%)的形式且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比分析2組患者經過不同護理干預后獲得的組間數據,得出明顯研究組患者更佳的結論,組間數據包括換藥時間、換藥次數以及創面愈合時間,對比對照組患者而言,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將2組患者經過不同護理干預后獲得的干預4周臨床總有效率、干預第 4 周 bFGF、VEGF、EGF、PDGF、AEGs表達量進行組間數據對比分析,發現明顯研究組患者更佳,對比對照組患者而言,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參見表 2。
表1 2組患者換藥時間、換藥次數以及創面愈合時間比較(±s)

表1 2組患者換藥時間、換藥次數以及創面愈合時間比較(±s)
組別 換藥時間(min) 換藥次數(次)創面愈合時間(d)研究組(n=28)對照組(n=28)t P 11.14±1.21 15.98±2.20 10.200 2<0.05 7.62±2.30 14.17±3.65 8.033 7<0.05 27.54±4.26 36.58±3.47 8.706 1<0.05

表2 2組患者干預4周臨床總有效率以及干預第4周bFGF、VEGF、EGF、PDGF、AEGs表達量比較
糖尿病足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和多發且屬于糖尿病并發癥,致病原因是患者足部周圍神經以及外周血管發生了病變[2],進而誘發下肢感染以及形成下肢潰瘍,部分患者存在深部組織壞死,可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生命安全。目前,臨床上在糖尿病足患者的護理期間主要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可獲得理想護理效果。
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詳細講解糖尿病相關性知識以及給予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培訓,促使患者治療依從性顯著性提升以及促使患者整體護理能力顯著性上升[3]。
患者由于疾病原因易出現低落情緒以及抑郁情緒等,護理人員需要與患者建立有效溝通交流并耐心傾聽患者的情感主訴,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并針對性給予患者心理疏導,促使良好護患關系建立,利用成功案例法促使患者治療信心有效建立。指導患者通過傾聽輕音樂或者通過一些放松療法來保證心理健康。護理人員需要多與患者家屬進行積極溝通以及良好心理暗示,確保患者可以獲得良好家庭支持以及社會支持。
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每天進行足部溫度密切監測,當患者足部溫度偏低時需要及時做好保暖工作,可利用及時按摩給予患者足部溫度保持,方法是從患者足部向下肢按摩并確保方向是自下而上,指導患者在平時穿著棉襪和布鞋時,需要確保寬松以及透氣。
護理人員在給予患者飲食指導時需要依照規律化以及嚴格遵照定時定量定餐的原則,根據患者的飲食習慣進行飲食方案個性化制定[4],叮囑患者多食用蔬菜以及粗糧等,可進食低糖水果等。
護理人員需要建議患者每天進行運動并保證運動適度,運動時間需要確保在40 min左右,以出微汗為宜,可促使患者機體免疫力顯著性增強以及促使患者血糖水平顯著性增強,促使患者足部血液循環進一步改善。
該組探究中,研究組患者換藥時間、換藥次數以及創面愈合時間、干預4周臨床總有效率、干預第4周 bFGF、VEGF、EGF、PDGF、AEGs 表達量均顯著性更優。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足潰瘍患者護理期間應用綜合護理干預可促進患者潰瘍愈合及創面修復因子的調控作用增強,值得臨床推薦。
[1]周海燕,黃珍霞,魏桂菊,等.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足潰瘍面修復相關因子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2016,32(16):2752-2754.
[2]張艷霞,付成華.中西醫綜合護理干預在早期糖尿病足治療中的應用[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16(2):101-102.
[3]郭春花,黃秉文.綜合護理對糖尿病足感染預后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5(4):95-97.
[4]李小平,林冬梅.社區綜合護理服務方式對糖尿病足患者的影響分析[J].吉林醫學,2014(17):3830-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