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明
福建省閩清縣六都醫院康復科,福建閩清 350811
腰椎間盤突出,其屬于臨床上常見的骨科疾病,常會導致患者出現腰腿疼痛情況,給其日常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該次研究選取來該院進行該病治療的患者30例,分組施以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療,對比其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該院進行腰椎間盤突出治療的30例患者,作為臨床治療效果的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年齡在 20~65 歲,平均年齡在(40.7±1.8)歲;病程 3 d~6年,平均病程(3.8±0.4)年。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10例。經過臨床診斷,其均屬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診斷標準,其中屬于腰3~4椎間盤突出的患者有8例;屬于腰4~5椎間盤突出,18例;單側突出2例;中央膨出2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經過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給予所有患者推拿治療,之后予以觀察組患者針灸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治愈:患者臨床腰腿疼痛癥狀消失,腰部功能正常,且其經過直腿抬高試驗,超過了80°,可以進行正常的日常行為活動;顯效:腰腿疼痛部分明顯改善,可以進行基本的日常行為生活;好轉:腰腿疼痛部分改善,可以進行簡單的日常行為活動,伴有疼痛不適感;無效:腰腿疼痛、腰部功能無改善,不能進行日常行為活動。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好轉率。
將所得數據經SPSS 19.0統計學軟件實施相應分析,計數資料經[n(%)]表示,進行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使用不同的治療手段,治療之后,其臨床治療結果可知:觀察組治療效果較好,較之對照組,優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分析[n(%)]
腰椎間盤突出癥,其在臨床中,屬于常見疾病。該病癥在我國鄉鎮地區較為多發,其由于人們大量的勞作,導致其腰椎受力不均勻,進而罹患該病癥,病因多為患者的腰椎間盤,出現了損傷,或者是變性,進而導致其患處的纖維環,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之后使其髓核突出,壓迫神經所致。該病癥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因此需要及時接受治療[1]。目前在臨床上,多使用藥物、物理康復手段、針灸等手段進行治療,其中針灸與推拿的治療效果十分顯著。
針灸:患者取俯臥位,平躺在床上,之后取患者的大腸俞、腎俞、承扶、環跳、委中、陽陵泉、腰陽關等穴位,對需要針灸的部位做消毒處理,之后使用毫針,刺入穴位中,并使用捻轉、提插法,做行針處理。之后需使用針柄、電針治療儀,對患者進行治療,刺激其穴位,在患者可以承受的范圍內,施針約20 min。該法治療1次/d,每10 d,記1個治療療程。使用針灸,可以對患者患處的疼痛進行緩解,還可以發揮活血通絡的作用,促進其體內淋巴、血液的循環,促進其炎癥的恢復,此外還可以促進患者服用止痛藥物中的止痛物質,發揮作用,緩解其痛感[2]。
推拿:患者取俯臥位,平躺在床上。醫生對其疼痛部位,進行詳細的檢查,之后觸診,確定其壓痛的部位,使用點、按、搖、揉、滾等手法,對其患處進行治療。推拿醫生在治療時,需要使用大拇指,通過患者的雙肺俞穴位處,之后經由其膀胱經,到達患者的膀胱俞穴,此時需要使用點、按法,連續推拿兩次;之后,使用揉、按法,從患者的膀胱俞處,再到患者的腰骶部位,連續推拿5次;再使用滾法,對患者的背部,以及腰骶部位推拿,約5次;最后使用肘部,經點、按法,對患者的脊椎棘突部位,推拿約1 min左右。患者自身可以使用掌心,在其腰部的中間位置,按揉約1 min/d。患者仰臥位,躺在病床上時,可以雙手抓住床邊,抖動腳踝,使其身體呈波浪狀運動。患者可以改換仰臥位,為側臥,對其疼痛部位,施以側扳。患者每天經由上述推拿動作1次,連續推拿10 d,記為1個觀察療程。共進行兩個療程的治療。使用該法治療疾病,使得患處的肌肉可以盡快松弛,促進其血液循環,加速炎癥的消解,擴大其腰椎的間隙,避免壓力對其骨頭神經的刺激與壓迫[3]。
除此之外,針對鄉鎮基層人們出現的腰椎間盤突出癥,其還可以從從日常飲食、行為習慣、防寒保暖、睡眠等方面促進其康復。①日常飲食,需要少食多餐,多食蔬菜與富含鈣質的食品,促進體內鈣的吸收,少食脂肪含量較高的食物。如果患者出現了骨質增生,要補充富含鈣質的食物。②行為習慣,勞作時注重勞逸結合,切忌彎腰抬拾重物,避免疼痛加劇。不可站立太久,且站立時全身的重力,需要均勻的從脊柱、骨盆,向下肢傳輸,避免髓核的突出。還需要在其患處佩戴護腰,腰部不可過多的進行前屈動作,避免損傷加劇。其所居住的床鋪,切忌過軟,造成其腰椎曲線的彎曲,患者可以選用質地較硬的木板床,以此來保持其患處腰椎的平衡性,促進其受力的均勻。在睡眠姿勢方面,盡量多使用仰臥位、側臥位,這兩種姿勢均可以保證患者在睡眠過程中,脊柱的彎曲度,不會發生過大的變化,有助于其患處脊柱的恢復。
該次研究,選取在該鎮醫院接受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的患者,30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分別施以不同的治療方法,對比分析其臨床治療效果,其結果可知:患者經過針灸聯合推拿治療,該病的臨床癥狀得到了明顯的好轉,其腰部功得到了顯著的改善,較之于對照組,治療效果較好,總有效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經由針灸與推拿治療,效果顯著,有助于盡快康復,且其操作簡單,在基層醫院的治療中值得廣泛的推廣使用。
[1]毛靈.針灸與推拿配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20):187-188.
[2]楊義勤.針灸推拿配合中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69):194-196.
[3]石林麗.針灸推拿配合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7(7):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