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俊
呼和浩特市蒙醫中醫醫院中醫針灸科,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腰腿疼痛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主要發生于體力勞動者中,近些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更多的上班族久坐于辦公室,導致肌肉拉傷或者勞損,由于平常不經常鍛煉身體,導致在突然運動中造成筋膜和韌帶的拉傷,疼痛發生時可輕可重,此次治療過程較長,遷延不愈,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臨床西醫傳統治療方法主要以止痛為主,復發率較高,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隨著祖國中醫學的發展,中醫針灸配合穴位療法逐漸應用到臨床上來,并且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現隨機選取2015年6月-2017年2月該院收治的腰腿疼痛患者62例,分成實驗組31例,對照組31例,實驗組中包括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 35~62 歲,平均(48.5±2.3)歲,病程 2~5 年,平均(3.5±0.8)年,坐骨神經痛16例,第3腰椎橫突綜合征8例,梨狀肌綜合征4例,梨狀肌綜合征3例;對照組中包括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34~65歲,平均(49.2±3.5)歲,病程 1~6 年,平均(3.5±0.6)年,坐骨神經痛12例,第3腰椎橫突綜合征10例,梨狀肌綜合征5例,梨狀肌綜合征4例,兩組患者均根據《中醫病癥診斷標準》標準予以診斷,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以及臨床檢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參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先關內容,腰腿疼痛的診斷標準如下:①腰臀部肌肉出現持續或者間歇性的疼痛,在勞累過度或者持續一種姿勢時間較長時疼痛會加劇,如果改變體位后可以緩解,當氣候明顯變化時,腰腿疼痛的癥狀比較明顯;②腰腿部疼痛范圍較廣,患者通常表述為,沒有具體疼痛點,但是臀部疼痛比較明顯,并且會放射到大腿內側;③第4腰椎橫突頂點出現明顯額壓痛點,觸摸呈硬結或者條索狀。坐骨神經痛的患者會出現臀部疼痛且有壓痛,下肢反射性疼痛,梨狀肌實驗呈陽性,經X線檢查發下第4腰椎有明顯橫突過長的現象,其余無異。
1.3.1 對照組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取針灸治療法:首先觀察患者是否有皮膚破潰或者皮膚疾病,如果有,應先給于皮膚治療,治愈后在行針灸。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取合適的穴位,主要選取穴位有命門、腰陽關、氣海、腰俞和環跳,如果腿部疼痛比較明顯可以加選委中、承山和昆侖穴,同時根據患者描述選取阿是穴。具體操作方法:囑患者采取俯臥位,對需要針灸處皮膚進行嚴格消毒,在針刺環跳穴時可選取28號3寸毫針垂直進針,掌握針感時為向下下肢放射感,針刺氣海穴時選擇同樣選取28號3寸毫針垂直進針,掌握針感時為轉至足部。其它穴位在針刺時,按照常規針刺方法進行即可。針刺后采用電磁波照射儀對穴位以及痛處進行照射,持續30 min,同時留針30 min,每10 min行針1次,10次為1個療程,針灸完成后休息3 d進行下1個療程治療,總共連續治療3個療程。
1.3.2 實驗組治療方法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穴位注射,操作方法是在腰椎疼痛部位選取阿是穴,進行皮膚消毒后,選取5%的當歸注射液2 mL和2%的鹽酸普魯卡因0.04 g進行混合,采用7號針頭進行直刺并迅速注入,針刺深度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而定,注射5次為1個療程。在患側腿部選取委中穴,進行皮膚消毒后,快速進針、捻針,當出現得氣感時,將針頭固定,選取維生素B1注射液100 mg和維生素B2注射液0.1 mg進行混合,給予注射。注射治療隔日1次,10 d為1個療程,持續治療3個療程。
參考國家中藥管理局所頒布的相關病癥診斷和治療標準可分為治愈:臨床腰腿疼痛的感覺消失,全部臨床癥狀消失,腰腿活動不受限制,直腿抬高角度>70°;有效:大部分臨床腰腿疼痛的感覺消失,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腰腿活動基本不受限制,直腿抬高角度在30°~70°之間;無效:臨床癥狀沒有改善,腰腿活動受限,直腿抬高角度<30°。治愈率=治愈例數/總例數×100%。
實驗組的治愈率為93.5%,對照組的治愈率為70.9%,實驗組治療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實驗組和對照治愈率對比
腰腿疼痛在臨床上比較常見,其發病率也特別高,其具有反復發作,久治不愈的特點。西醫治療主要為對癥用藥,或者通過理療方式進行治療,但是治療效果一般[2]。隨著我國中醫學的發展,針灸療法逐漸應用于臨床,其效果比較明顯,中醫講腰腿疼痛屬于痹癥,治療應該以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為主,通過針灸對穴位產生刺激,使經絡暢通,減少疼痛的產生。穴位的刺激還能夠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增加新陳代謝,緩解肌肉、骨骼以及神經的疲勞感,使經絡更加暢通,消除炎性反應。針灸后采用電磁波照射,能通加快血液循環速度,氣血運行更加通暢,電磁波照射能夠提升皮膚表面的溫度,讓患者感覺更舒適,減少疼痛感。穴位注射療法是一種針灸、藥物、經絡聯合方法,雖然通過針灸可以緩解疼痛,但是不能完全治愈,所以在針灸的基礎之上進行藥物注射治療,其中普魯卡因具有緩解疼痛、舒張緊張的神經的作用[3],維生素B1和B2具有營養神經的作用,通過穴位注射,藥物吸收更好,有效的緩解肌肉緊張狀態,相對的松弛了椎間盤間隙,改善椎間盤對神經的機械性壓迫狀態,促進膨出的髓核自行恢復。在注射藥物之后,藥物能夠直接的作用于病變部位,相對于西醫靜脈給藥效果要明顯。針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療結合了中西醫治療辦法,避免了單一西醫治療時只能階段性緩解疼痛的弊端以及單一中醫治療時,療程長,見效慢的特點,有效的將西藥的療效發揮到最大,結合應用大大的提升了患者的治愈率,有效的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避免了患者疾病反復發作,反復治療,不僅影響了生活質量,還增加了心理負擔和經濟負擔。治療3個療程后,對患者跟蹤回訪,復發率特比低,此種治療方法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評。通過該次調查發現,實驗組的治愈率為93.5%,對照組的治愈率為70.9%,實驗組治療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針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療方法治療腰腿疼臨床效果明確,治愈率較高,可在臨床推廣和使用。
[1]陳淑清.腰腿疼痛針灸治療[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3(17):197.
[2]沈慧慧.電磁波照射配合拔罐用于腰腿疼痛患者的療效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3(10):191-192.
[3]黃彬,姜岳波.分層穴位注射合電針治療腰推盤突癥療效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2013,29(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