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仁竹,于華
1.海陽市小紀中心衛生院婦產科,山東海陽 265100;2.海陽市郭城中心衛生院婦產科,山東海陽 265100
女性懷孕后,體內的激素會發生改變,且子宮增大了對盆底肌肉造成的損傷,加上產婦分娩時分娩對神經和盆底肌肉造成的損傷,嚴重影響了產婦的盆底功能。如果醫務人員沒有對產婦進行有效治療,容易導致產婦子宮脫垂或者尿急等臨床癥狀的出現,即產后盆底功能障礙[1]。產后盆底功能障礙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要保證女性產后生活質量,對其行盆底康復治療十分重要。該文對在該院收治的產后婦女行盆底康復治療,得到了顯著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在該院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期間,該院收治的產后婦女120例,根據治療方式的差異性,將120例患者分為兩組,其中60例采用常規治療,為常規組,常規組中年齡最小者20歲,年齡最大者37歲,平均年齡為(26.45±1.89)歲,經產婦23例,初產婦37例,肌力為0~3級。另外60例采用盆底康復治療,為康復組,年齡最小者21歲,年齡最大者36歲,平均年齡為(25.97±1.76)歲,經產婦 25 例,初產婦35例,肌力為1~3級。常規組與康復組在年齡、產次和肌力比較中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進一步對比分析。
常規組采用常規治療,對患者進行肛提肌訓練,指引產婦產后用力收縮肛門括約肌,向上提起肛門然后放松,反復進行該訓練,在訓練過程中保持其他部位放松。訓練保持15 min/次,訓練2次/d,連續訓練3個月[2]。康復組行盆底康復治療,具體措施為:產婦生產后42 d,開展兩個階段的康復治療。第一個階段,采用電刺激以及生物反饋治療法,幫助產婦學會會陰收縮。 電刺激頻率保持在 8~33 Hz,脈寬不超過740 μs,不低于 320 μs,進行 2 次/周,保持20 min/次。 第二階段采用二類肌纖維初級訓練。頻率不低于20 Hz,不超過80 Hz,脈寬保持在 20~320 μs,每周進行 2 次,保持20 min/次。持續治療3個月。
觀察評價兩組臨床效果、治療后肌力改善情況以及尿失禁發生情況。臨床效果的判定可以分為痊愈、有效和無效3個等級。患者經過治療后,盆底肌肉恢復正常水平判定為痊愈;患者經過治療后,盆底肌肉基本恢復正常或者有顯著改善判定為有效;患者經過治療后,患者病情沒有改善或者有所加重判定為無效。總有效率=(痊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盆底肌肉恢復人數情況統計,以國家衛生診斷肌肉測試標準為參照,分為0~5級,其中0級為會陰肌肉持續收縮0 s,1級為會陰肌肉持續收縮,2 s,3級為會陰肌肉持續收縮3 s,4級為會陰肌肉持續收縮4 s,5級為會陰肌肉持續收縮≥5 s[3]。
該次研究所得數據都采取SPSS 20.0統計學軟件來處理,計量資料主要通過(±s)來表示,同時應用t來檢驗數據。同時計數資料采取百分率(%)來表示,然后通過χ2來檢驗數據,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康復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詳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臨床效果[n(%)]
康復組經過治療后,肌力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常規組 ,P>0.05,詳見表 2。

表2 兩組治療后肌力改善情況比較[n(%)]
康復組尿失禁發生情況明顯優于常規組(P<0.05),詳見表3。
表1 比較尿失禁發生情況[(±s),分]

表1 比較尿失禁發生情況[(±s),分]
組別尿失禁發生情況常規組(n=16)康復組(n=16)9.75±1.18 15.41±2.32
女性盆地肌肉是支持眾多盆腔臟器、參與多項生理活動的重要組織器官。妊娠和分娩是大部分女性需要經歷的一個生理過程,這個生理過程會造成產婦盆地肌肉損傷。在運氣和生產時孕婦產生過長、陰道助產等都會使婦女盆地肌肉受傷呢加重,表現為盆腔器官脫垂以及壓力性尿失禁等盆腔缺陷。盆腔康復治療對于盆腔肌力恢復有重要的作用[4]。其中,電刺激是在低頻率電流作用下對其陰道造成刺激,讓盆底肌肉和神經自主收縮,從而增強盆地肌肉的彈性和強度,在促進其肌力恢復的同時,有效預防肌肉萎縮。且電刺激可以有效抑制膀胱興奮性,有利于減少尿失禁情況的出現。生物反饋則可以將產婦生理變化轉化為信號,并進行適當的自我調節。運用盆底肌肉工鞥康復治療來恢復陰道金所讀,可以有效預防盆底障礙性疾病,可以有效保證婦女產后性生活滿意度以及生活質量。該次研究中,康復組的臨床效果明顯優于常規組(P<0.05);治療后兩組肌力均為2~5級,且觀察組4~5級比例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另外,康復組的尿失禁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與陳國慶等人[5]的研究結果一致(P<0.05)。
綜上所述,對產后婦女行盆底康復治療,有助于提升臨床效果,提升產婦產后盆底肌力,減少尿失禁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
[1]郜水菊,安紅軍,劉克歌,等.70例產后盆底康復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傷殘醫學,2016,24(18):77-78.
[2]譚燕萍,譚健坤,黃意鋒,等.產后盆底康復治療的臨床效果研究[J].醫藥前沿,2017,7(7):123-124.
[3]曹清麗.初產婦產后盆底康復治療的臨床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13):281-282.
[4]李俊,王曉華.產后盆底康復治療的價值及臨床效果觀察[J].醫藥前沿,2015,5(9):133-134.
[5]陳國慶.探討產后盆底康復治療的臨床效果及應用價值[J].醫藥前沿,2015,5(27):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