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春光
太原市和平醫院內二科,山西太原 030024
糖尿病足為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臨床上多見患者足部神經病變,并導致下肢保護功能逐漸衰退的異常情況,患者大血管及微血管病變后動脈灌注不足而致微循環障礙,并發潰瘍及壞疽的情況[1]。糖尿病患者致殘率、致死率極高,若患者未能及時得到科學有效的治療,嚴重時便會危及患者生命。該研究2015年1月—2017年1月依不同治療方式將所選100例糖尿病患者分為兩組進行實驗,現報道如下。
此次依不同治療方式將所選100例糖尿病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中50例患者男女比例為28:22;年齡最小者為48歲、最大者為83歲,平均年齡為(62.84±10.52)歲;病程最短者為 9 d、最長者為1年,平均病程為(6.24±2.81)個月。觀察組中50例患者男女比例為31:19;年齡最小者為47歲、最大者為80 歲,平均年齡為(60.59±10.37)歲;病程最短者為 11 d、最長者為1年,平均病程為(6.12±2.74)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方法 該組用常規方式治療,根據患者病情選擇適宜的降糖藥物,或者給予患者行早期胰島素治療;依患者創面具體情況給予抗生素治療,不斷為患者改善肢體遠端血液循環,并糾正電解質、酸堿度[2]。
1.2.2 觀察組方法 該組用常規方式+前列地爾治療,常規方式治療與對照組相同;前列地爾(批準文號:國藥準字 H20084565;規格:2 mL:10 μg×10 支/盒)用法用量為:靜脈滴注、以10 mL生理鹽水稀釋2 mL前列地爾、1次/d。創面處理:①干性壞疽:嚴格控制患者感染情況,將利凡諾紗條敷于患者創口處,待炎癥控制好后以手術切掉壞死處,選慶大霉素為患者外敷,患者創面肉芽改善后可選擇點狀植皮,使患者創面盡早愈合。②濕性壞疽:將患者壞死組織徹底清理后為其引流,待清創后仍存在壞死組織未脫者則外敷紅霉素,若創面紅腫者則給予生理鹽水清理后并外敷金黃膏,創面膿腐情況改善后便外敷達克寧,患者肉芽改善后可選點狀植皮,促使患者創面盡早愈合[3]。
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后疼痛消失時間、創面愈合時間等情況,并將所獲相關數據作對比分析;記錄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并將所獲不良反應發生率作對比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作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以 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以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疼痛消失時間、創面愈合時間等情況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疼痛消失時間、創面愈合時間等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疼痛消失時間、創面愈合時間等情況比較[(±s),d]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疼痛消失時間、創面愈合時間等情況比較[(±s),d]
組別 疼痛消失時間 創面愈合時間觀察組(n=5 0)對照組(n=5 0)t P 4.5 0±0.7 3 7.3 8±0.3 2 1.5 3 7 2<0.0 5 8.9 5±2.1 7 1 3.6 2±2.3 7 0.8 2 5 9<0.0 5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見表2。
糖尿病足為糖尿病患者常見并發癥,致殘率極高,此癥多因患者大、小、微血管病變或者周圍神經病變所致,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流量變小,再者糖尿病足潰瘍創口中血管生成逐漸減少的異常情況導致病情難以控制;糖尿病足神經性病變與其自身運動神經、感覺神經、自主神經異常情況息息相關,其中機體運動神經病變會導致肌肉無力以及萎縮。而感覺神經異常會使得機體喪失了對疼痛、壓力、溫度的感知,導致患者足部容易受外傷,并可產生嚴重的感染。自主神經異常會導致機體出現血管擴張、出汗減少的情況,這時皮膚便極易破損,微循環功能亦出現嚴重障礙,微生物極易經此侵襲人體。臨床上治療糖尿病足的難度較大,有研究結果顯示此癥與機體神經病變、血管缺血閉塞、感染等情況有關,西醫西藥治療此癥的藥物諸多,大都選擇抗炎、抗凝、抗生素類藥物,注重患者體內循環改善,但所獲臨床治療效果欠佳[4]。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此次依不同治療方式將所選10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用常規方式治療,觀察組用常規方式+前列地爾治療,其中觀察組所選前列地爾為前列腺素E1,其廣泛存在于人體內,為生物活性物質的一種,此物質可有效改善人體血液動力學,并經增加血管平滑肌細胞內環磷酸腺苷水平而達到擴張血管的效果,可有效降低外周阻力;并可有效抑制血小板凝集,能快速降低血小板高反應及血栓素水平,使血小板活化被抑制,促使血栓周圍活化血小板得以逆轉,有效改善紅細胞變形能力;并可經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游離,而達到抑制血管交感神經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的效果,舒張血管平滑肌并改善微循環。實驗結果顯示:常規方式+前列地爾治療糖尿病足患者后,其疼痛消失時間平均為(4.50±0.73)d、創面愈合時間平均為(8.95±2.17)d,而經單純常規方式治療后,患者疼痛消失時間平均為(7.38±0.32)d、創面愈合時間平均為(13.62±2.37)d,可見常規方式+前列地爾治療糖尿病足患者后,其疼痛消失快、創面愈合快,并僅有10.0%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糖尿病足患者選擇前列地爾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不良反應少。
[1]韓光曉,田成功,申延宏.糖尿病足16例臨床分析[J].南京鐵道醫學院學報,2014,19(11):672-674.
[2]邱曉萍,張珍.糖尿病足18例臨床分析[J].福建醫學院學報,2012,25(9):351-353.
[3]王柏玲.34例糖尿病足患者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4):101-103.
[4]劉石平,張志,周智廣.284例糖尿病足患者的臨床分析[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3,21(3):257-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