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濤
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后旗人民醫院心內科,內蒙古通遼 028100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LDVT)為臨床治療中一種多發、常見病,指的是下肢深靜脈腔內的血液出現不正常凝結,導致靜脈管腔受阻,進而使得靜脈回流發生障礙[1]。掌握患病危險因素是提供預防及治療效果的基本前提。該次研究2011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對老年LDVT患病危險因素進行全面分析,現報道如下。
隨機選擇在該院接受治療的老年LDVT患者共62例作為對象。入選者均接受下肢靜脈血管造影或者彩色超聲檢查、D-二聚體檢查結果為陽性,被確診為LDVT。診斷標準:①靜脈管腔內存在中等、低等或偏強實性回聲;②管腔內未存在彩色血流信號,或者血流信號充盈缺損;③管腔未被壓癟;④血流頻譜失去期相性改變,乏式反應減弱或者消失,遠端肢體受擠壓后,血流有明顯增強、減弱或者消失。入選患者性別:男 38 例,女 24 例;年齡:20~80 歲,平均(56.5±3.2)歲;部位:32例為左下肢,20例為右下肢,10例為雙下肢。
選用醫院自制的調查列表、調查班底,對入選患者資料進行采集。采集內容主要為患者姓名、性別、年齡、族別等個人基本信息以及既往病史(如是否合并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惡性腫瘤、靜脈曲張等)、臨床表現、日常生活習慣(如是否吸煙、少活動、長時間臥床等)、創傷史、手術史、影像學檢查結果、實驗室檢查結果等相關資料,并做統計,進行深入分析。
在62例患者中,60例(96.77%)表現出明顯患肢腫脹,有54例(87.10%)表現為疼痛,12例(19.35%)表現為淺靜脈曲張,5例(8.06%)表現為皮溫升高,5例(8.06%)表現為活動受限。血栓類型:11例(17.74%)為中央型,17例(27.42%)為周圍型,34例(54.84%)為混合型。
在62例患者中,共有61例(98.39%)患者存在明顯危險因素,有51例(82.26%)患者同時存在兩種及兩種以上危險因素。常見危險因素主要為手術、吸煙、創傷、糖尿病、高血壓、靜脈曲張、臥床或少活動(>72 h)、惡性腫瘤、冠心病等,詳情見表1。

表1 62例患者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LDVT潛在較大的死亡風險,因此須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積極防治。年齡為LDVT發病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諸多研究結果均已證實,年齡>40歲的人,其LDVT發病風險顯著低于年齡<40歲者,有國外研究結果顯示,LDVT的發生率與年齡表現為顯著性正相關,隨著年齡的增加,發病率越高[2]。由此可見,老年人為該病的一個高危人群。這可能與老年人下肢肌肉明顯松弛,肌張力明顯下降,靜脈血管發生老化,靜脈瓣功能衰退,運動量較少等有關。此外,多數老年人均同時伴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因此更容易發病。有研究者認為,與無手術史者相比,存在手術史者的LDVT發病率要高出4倍,且手術范圍越大,術后LDVT的發生風險就越大[3]。在該次研究分析的62例患者中手術因素和創傷因素所占比例均相對較高,分別為38.71%、22.58%。手術和創傷可導致機體血管壁受到直接損傷,激活凝血系統,再加上失液、失血,導致機體有效循環血量明顯減少,進而使血液黏滯度明顯增加,為血栓形成創造了條件;術后臥床休息或制動,使得靜脈回流受到一定阻礙,回流速度減緩,甚至出現血流淤滯,這些因素均極易導致LDVT發生。因此,術后,患者需長時間臥床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應避免腰部以及下肢衣褲過緊,且應積極進行早期康復鍛煉,適當進行床上或床邊活動,做腓腸肌收縮運動等,促進血液循環。
吸煙也是導致老年LDVT發病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有研究顯示,吸煙超過15支/d為靜脈血栓疾病發病的一個重要獨立性危險因素[4]。同時,吸煙還會直接或間接對血小板、血管壁、組織因子、纖維蛋白原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為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在該次研究中,吸煙因素所占比例高達33.87%。伴有高血壓、血栓病、糖尿病、冠心病也為老年LDVT發病的危險因素。這是因為這些疾病的存在可引發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凝血因子分泌改變、血流淤滯等,進而引發血栓形成。存在靜脈曲張患者,其血流速度影響減慢,血小板黏均聚集于血管壁上,因此較易形成血栓[5]。不運動時間超過72 h、因其他疾病制動時間超過72 h的老年住院患者,如髖-骨盆-腿骨折患者、偏癱患者等,該類老年患者也較易發生LDVT。長時間缺少活動導致腿部血流滯緩,血流過于緩慢導致血液中有形成分與相互血管壁接觸的機會增加,特別是增加了血小板與血管內膜發生接觸的機會,進而使其沉積黏附于血管內膜,最終形成血栓。此外,老年人應該盡量進行適當運動鍛煉,避免長時間坐臥,預防LDVT發生。
綜上所述,導致老年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的危險因素較多,主要因素為手術、吸煙、創傷以及合并高血壓、糖尿病、靜脈曲張、少活動或長期臥床等,加強早期預防才能有效降低疾病發生率。
[1]吳麗梅.老年髖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危險因素分析及其轉歸[J].中華全科醫學,2017,14(4):620-621.
[2]劉德軍,劉心菊,侯惠如,等.老年住院患者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相關深靜脈血栓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7,9(2):88-89.
[3]韓金剛,王世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4(18):106-107.
[4]邵亞麗.老年糖尿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特征及危險因素分析[J].血栓與止血學,2017,5(1):264-265.
[5]王成雪.下肢骨折術后患者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分析及中醫護理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7,15(3):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