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綿陽富臨醫院(四川中醫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急診科,四川綿陽 621000
雙側下肢創傷性截肢是患者受到嚴重創傷而不能恢復者,此類患者需進行及時救治,否則會有生命危險[1]。雙側下肢創傷性截肢對患者身心影響巨大,對該類患者的治療需進行必要的心理治療,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緩沖,而正視病痛[2]。該次實驗選取該院于2015年11月7月收治的患者A與2016年3月3日收治的患者B對雙側下肢創傷性截肢合并全身多發創傷成功救治進行探究分析,現報道如下。
該次實驗選取了2015年11月7日晚23:51患者A及2016年3月3日晨5:27患者B送入該院,在該院就治的雙下肢創傷性截止病患,A患者女性,51歲。B患者為男性,43歲。兩患者均因嚴重車禍對雙下肢創傷性進行截肢。雙下肢嚴重受到擠壓,多處發生骨折。兩位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該次研究對患者患病治療過程及后期病情監測等進行回顧、分析。患者病情事發突然,在事故發生6 min左右后送至醫院門診(20 min左右由“120”接回醫院急診科),患者意識不清,血壓0/0 mmHg,脈搏不能觸及,呼吸急促。立即結扎左側股動靜脈斷端并加壓包扎殘端止血,右側小腿殘端加壓包扎止血,同時迅速建立4條靜脈輸液通道,快速補充平衡鹽,706代血漿,同時急診交叉配血,在30 min后,患者血85/50 mmHg、79/51 mmHg,急診快速輸血 5 400 mL,1.75 h后,血壓125/75 mmHg、116/82 mmHg,在監護下行頭顱、頸部、胸部、腹部CT及四肢X線,B超檢查,明確診斷,可見胸腹腔有少量積液,未見明確實質臟器破裂。后轉ICU術前準備。
手術在病患傷后2.25 h進行全身麻醉,在監護下,急診自腹股溝平面行左下肢殘端修整術,右下肢自小腿中段殘端修整術,右側大腿廣泛皮膚剝脫,肌肉壞死清創,反取植皮術,術后行右下肢脛骨結節牽引術。
術后監護,術后立即成立專門小組對患者各項指標進行24 h全程監護,對并發癥發生進行預防。①術后患者電解質紊亂,低鉀低鈣反復發生,監測電解質2次/d,12 h/次,根據結果糾正電解質紊亂,監測直至術后第5天,病患電解質值趨于正常。②患者傷后第3天血、尿肌紅蛋白達到最高峰,其中尿血紅蛋白達到正常值的300倍,術后動態監測血、尿肌紅蛋白、尿比重、尿PH值,1次/d,統計12 h出入量,嚴防腎功能衰竭、患者尿PH值低時,給予碳酸氫鈉堿化尿液,使尿pH值趨于正常,患者于術后第3天出現少尿,12 h尿量不足100 mL,給予利尿劑并補充血容量,防止高肌紅蛋白引起腎功能衰竭,于術后第4天尿量恢復正常。④低血小板癥:患者傷后即刻出血量達5 000 mL以上,短時間大量輸注血液,在術后第2天血小板53×108/L達最低值,術后第9天逐步恢復正常,術后第10天高于正常值,術后第19天達最高值528×108/L,傷后第25天,恢復正常。⑤血紅蛋白:患者術后血紅蛋白反復波動,最低時6.5 g、6.6 g,給予輸血治療,術后第6天恢復正常。傷后第二周,患者病情平穩,擇期行右側股骨、左側橈骨遠端骨折開放復位外固定支架固定及內固定術,右側大腿游離植皮術。術后第10周,開始安裝假肢訓練。
該次實驗中出現的并發癥癥狀,感染程度低于10%,則為輕微;感染程度大于10%小于30%,則為一般;感染程度大于30%,則為嚴重。
該研究中對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就該次實驗結果來看,兩位患者的并發癥情況較為輕微,對患者身體康復影響較小,所有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 1。

表1 兩位患者術后出現并發癥情況
該類疾病患者病情危急,失血量過多,致死率極高[3]。醫護人員對該患者的治療需與時間賽跑,爭分奪秒對患者進行救治[4]。因而醫院應在醫院急診開設綠色通道,對患者進行及時的救治[5]。該次實驗對雙側下肢創傷性截肢合并全身多發創傷成功救治進行探究分析,該院治療結果良好,并發癥出現率較低。在治療中,醫護人員對患者做好必要的心理干預,使患者能夠較理智對待身體上的變化。針對病患突然發生如此大的變故做好心理上的疏導,制定詳細計劃。患者在此期間心理狀況較為不穩定,容易大悲大喜、大哭大叫、抑郁悲痛。醫護人員對患者的生活狀況、工作職業、受教育程度、家庭情況、收入狀況做好必要的了解,運用合理的語言與患者進行溝通,使患者對生活抱有信心和希望,積極配合治療。同時,對家屬的心理狀況也進行必要的干預,使患者能夠通過家屬在心理上得到鼓勵、安慰及支持。除此之外,對假肢的進行系統的介紹,使患者在心理上逐步接受假肢,從而有助于康復治療。
在后期康復訓練,在患者病情穩定,全身情況良好,應鼓勵患者及早床上坐起或離床進行殘肢運動訓練,生活自理,早日恢復健康。對病患進性佩戴義肢的指導,對佩戴義肢行動方法進行教授。使患者在康健中心能夠定期進行訓練,盡早恢復正常生活,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另外,針對病患的病癥醫護人員講解日常生活的作息規律及飲食情況,并叮囑家屬對其進行監督,保證每日遵醫囑進行服藥,保證生活的良好規律。另外,病患在日后發生不適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切不可拖延時間。
綜上所述,雙下肢創傷性截肢合并全身多發創傷的患者,經過多次手術,康復訓練、心理指導、安裝假肢訓練等治療,患者康復。
[1]梁培東,張惠杰.骨科下肢創傷的臨床急救措施和急救效果分析[J].黑龍江醫學.2014,10(4):31-32.
[2]范啟申.關于下肢創傷性致殘功能重建的初步經驗[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3,3(8):67-69.
[3]章偉文,王欣,潘佳棟,等.嚴重下肢創傷的保肢策略[A].2012年浙江省手外科學暨顯微外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12(23):111-113.
[4]劉定漢,何自立.下肢創傷出現腫痛原因分類及其中西醫結合治療[C].全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第十二次學術年會浙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第十次學術年會論文匯編.2004:9-10.
[5]羅漢文,李逸群,謝學文.中西醫結合治療下肢創傷性深靜脈栓塞65例療效觀察[J].新中醫.2010,11(1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