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明潔
青島國醫堂,山東青島 266100
慢性心力衰竭屬于復雜類的疾病,同時還有較高的死亡率以及發病率。此疾病的臨床癥狀有:胸悶、下肢浮腫、心悸、乏力以及呼吸困難等[1]。在該研究中,治療方法是溫陽湯和針灸相結合,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從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60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將患者平均分為實驗組與常規組。實驗組患者中男性為16例,女性為14例,年齡為40~80 歲,平均年齡是(59.6±4.8)歲,而病程為 5~30年,平均病程是(14.1±6.8)年,其中患者中有冠心病10例,擴心病4例,高心病8例,肺心病8例;常規組患者中男性為12例,女性為18例,年齡為42~78歲,平均年齡是(58.9±5.2)歲,而病程為4~22年,平均病程是(13.1±6.4)年,其中患者中有冠心病8例,擴心病10例,高心病2例,肺心病1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良好的可比性。
常規組采用一般治療方式,即實施強心(西地蘭)以及利尿(安體舒通)等治療方式[2],而實驗組采用溫陽湯和針灸結合的方式治療,溫陽湯的配方:紅花10 g丹參28 g,桂枝10 g,澤蘭10 g,益母草13 g以及炙甘草8 g。氣陰虛的可以加太子參、黃芪和麥冬,劑量分別為13 g,而滋陰益氣的患者則運用痰濁壅盛和橘紅8 g,蘇子8 g,法半夏8 g以及炙麻黃8 g,可以化痰平喘;而心悸不安的患者可以加夜交藤13 g,龍骨13 g以及酸棗仁13 g,達到安神定悸的目的;而喘咳欲脫的患者加8 g左右的紅參,能夠補氣固脫[3];對于患者中出現瘀水互結的情況甚至出現水腫的情況,則可以加澤瀉13 g,茯苓皮13 g以及大腹皮8 g。將上述的藥通過水煎服,分2次,1劑/d。而針灸的穴位分別是:雙側內關,郄門以及血海。對于患者中出現氣陰虛的情況,則可以增加對患者的中脘、太溪以及足三里;而痰濁壅盛的患者則可以增加豐隆;有的患者出現心悸不安的情況,則可以在神門、百會以及四神聰的位置施針;而喘咳欲脫的患者則可以在加灸神闕[4]。毫針刺法并留針30 min。
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指的是患者的心功能在I級或者是心功能可以提升至2級;而有效則是患者的心功能提升至1級,然而不足2級;而無效則指的是患者的心功能無變化,甚至出現惡化的情況,總有效率等于顯效+有效。
該次研究中所有數據均通過SPSS 17.0統計學軟件處理,其中,計數資料表示方式為[n(%)],組間差異通過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采用溫陽湯和針灸結合的方式治療,其總有效率是93.33%,而常規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是73.33%,實驗組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慢性心衰竭是由于各種嚴重的心臟疾發展至終末階而導致,長期以來,這種疾病已經嚴重地威脅人們的健康,同時也導致患者的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不利影響[5]。然而,在傳統治療方法中,主要采用西藥進行治療,主要是幫助患者利尿、強心以及擴管,同時對衰竭心肌各種生物特性實施修復,這種方式可以緩解心肌重塑惡性影響,然而效果不佳。該文采用溫陽湯和針灸結合的方式治療取得良好的效果,即實驗組患者采用溫陽湯和針灸結合的方式治療,其總有效率是93.33%,而常規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是73.33%,實驗組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慢性心力衰竭運用血溫陽湯和針灸治療取得良好的效果,此治療方式值得運用和推廣。
[1]華小黎,趙瑛,伍三蘭,等.纈沙坦與卡托普利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和慢性心力衰竭臨床療效比較的Meta分析[J].中國藥師,2016,19(1):84-88,99.
[2]潘艷東,周洪彬.以“運脾轉樞”學術思想為指導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PTX-3、CA125的影響[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5,21(14):1955-1958.
[3]張宜志.賴諾普利與氯沙坦鉀片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4,24(3下旬刊):1596.
[4]汪燁,任學軍,韓智紅,等.心力衰竭伴不同寬度左束支傳導阻滯患者對心臟再同步治療反應的分析[J].心肺血管病雜志,2014,33(3):326-329.
[5]黃艷紅,劉德泉,由秀,等.銀丹心腦通軟膠囊對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流變學及心功能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19):2115-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