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鳳,鄒積波,劉洋海
1.解放軍第四零四醫院理療科,山東威海 264200;2.山東省威海市威高集團醫療健康公司,山東威海 264200
通常來說,眼肌麻痹也分很多種,根據一般規律可以將其分為先天性和后天性兩大類。通過調查發現,后天性的眼肌麻痹患者較多,通常來說,患者均會出現頭暈、復視、斜視等狀況。一旦患上眼肌麻痹:①患者在進行視物的時候眼球的斜視角會不斷發生變化引起眩暈,有的時候患者甚至會出現惡心、嘔吐的情況;②患者在進行視物是眼球的活動會受到限制,尤其是向上和向下的方向。引起眼肌麻痹的原因由很多,比如說現在臨床中已經出現的顱內炎癥、糖尿病、腫瘤,副鼻竇炎及副鼻竇手術等,這種病一旦發病,情況就比較緊急,需要立即就醫。中醫上對這種病癥也有一定的描述,在中醫學上將此病稱為風牽偏視”、“目偏視”或“視一為二 ”、“視歧”[1]。 該文選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了60例眼肌麻痹患者的治療情況,現報道如下。
選取在該院確診的60例眼肌麻痹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其中男38例,年齡20~45歲,平均年齡(29.6±10.5)歲;女 22 例,年齡 23~51 歲,平均年齡(26.7±7.9)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均知情同意該研究,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研究組的患者使用針灸結合太陽放血療法,針灸根據人體穴位圖,選擇眼肌周圍的睛明、陰白、太陽、上明、風池、合谷等穴位,應用0.45 mm×40 mm的華佗牌針灸針,左手固定,右手緩慢進針,不捻轉,不提插。1次/d,留針30 mm,每15 min行針,10次為1個療程。放血療法方面,選取患者患處太陽穴,一次性使用無菌注射針頭,使患者處于仰臥位,常規消毒皮膚之后,在太陽穴位置使用注射針頭點刺放血,直到血色由暗紅變為鮮紅,每隔2 d進行1次放血治療,10 d為1個療程。對照組患者使用傳統治療方法,即在治療期間為患者注射常規藥物,甘露醇100 mL,靜脈滴注給藥,2次/d,地塞米松10 mg,靜脈滴注給藥,1次/d[2]。
判斷患者的治療是否有效,從以下幾個方面:突然性復視和眩暈,遮蓋一眼癥狀是否消失;眼球運動是否受限;眼位是否偏斜。患者的療效判斷標準如下:顯效:眼位得到矯正,眼球能夠自如地活動,不受限制,而且復視的癥狀消失[3]。有效:眼球的偏斜程度明顯減輕,眼球活動時之后會局部受限。無效:眼球偏斜程度沒有明顯變化,癥狀未減輕。
數據統計應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應用 χ2檢驗,用[n(%)]表示,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治療發現,患者的眼位傾斜程度均有所改變,病情都有所改善,但是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
最近幾年來,眼肌麻痹的患者的人數呈上升趨勢,眼肌麻痹導致的復視等癥狀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從人體學角度出發,眼睛是人體中重要的一部分,眼睛通過許多經絡、神經和整個人體有著很密切的聯系。在全身的經脈中,有很多重要的經脈都和眼睛有著直接的聯系,比如說十二經脈中的手三陽經、足三陽經,前者終止于頭部,后者起始于頭部,二者皆在頭面部交接并與眼直接發生聯系,由此分析,經脈的功能失調極有可能引起人體眼病的發生[4]。在我國傳統的中醫學中,將眼肌麻痹稱為 “視一為二”“視岐”“目偏視”等,在很多中醫藥學的典籍中記載,眼肌麻痹多因風邪襲絡、風痰人絡、肝風內動及外傷瘀滯等所致。針對眼肌麻痹,醫療方面曾做過很多探索,各方借鑒,前幾年比較通用的手段就是用一些西藥或者手術療法來治療眼肌麻痹,但是見效不是特別好,而且西藥副作用比較多,手術治療的話存在風險,因此很多醫生開始翻找古代典籍,研究古方古法,力求更好的治療眼肌麻痹的方法。經過一系列的研究,探索出了針灸結合太陽放血來治療此病癥的方法。針灸的療法在中藥學中有所介紹,按照通俗的理解方式來說就是根據眼肌的解剖位置以及其周圍的各個重要的經絡,然后準確查找周圍與經絡有關的穴位,用以針灸,繼而在針灸的基礎上運用注射器在太陽穴進行放血療法,即可對眼肌麻痹的病癥有明顯的改善效果,而且從身體健康角度來說,這種治療方法沒有副作用,而且安全易操作。在實際操作中:①選取在足太陽經腧穴睛明、承泣、陽白等穴位周圍下針,會取得良好的效果;②選取合谷穴處下針,可以達到清宣熱邪的效果;③選取太沖穴,太沖穴主要是與肝聯系密切,肝臟又與人的眼睛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在此處下針達到明目的效果;④選取風池穴,以達到清熱明目的效果。就目前來說,西醫上對于眼肌麻痹的治療并沒有很好的辦法,一般都是使用一些營養神經的藥物或者是血管擴張劑,并沒有研究出什么特效藥物,都僅僅是起到暫時緩解癥狀的效果。當然,在使用這些藥物已經無明顯的緩解效果之后,大都采取手術治療的方法,但是手術治療是存在很大的手術風險的,而且收效甚微。因此,在臨床上使用針灸治療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我國的很多典籍中均有記載,比如《靈樞·大惑論》、《靈樞·口問》等[5]。現代醫學認為,針灸能夠有效的提高人體中神經系統的興奮性,能夠逐漸恢復已經被損壞的神經部位的功能。通過針灸治療,是麻痹的肌肉發生收縮,然后使其周圍的血液流通,使血流量增加,進而改善肌肉周圍的血液循環,營養周圍的神經系統,使肌肉的新陳代謝恢復正常,緩解肌肉的壓力,然后徹底治療眼肌麻痹。通過觀察在醫院就診的多例眼肌麻痹的患者,進一步發現針灸結合太陽放血療法治療眼肌麻痹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通過治療,絕大多數的眼肌麻痹患者都能恢復正常。對于后天性眼肌麻痹病人只要正確診斷、及時治療,大部分都是可以治愈的。該文中研究的研究組的30例患者采用了針灸結合太陽放血療法進行治療,治療結果是很可觀的。大部分的患者復視的癥狀消失,眼球的運動不受阻礙。恢復正常,經統計學統計處理,治療前后眼裂、瞳孔以及眼球運動距離測定結果有顯著性差異,說明治療有效,有效率為80.0%,與觀察組的53.3%的有效率相比有明顯的差異。經過研究在該院就診的60例眼肌麻痹患者發現,研究組的治療有效率為80.0%,而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僅有53.3%,因此可以得出針灸結合太陽放血療法比傳統的藥物治療更為有效。
綜上所述,針灸的治療方法較傳統的藥物治療更加有效,比一般的手術治療更加安全。總結出來,在臨床上治療眼肌麻痹應該是盡可能地利用針灸療法。應該在現有的基礎上,逐漸形成比較規范實用的針灸結合太陽放血治療眼肌麻痹的治療方法,該方法具有很多優點,例如:精練合理,操作簡便,治療安全,療效確切,可重復性好等等,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勾宇哲,劉憲彤.針灸治療眼肌麻痹效果隨機雙盲對照研究[J].光明中醫,2016,49(23):3476-3478.
[2]李云,馮偉杰,王冬冬,等.眼部內刺法治療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臨床觀察[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6,14(5):11-12.
[3]徐興華,代東良,方曉麗.“溫通針法”針刺風池穴為主治療眼肌型重癥肌無力30例[J].中國針灸,2016,36(9):939.
[4]薛鳳蕊.復方樟柳堿配合針刺治療老年人眼外肌麻痹的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19):80-82.
[5]馬秀坤,李世君.電針灸治療痛性眼肌麻痹1例[J].山西中醫,2016,3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