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習總書記強調“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吹響了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行動號角。要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認清其現實緊迫性,把握其時代要求,以中國共產黨人的時代擔當、砥礪前行,推動承載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航船駛向光輝的彼岸。
關鍵詞 新征程 新姿態 奮斗精神
中圖分類號:D61 文獻標識碼:A
習總書記在“7·26”重要講話中強調“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必瀼芈鋵嵾@一重要指示,必須認清“新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現實緊迫性,把握其時代要求。唯有如此,才能確保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一步激發中國共產黨人“新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使黨的事業有一個全新的進步,國家發展有一個全新的階段,人民生活有一個全新的面貌。
1始終具有“新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是中國共產黨人鮮明品質
我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根本利益而擔當、奮斗乃至犧牲寫在了自己的旗幟上,每每在重大歷史關頭,總是洋溢著擔當、奮斗之精神和氣概。一是為實現崇高信仰而始終保持著。1927年大革命失敗,我黨和革命力量遭到國民黨反動派殘酷鎮壓,全國白色恐怖,但是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并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從地下爬起來,揩干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們又繼續戰斗了?!币约啊皵橙酥荒芸诚挛业念^顱,絕不能動搖我的信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钡扔⑿墼娬?,無不彰顯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和不懼奮斗犧牲的豪邁氣概。二是為中華民族救亡圖存而始終保持著。打倒列強、恢復民族主權獨立是我黨成立之初的主要任務之一?!熬乓话恕笔录H,我黨率先舉起抗日大旗并組織民間力量進行英勇抗擊;在全面抗戰中,更是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中流砥柱,帶領全國人民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爭取民族獨立戰爭的徹底勝利。三是為維護中國人民根本利益而始終保持著。一大“黨綱”就提出了建立無產階級政權,消滅私有制和階級差別等項任務,要求“直至斗爭結束為止”。建黨96年來,無論是在革命、建設時期,還是在改革開放時期,黨始終把維護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并為此不懈奮斗著,正如習總書記所宣示的,人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2持續激發“新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是黨的事業蓬勃發展的保證
持續激發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是黨的光榮傳統和政治優勢,更是保證黨的事業蓬勃發展的內在動力。一方面,精神狀態決定著奮斗姿態,事關黨的事業成敗。有什么樣的精神狀態,就有什么樣的奮斗姿態。毛澤東同志曾說過,人是要有點精神的。對一個人來說,干事業要有一股闖勁、拼勁,有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對一個政黨、國家和民族來說,更是如此。二戰時,面對法西斯德軍的猖狂進攻,有的歐洲國家就扛不住而舉國投降。再觀我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在日寇反復“掃蕩”及國內反動勢力嚴密封鎖下,面臨著極其艱難的生存壓力,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響亮發出“自力更生,豐衣足食”號召,根據地軍民開展大生產運動,表現出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最終渡過難關,贏得了抗戰勝利。另一方面,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互為條件,相互轉化。奮斗成果可以化成新的精神力量,催生新的發展動力。新中國成立后,以“兩彈一星”為標志的建設成就,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戰勝一切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改革開放特別是十八大以來我國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更是大大地激發了全國人民銳意進取、奮發有為的精神和創造潛能,進一步形成了戰勝困難和挑戰、實現百年夢想的強大動力。再一方面,在順境時尤其要保持奮斗精神,不斷激發進取狀態。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面對取得全國勝利的新形勢,毛澤東同志告誡全黨:因為勝利,黨內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況,停頓下來不求進步的情緒,貪圖享樂不愿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可能生長,可能有一些共產黨人會在糖衣炮彈的攻擊面前要打敗仗。還把奪取全國勝利比喻為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提出了“兩個務必”的重要要求。歷史多次已證明他的這一警示無比英明。
3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踏上新征程更須開展新境界
習總書記在慶祝建黨95周年大會上指出:我們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同中國人民接續奮斗的結果。接續奮斗不是簡單重復,而是拾級而上、再造創新。一是秉承“永不自滿”的動力。滿招損,謙受益。過去的輝煌成就容易讓人驕傲自滿,沾沾自喜,自我陶醉而忽視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更容易使人不思進取,固步自封,思想僵化而缺乏創新動力,這就要有危機意識、憂患意識,才能做到有效抵御和化解各種風險。二是恪守“不走邪路”的定力。習總書記強調,改革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對當代中國來說,封閉僵化是自掘墳墓,改旗易幟更是死路一條。要始終堅持在“四個自信”基礎上砥礪前行,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新階段。三是保持“久久為功”的毅力。奮斗一時容易,一輩子尤其是幾代人接力奮斗難上加難。塞罕壩由一棵樹到一片林,到百萬多畝人工林海,是其幾代人半個世紀屢敗屢試,愈挫愈奮的精神結晶。同樣,在庫布其沙漠修復綠化上,也是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才筑起綠色屏障。無論是百年夢想,還是中國方案,沒有“釘釘子”精神,沒有“久久為功”的毅力,是不可能達到勝利彼岸的。
作者簡介:趙家春,男,1963年生,國防科技大學信息通信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部隊政治工作理論與實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