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詩涵
摘 要:近幾年來,我國大氣污染越來越嚴重,全國多個地方都遭遇了霧霾天氣的侵襲,它不僅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導致生活質量下降,還更加嚴重的危害了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我們必須盡快解決霧霾天氣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文章分析了霧霾的危害,從人為因素方面分析霧霾天氣產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霧霾;危害;人為原因;對策
霧霾,顧名思義是霧和霾。霧是指大氣中因懸浮的水汽凝結,能見度低于1公里時的天氣現象;而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氣中懸浮的大量微粒和氣象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它們結合在一起,讓天空瞬間變得灰蒙蒙的。隨著我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經濟社會有了較快發展,大氣污染等環境問題已成為當前社會所面臨的突出問題。人們的生產生活離不開大氣環境,當前霧霾天氣越來越多,嚴重影響了人們生活質量,所以大氣污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一、霧霾的危害
(一)對身心健康的危害
霧霾天氣作為一種霧霾現象,對人體的健康產生較大的傷害,尤其是PM2.5,它會危害人身體的呼吸系統,誘發呼吸道疾??;引發各種細菌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使人們患癌的風險大大增高;對生活環境產生影響,制約人的健康發展;影響心情,對人的精神狀況和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后果。霧霾天氣對人的身心帶來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二)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自然生態環境作為一個整體的系統,其包含的各要素之間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一個要素的變化會影響其他要素和整個系統的發展。大氣作為自然系統中的一個要素,大氣的污染必然會損害水、土地等各種資源,整個生態系統都會遭到侵害。
(三)影響社會穩定
霧霾天氣所造成的道路能見度偏低,對公路、鐵路、航空等都帶來影響,使得交通事故的發生率有所提高,危及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持續的霧霾天氣使得人們的心情壓抑煩躁,工作積極性不高,從而使得整個社會產生的經濟效益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會的動蕩,不利于社會秩序的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二、霧霾產生的人為原因
(一)工業生產廢氣排放
工業生產中的廢棄排放是我國大氣霧霾污染越來越嚴重的罪魁禍首。在每年所有的工業生產大氣污染物的排放中,鋼鐵、電熱等耗煤行業排放的煙塵量占到了全國工業廢氣排放量的70%左右。然而國家工業部門對于這種廢棄污染物的治理水平不足,再加上大氣自身的凈化能力不足以在短時間內凈化完成,所以工業生產廢棄污染呈現愈演愈烈的趨勢。
(二)汽車尾氣排放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收入越來越多,汽車已經逐漸成為人們出行的代步工具,私家車的數量也越來越多,汽車尾氣的排放量也越來越大,據公安部交管局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達1.94億輛,汽車尾氣的排放儼然成為了大氣霧霾污染的另一主要兇手。據統計,每千輛汽車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約3000kg,碳氫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而汽車尾氣含量構成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煙塵微粒如某些重金屬化合物、鉛化合物、黑煙及油霧、甲醛等均是構成霧霾天氣的主體。
(三)燃煤
我國的主要能源中煤炭又占據了很大比重,每年因煤炭燃燒而產生大量的大氣污染物。首先表現在工業中,各種大型發電站需要大量的煤炭作為支撐;其次是人們生活用煤,目前燃煤仍然是人們最主要的燃燒方式,隨著秋冬季采暖期的到來,人們生活取暖的需求量急劇增加,尤其是北方城市更需要使用采暖鍋爐和生活鍋爐燃燒大量煤炭來維持其正常的生活。煤的燃燒必然導致二氧化硫和其他煙塵、粉塵等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因此燒煤取暖也勢必加劇了霧霾天氣的形成與惡化。
(四)環境影響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各地舊區改造、新區開發工程如火如荼地開展,高樓大廈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與此同時,大量的天然植被遭破壞,樹林被砍伐,原始森林不斷萎縮,代之于人工植被、人工樹林、經濟林等。由于人們缺乏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建造過程中產生的揚塵、灰塵、粉塵等懸浮物的大量沉積導致空氣不易擴散,無疑造成空氣的嚴重污染,助長了霧霾天氣的形成。
三、霧霾的防治對策
(一)建立健全相關環境保護法律制度
我國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是很健全,由于目前大氣污染主要形式已經發生變化,原有的環境保護與防治相關法律法規已經不適合目前形勢了。當前,進行大氣污染防治的過程中,存在處罰力度過輕的情況,一些污染企業面對處罰絲毫不加以重視,也不及時進行整改。因此,針對當前的現實情況必須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修復或者重新制定。一方面對于污染嚴重并且屢教不改的企業進行嚴厲處罰,另一方面鼓勵支持生態發展企業,給予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雙重獎勵,比如在政策上大力扶持與幫助,放寬資金貸款等,并授予綠色生態發展企業模范等有關榮譽。
(二)建立霧霾監測預警體系
在霧霾天氣出現較多的城市,應該逐步建立霧霾天氣監測及預報系統,加強霧霾信息分析能力,充分發揮霧霾預警作用,為治理空氣污染提供科學的數據現象參考。要建立健全霧霾天氣應急機制,通過采取有效的應急措施,減輕霧霾天氣對人們造成的不利影響,一旦出現嚴重的霧霾天氣,就可以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加強對人們的自我保護。在出現嚴重的霧霾天氣時,要加強道路行車安全監管工作,必要時采取封閉道路、限制通行等措施,在減少尾氣排放的同時,也能進一步減緩車輛擁堵情況,降低行車安全事故的發生率。
(三)政府對于大氣污染的治理工作應當明確職能
相關政府部門要對大氣質量和企業污染物的排放進行管理監督。大氣污染防治時,部門之間工作應該要分工明確,由專門的人員對特定區域的大氣污染進行跟蹤,將具體工作明確到個人,對于管理監督工作沒做到位或者嚴重失職的情況必須嚴厲懲罰,以示警戒,這種權責分明、責任到人的管理監督形式將環境保護與防治制度最大化落實到位。政府部門應在各個存在污染威脅的企業安排專門人員進行管理監督,還應對污染物排放超標的企業進行相應地處罰,并加以公告,處罰完后仍然要督促企業進行整改,降低企業污染物的排放量。此外,基于環境治理社會協商對公眾參與、公眾監督的要求,政府還可將公眾滿意度作為霧霾治理工作成效的重要測評標準,強化霧霾治理的多元主體約束,提高環境決策的透明度和執行度。
(四)做好宣傳動員工作,提高國民環保意識
大氣霧霾污染的防治以及環境的保護是一項需要長期任務,需要廣大人民群眾都參與到大氣霧霾污染的防治工作中來,樹立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形成綠色生活的環境保護理念,從而保護好我們周邊的大氣環境。各地應該以氣象部門為中心,政府各部門之間相互協作,大力開展霧霾防治宣傳教育工作,定期檢測大氣環境,將檢測出來的有關數據放在政府部門官方網站上。結合當今人們比較常用的聊天軟件,比如微博、微信等進行宣傳,經常發布一些防治大氣霧霾污染的小常識,推送一些小知識。深入到公共場所進行防治大氣霧霾污染的宣傳演講等,專家向群眾進行專業講解。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倡導公眾減少出行、綠色出行;鼓勵居民選擇健康、低碳、節約、環保的生活方式,使用節能電器和清潔能源,人人做到把保護生態環境變成自覺行動。
(五)加快與大氣霧霾治理有關的技術開發與應用
政府要大力推行節能減排措施,減少工業污染特別是廢氣污染,努力改善空氣環境質量。要提高企業的環保意識,對既有項目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對新上項目嚴把環境準入門檻,將環境保護作為企業生產不可逾越的一道紅線。在工業生產中開發低污染排放的原材料、能源和工藝流程,開發工業污染的回收利用新技術,開展工業污染的減排的工藝流程等研究,在汽車尾氣處理中開發利用潔凈能源,促進燃料的充分燃燒,在排氣口安裝新型氣體過濾裝置等,著力于發展高科技產業、服務業和綠色經濟產業。大力倡導循環經濟,鼓勵企業采用先進的清潔生產工藝和技術,并倡導在企業內部、企業之間、產業園區中構建廢棄物相互利用的循環經濟體系。
四、結語
空氣質量關系著每個人的健康甚至國家的命運,霧霾防治迫在眉睫。霧霾的發生主要是由大氣污染導致的,要想有效的治理霧霾,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加強對大氣環境的保護,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對于霧霾的治理。隨著科技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清潔能源技術不斷的發展,大氣污染的排放一定會越來越少,霧霾的發生概率也一定會越來越低。
參考文獻:
[1]雷芬,王曉云,楊利芳.霧霾天氣產生原因分析[J].環境與發展,2014,(03):194-195.
[2]付聰.淺析大氣霧霾污染的原因及防治對策[J].低碳世界,2016,(20):28-29.
[3]楊超,劉文佳.論我國霧霾治理的困境及對策[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6,(02):68-71.
[4]顧品強.“霧”、“霾”的致災原因和防御[J].生命與災害,2015,(04):4-7.
[5]2016全國城市汽車保有量排名榜新鮮出爐. http://www.sohu.com/a/124633891_565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