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慶
摘 要:孩子的教育問題歷來都是家長、老師和社會關注的焦點。然而在教育孩子中,很多老師和家長都會犯一個致命的錯誤——站在一個成人和智者的角度立場上“教育”孩子——高高在上,伸出食指指著鼻子,不是批評、指責、否定,就是和別家孩子對比、或者是空洞的說教、過高的要求,甚至是態度很惡劣的侮辱、打罵。他們經常更多看到的是孩子身上的不足和缺點,很少能用愛心、耐心和細心去發現孩子身上的特長、優點和閃光點,很少能豎起大拇指,給孩子及時的肯定、表揚、贊賞和鼓勵。
關鍵詞:教育;贊賞;孩子
一、從兩則成功教育案例看贊賞教育的力量
案例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用四塊糖教育打人學生
陶行知先生當校長的時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磚頭砸同學,便將其制止并叫他到辦公室去。當陶校長回到辦公室時,男生已經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顆糖給這位同學:“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先到辦公室。”接著他又掏出一顆糖,說:“這也是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明你尊重我。”
男孩將信將疑地接過第二顆糖,陶先生又說道:“據我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很有正義感,我再獎勵你一顆糖。”
這時,男孩感動得哭了,說:“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采取這種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顆糖:“你已認錯了,我再獎勵你一塊。我的糖發完了,我們的談話也可以結束了。”
案例二:一位母親與家長會
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癥。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坐不了,你最好帶他去醫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兒子問母親:老師說了什么?母親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現最差!然而,她還是告訴兒子。“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了,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那天晚上,兒子破天荒地吃了兩碗米飯,并且沒讓她喂。
兒子上小學了。家長會上,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學考試,你兒子排第49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您最好能帶他去醫院查一查。”
回家的路上,母親流下了淚。然而,當她回到家里,卻對坐在桌前的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他說了,你并不是一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會超過你的同桌,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說這話時,她發現,兒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沮喪的臉也一下子舒展開來,她甚至發現,兒子溫順得讓她吃驚,好像長大了許多。第二天上學時,他去得比平時都要早。
孩子上初中了,又一次家長會。母親坐在兒子的座位上,等著老師點她兒子的名字,直到結束,都沒聽到。她有些不習慣,去問老師,老師說:“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
母親懷著驚喜的心情走出校門,她發現兒子在等她。路上,她扶著兒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高中畢業了。第一批大學錄取通知書下達的日子,學校打電話讓兒子去學校。她預感,兒子被清華大學錄取了,因為報考時,她跟兒子說過,她相信他能考取這所
學校。
兒子從學校回來,把一封印有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的特快專遞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轉身跑到自己房間里大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是您……”
這時,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兩則案例告訴我們: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或家長,首先必須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發現孩子身上的特長和閃光點。這就要在教育和管理中,采用“民主平等型”的教育管理模式,因為這種模式能營造良好的氛圍,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建立平等、相互尊重的師生或家庭關系。很多老師和家長都認為小孩子不懂事,就要多批評、多說教、甚至多來點“棍棒”教育。殊不知,孩子也是人,也有自尊心、羞恥感、有逆反心理,也有渴望被肯定、渴望受到表揚、鼓勵的強烈愿望!
二、從一個問題孩子的轉化看贊賞教育的力量
在我當班主任十多年中,遇到過很多問題孩子,經歷過通過自己的辛苦努力,將他們轉化過來,變成正常或優秀生的例子。
任五年級班主任的第一學期,班里轉來一名叫牛佳偉的學生。他沉默寡言,不和人說話,剛來時校長、老師問話,根本就問不出來;雖然是男生,但他膽子非常小,只要老師往跟前一走,他就渾身戰栗,嘴唇哆嗦;他還做過腦部手術,反應和行動都很慢。
從和他媽媽聊天中得知,他父母離婚,自己獨自一人待在家里學習已經兩年多了。原來最好的學校卻讓他上不下去!因為反應慢,行為差、成績弱,行動不便,經常受到科任老師和粗暴的班主任的批評、指責、否定甚至侮辱打罵,常常受到班級同學的欺凌。最終,他死活不肯到任何學校去了。他強勢的媽媽不肯就這樣讓孩子輟學,只好請來最好的家教教他。
兩年過去,問題更大了,和學校生活、班集體的脫離,和同學群體生活的隔離,使他已經和社會生活幾乎完全脫節,慢慢的變得不愿和人交往,怕融入集體,怕說話,喜歡獨處,非常自閉。
1.教育必須將成人放在成才之先
教育的目的雖然是讓人成才,但更重要的首先是要讓人成人,成為一個思想、品質、心理、行為等各方面正常和健康的人。
對牛佳偉這樣的特殊學生,最初連作為一個正常人的最起碼的基本生活能力、正常的心理健康和行為能力都幾乎不具備,我們如果忽略這些,僅僅在乎和關注他的分數和成績,那一定是本末倒置、緣木求魚,其結果必然適得其反!因此,讓他首先成為一個正常的人才是首要的教育目標。
2.師生的關愛是轉變問題學生的最大原動力
問題孩子的轉化需要老師的愛心、耐心和細心。為了幫助牛佳偉盡快轉變、適應學校生活,融入班級體,我頗費了一番心思,專門為他量身定制了教育和轉化的措施。
首先最需要關注的是他的安全。由于他行動不靈活,上下樓梯、課間活動時最容易摔倒受傷出事。因此,我專門安排班級所有男生,每天兩人,專門扶助他上下樓梯,跟蹤和陪伴他課間活動。這樣也能加深他和同學的快速了解,盡快建立起良好的同學關系,盡快融入班集體。當一年過去,他自己能較為自如地上下樓梯,參加課間活動了。
孩子都天性是愛玩。為了讓他盡快融入班集體,我私下里做了安排,每天都有一群同學帶著他去玩,讓他參加一些課間活動和游戲,在活動和游戲中幫助他,鼓勵他,盡量讓他在無意識中展示自己。慢慢地,老師同學發現,他的目光不再像以前那樣呆滯,而是有了光亮,他的表情也不再是那么木訥,臉上終于有了表情。在和同學們相處中也逐漸開口說話了,他的活潑的天性和童心正在萌發,正在恢復。
每天,我都要求自己做個有心人,注意每個同學的一舉一動,包括他。誰有進步了,誰幫助別人了,誰為班級做好事了,我一邊觀察,一邊向班干部詢問了解,然后詳細記錄在案,在班會和一切可利用的場合,不失時機地表揚鼓勵他們,為他們點贊,給他們加德育積分。這大大鼓勵了同學們,也弘揚了班級的正能量。干壞事的、違紀的學生少了,班級始終充滿著積極向上的蓬勃朝氣。
3.贊賞教育是改變問題學生最正確途徑
我抓住一切機會,用各種方式對牛佳偉在內的后進生及時肯定、表揚、鼓勵和贊許。有時是一句話語,有時是一個摸頭的動作,有時是一個鼓勵和贊許的眼神……要讓他時刻能充分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和重視、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
在我、科任老師和同學們共同幫助下,大家都驚奇地發現,牛佳偉有了質的改變:臉有笑容了,眼睛有神了,表情豐富了,舉動靈活了,嘴里話多了,行動活潑了,每天能聽見他的歡聲笑語了!蓬勃的朝氣正逐漸充滿他的身心!
4.培養興趣是改變問題學生學習狀況的最佳方式
對于問題學生的學習,不可操之過急,要潤物無聲,從培養興趣開始,讓他慢慢愛屋及烏,由喜歡科任老師,到喜歡科目,到最后主動投入學習。
我是數學老師,喜歡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去激發學生喜愛數學,勤于讓學生在數學課上動手操作、做游戲,設置多樣化多層次的練習讓學生去做,拓展與課堂有關的趣題、妙題,這樣能有效培養孩子對該科目的興趣。
牛佳偉由原來的上課從不抬頭,不注視老師,也很難集中注意力聽講。但后來居然也聽得津津有味了。盡管如此,但他的成績仍然很差,五年級第一次考試數學僅考了18分。
每個人的智力有差異,能力有強弱,這再正常不過!我沒有灰心,一定要讓他在我的贊賞教育和興趣培養下,學習也慢慢跟上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堅持沒有做不成的事。期末考試,他的數學考了52分。當我向全班公布他成績進步時,全班級爆發出了雷鳴般經久不息的掌聲!他也很自信地走上講臺,雙手接過試卷,給我深深地鞠了一躬,大聲說了句“謝謝老師!”這時,全班都沐浴在了溫暖感動的氛圍中……
兩年過去,去年小學畢業時,牛佳偉已經是一個完全正常,活奔亂跳的調皮男生了,他的成績雖然還很弱,但三科都已經及格了,聽說他現在仍然在不斷努力和進步當中,我們還能再要求他什么呢?
讓我們在孩子的教育中多豎起自己的大拇指贊賞、表揚、鼓勵和多肯定孩子,盡量少伸出食指批評、指責、否定孩子,那樣,孩子會在贊賞教育的鼓勵下,不斷取得進步。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艷麗而芳香迷人的花朵,只是花期部不同,有的綻放得早,而有的僅僅是遲一點綻放而已。身為教者和父母,我們只要做好精心培育,靜待花兒次第開放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