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
摘 要:現如今,文化產業逐漸走向創意發展的道路,這類產業開發所在區域現有文化資源,追求協同創新這一目標,同時,與時俱進的調整管理制度,引進先進科技,最終探索到適合的發展路徑。本文首先進行理論介紹,然后分析了文化資源開發的作用,最后以案例探究的方式分析協同創新的基本路徑。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協同創新;路徑
一、前言
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實踐的時間較短,發達國家在這一方面取得了成功經驗,以浙江文化資源開發為例,總結產業協同創新的經驗,并主動向發達國家學習,確保協同創新戰略具體落實。由此可見,本文分析這一論題對文化產業持續發展有推動作用,有利于擴大協同創新路徑的實踐范圍。
二、理論介紹
(一)文化資源
所謂文化資源,指的是從事文化產業的工作者總結長時間積累的文化特征,以及多樣性資源,它細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類型即現代文化資源,第二種類型即歷史文化遺產,前者奠定了重要基礎于文化產業,后者包括民俗遺產和物質遺產兩種。
(二)文化創意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屬于新興產業,這類產業注重創造力和創新能力,并且注重團隊協作,其創意群體在不同行業中形成。大多數傳統行業通過這一路徑實現產業轉型、拓展產業發展機遇。
(三)協同創新
所謂協同創新,指的是確定創新目標,不同主體、多種因素圍繞同一目標積極努力,并適時調整創新行為,需要說明的是,協同創新高度重視產學結合。參與融合的主體主要為政府、科研單位、高校、文化企業等,文化產業滲透協同創新能夠培養大量優秀人才,進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能夠得到人才推動[1]。
三、文化資源開發的作用
本文所介紹的產業落實協同創新工作時,應在創新要素、創新主體,以及產學結合方面共同努力,掌握協同創新的目標和積極作用,與此同時,了解區域發展需要和現有問題,通過產業合作的方式增強凝聚力。
(一)迎合潮流趨勢
現如今,全球化時代已經到來,各國文化以協同創新為發展目標,無論是文化產業,還是科技產業,均高度重視資源整合和創新,通過資源合理配置獲得經濟效益,提升產業競爭力以及國家影響力。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過程中,具有學習價值的典型逐漸形成,如日本動漫、好萊塢電影、韓國游戲、法國巴黎時裝設計等,從中能夠感受到,協同創新現已成為文化主流的具體表現。
(二)帶動傳統行業
我國社會經濟持續發展離不開傳統文化產業做出的積極貢獻,但目前傳統文化產業面臨發展瓶頸,即產業發展不能滿足用戶提出的多樣化需要,再加上,新興產業出現又再次沖擊了傳統產業,傳統文化產業要想掌握發展機遇,應與創意產業良好融合,改變原有產業發展模式。具體表現為:網絡技術、信息技術、數字技術滲透到傳統文化產業,這不僅能夠改變產品形態、豐富產品性能,而且還能推出新的文化業態,為新興產業提供空間,最終加快傳統產業升級速度。
(三)推動產業融合
產業融合的過程中面臨一定阻力,實施協同創新能夠延長產業鏈條,深入挖掘文化價值,同時,經濟增長點會自然形成,進而產業融合難度會相應降低,有利于拓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空間[2]。
四、浙江文化資源開發案例分析
(一)基本現狀
浙江文化產業發展時間較久,這與該區域歷史文化背景息息相關,浙江文化資源相對豐富,相關產業通過資源開發獲得了較多經濟收益,并且產業注重結構調整、形式創新,與此同時,區域間文化交流活動較多,動漫業、影視業、藝術業持續發展。近年來,浙江經濟發展水平在文化產業的帶動下不斷提高,區域生產總值也大大提升,文化產業增加值逐年遞增。
(二)問題及原因
肯定上述文化產業業績的同時,浙江文化資源開發工作仍存在一定問題,問題具體表現為:文化產業開發人才短缺,現有人才在文化資源開發中的貢獻較少,文化資源配置、深入開發等工作得不到人才的支持,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創意產業發展步伐,不利于引導文化經濟有序發展;文化合作體系不完善,即產業要素融合的過程中存在交流少、信息共享不及時、資源低效配置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文化產業合作效果;創意產品品牌影響力較低,傳統品牌即使蘊含豐富的文化底蘊,但由于品牌文化推廣力度不強,推廣范圍狹窄,進而品牌競爭力得不到提高;創意產業創新水平較低,因為中小企業應用傳統生產模式已經成為習慣,再加上,浙江大部分文化產業領導者的創新意識淡薄,創新行為不規范,最終影響文化層次提升效果。
浙江文化資源開發工作之所以會遇到較多阻力,主要受四方面因素影響,第一方面原因即產業框架不夠健全,政府所提供的職能優勢不明顯,進而創意產業發展得不到政策支持;第二方面原因即人才利用不合理,創意產業未能根據崗位需要進行人才安排,專業院校提供的人才具有較強的理論知識,較少的實踐經驗,這類人才不能更好的滿足創意產業用人需要,進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得不到人才支持;第三方面原因即協同創新意識淡薄,產業領導者自身的協同創新意識較弱,產業融合工作未能順利推進,再加上,協同創新理念在行業中的滲透效果較差,極易出現產業規劃不合理、區域信息片面顯示等現象,進而影響文化創意產業體制確立;第四方面原因即創新水平較低,目前市場上文化產品雷同現象較普遍,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產品研發成本,不利于提高產品創新水平,同時,創意行業發展只能停留在同一水平,產品走向國際市場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小[3]。
五、基本路徑
從浙江文化資源開發這一案例中能夠看出,要想從整體上優化創意創業發展現狀,針對文化資源開發中遇到的現實問題有效解決,應在結合創意產業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探索協同創新路徑,引導文化創意產業順利轉型。
(一)設計發展規劃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過程中,要想提升產品質量,確保所生產的產品滿足市場需要,應首先做好頂層設計工作,完善規劃方案。當地政府應總結文化要素,做好文化服務工作,以及融合發展工作,引導文化產品向個性化方向發展,避免文化創意產業向片面化、盲目化方向發展。與此同時,當地政府還應轉變職能,為文化產業制定相應制度和條例,確保企業有序運行,并且創意產業發展環境能夠不斷凈化,有利于吸引外來企業投資建廠,這能為協同創新起到鋪墊作用。endprint
(二)提供制度保障
協同創新行為要想被正確引導,應對其進行制度完善,針對原有制度不斷升級,打破原有制度體系的發展瓶頸,確保所制定的文化產業管理制度能夠滿足行業管理需要,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行業發展活力,完善產業發展機制。與此同時,當地政府還應提供優惠政策,對協同創新企業給予鼓勵和支持,這在一定程度上會調動創意產業活力,有利于增強文化產業凝聚力,最終文化創意產業會順利轉型。此外,文化產業應制定系統的人才培養機制,提高人才配置的合理性。
(三)加強要素整合
一方面,企業集聚。將產品聯系緊密、產品文化共性較多的企業有效集聚,打造特色創意產業園,聚集后的產業能夠優勢互補,并且產品研制成本會大大降低,有利于形成良性競爭。另一方面,行業集聚。通過行業集聚進行資源整合,有利于充分挖掘行業發展優勢,大大提高產業資源利用率。無論是企業集聚,還是行業集聚,均能實現要素整合的良好效果。
(四)增強影響力
文化創意產品設計期間應充分體現人文內涵,并滲透現代文化,文化品牌設計者應具備豐富的設計知識,掌握資源開發的意義和技巧,確保文化資源特色化彰顯,這也是文化品牌競爭力提升的關鍵途徑。文化產品只有增強影響力,才能占據較高的市場地位,產品銷量自然會提高,并且文化產品走向國際市場的可能性會增大,國際合作的機會能夠相應增加,進而城市形象能夠良好樹立,有利于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4]。
六、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浙江文化資源開發這一案例探究協同創新的基本路徑,這不僅是文化創意產業順利轉型的基本要求,而且還能加強企業間的合作,實現協作共贏的發展目標,同時,文化傳播范圍會大大拓展,區域經濟效益會在文化的帶動下不斷提高。此外,文化創意產業能夠掌握發展機遇,相關文化產業能夠以此為借鑒,短時間內實現協同創新的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徐旻鷹.協同創新,推進浙江省文化產業發展[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5,22(04):118-123.
[2]程金亮. 文化創意產業協同創新實現路徑研究[J].當代經濟,2014(23):34-36.
[3]李黎.我國科普產業協同創新發展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4.
[4]“文化和科技融合協同創新人才峰會”在常州工學院舉行[J].畫刊(學校藝術教育),2013(07):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