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冉冉
摘 要 本文主要以一年級口算教學為例,分析和研究現階段的數學教學如何提升學生的抽象化思維方式,并且能將其充分運用到實際的口算教學當中,通過實例分析口算教學方式的實踐作用和教學效果,希望可以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參考性價值。
關鍵詞 口算學習 磨礪思維 重要平臺 一年級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在我國教育部實行新版的數學課程標準的相關規定中,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需要處理好教學過程,教學結果以及教學經驗三者之間的關系。要處理好教學活動中出現的抽象以及直觀的關系,還需要注重教學經驗的重要性,并且處理直接和間接的關系。在進行實際的數學口算教學過程中,這樣可以使學生在直接經驗基礎之上感受構建算法的過程,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口算模型,這樣才能夠真正落實基礎性數學知識教育和技能教育,實現數學思想的滲透以及數學經驗的積累等目標。
1指導學生進行有序分層動手操作,提升直觀推算到抽象推算的轉化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就要求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要不斷提升學生的操作能力,這也是新式數學教學中推崇的學習方式。在對學生進行數學內容傳授時,可以通過手勢比劃,學生動手進行實物擺放和肢體活動等一系列動手操作行為,還可以使用數學符號語言,例如關系式書寫,數學符號以及文字教學等,此外還可以利用摘錄,繪圖,列舉,制表等抽象化操作方式對其進行數學內容教學。從開始的學具擺弄到后期的語言組織,并且在語言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進行圖畫繪制,到后期的算法和關系式的書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強化學生的思維方式,并且有助于學生的思想方式從具象化轉化為抽象化,這樣就可以加強學生抽象算法,并積極聯合直觀算法的相關內容。
例如小學一年級教材中對學生進行口算教學時,在基本教學之后需要使學生建立抽象化的口算演算模型,讓其在頭腦中建立算法依據。這時學生可以借助計數器進行計算,如果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直接讓學生脫離計數器進行口算,學生的計算思維很難從具象思維轉變為抽象計算思維,影響其計算結果及計算速度。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數學老師應當先讓學生熟練掌握操作計數器的計算方式,按照算式使用計數器進行計算,這樣有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就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為口算練習打好基礎。為了優化學生數學計算方式,并且提升教學效率,則需要在具體的教學方式上進行創新。新型教學方式如下:(1)首先,教師需要讓學生仔細觀察將要計算的算式,例如20+5這一算式,第一步就是讓學生分為小組進行計數器計算,將所有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小組成員之間互相進行計數器練習,在此期間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可以讓學生學習20+50算式,首先讓學生在頭腦中想象剛才使用計數器計算的過程,之后在老師的幫助之下讓學生闡述剛才的計算過程,這樣可以幫助學生計算。最后,可以借助其他教學工具,使學生了解到這兩個算式的不同,這樣可以為之后復雜的計算打好基礎。(2)學生計算25+40算式時,可以讓學生先觀察算式,之后想象撥計數器的計算方式,使用小棒擺出計數器的計算過程,這時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擺小棒進行模擬計算,結束之后可以讓學生在小棒圖上圈一圈、畫一畫標注自己的算法經過,之后再讓學生解釋自己的口算方式。(3)讓學生自行使用以上方式計算25+4算式,首先需要指導學生仔細觀察25+4與25+40算式之間的差異性,并且讓學生解釋4和40的不同點。(4)之后需要對學生進行計算鞏固教學,這時學生經過對計數器,小棒的大量計算實踐,會逐漸培養學生的抽象化思維,為口算練習打好基礎。
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需要學生不斷進行多種計算方式的嘗試,可以想象計數器的計算過程,并且可以對算式自行進行標注等,使學生的思維由直觀式逐漸轉向抽象化,能夠自主進行簡單的算式口算。在進行以上教學方式時,完美呈現了直觀思維向抽象思維的轉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和培養了學生的抽象式思維。在以上數學教學中,促使學生使用符號以及口頭表述等使得學生的思維活動產生質的飛躍,使得學生快速掌握初期抽象算法。
2在進行口算模型的建立和結構化遷移中,提升學生數學思維的成長
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以及學習過程中,需要注重將學生的知識儲備由點連成先線,再由線積累為面,之后將知識面連接起來形成片,這樣就能夠全面系統地提升學生的知識儲量。在進行數學口算教學中,其具有較強的連貫性,學生總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學習和接受新知識,這樣就可以完美借助知識的連貫性使學生可以進行基礎知識,學習方法的轉移,有利于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生長,并且能夠結合數形,將知識進行滲透,并不斷建立抽象化的推理模型等。
在對學生進行以“9”為主的算法時,首先(下轉第148頁)(上接第140頁)需要對學生進行計數器想象法,并且需要使學生明確算式的基本運算,而且能夠讓學生認識到“九進十”的算法概念,必須在計算9+5算式時,首先指導學生將5分為1和4,先將9和1進行計算,之后再將10和5進行計算。使學生能夠逐漸由簡單算法轉向為復雜算法,首先使學生建立“九進十” 概念,這樣有利于后期學習中能夠充分運用此計算方式。在實際的數學活動中,提升學生掌握9+X以至于之后的9+X+Y等算法。同時,還需要對學生進行抽象口算思維的鍛煉,比如在計算9+5算式時,老師可以指導學生將9先放置在一邊,并且用手指比劃5,收回一個手指之后就代表與9完成湊10計算,然后直接計算10+4算式,這樣不僅能夠提升教學效果,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熟練掌握“9+X”算式的算法之后,相應提升學生對于“8+X”以及“7+X”的口算方式,這樣學生就可以自行進行10以內的“湊十”算法。
此外,在對學生進行20以內的退位計算時,首先使學生使用教學工具進行計算,在學生的頭腦中先建立20以內的退位計算的概念。這樣可以加強學生不同思維方式。此外在進行口算教學時,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系統思維,并且指導學生進行計算方式演化和轉移,這樣有利于提升學生后期學習能力,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行為方式的養成。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提升學生的口算能力,在實際的數學教學活動中需要不斷創新和研究新型教學方式,并且指導學生進行有序分層動手操作,提升直觀推算到抽象推算的轉化,在進行口算模型的建立和結構化遷移中,提升學生數學思維的成長,并且需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提升自身數學素質,這樣才能不斷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口算教學。
參考文獻
[1] 王曉莉.珠心算與現行教材融合的實踐探究——《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教學案例分析[J].珠算與珠心算,2017,25(01):16-18.
[2] 葉青.別讓基本的口算能力在課堂上蒸發——三年級口算能力抽樣調研隨想[J].才智,2017,4(10):30.
[3] 顏金國.移動微學習:小學數學新口算訓練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7,33(07):35-38.
[4] 王華偉.以口算訓練為突破口,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J].中國校外教育,2016,12(01):144.
[5] 蘇仰娜,孫方,李海峰.微型移動學習視角下的小學數學口算訓練系統[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5,31(03):70-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