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冰
1 學科館員制度的產生
1981年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圖書館率先推出學科館員服務,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學科館員制度。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是我國網絡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階段,國內各大院校相繼建立了比較先進的信息基礎設施,圖書館館藏資源和信息服務增加了許多新的內容,這些變化在為讀者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一些學生尤其是一些年長的教師對利用圖書館產生了許多實際困難。1998年清華大學圖書館在國內率先建立學科館員制度以來,學科館員服務方便了師生對于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利用。
2 我國學科館員制度發展的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
學科館員制度突破了圖書館傳統服務模式,經過十幾年來的實踐和發展,贏得了讀者和業界專家的贊譽,但是學科服務在許多普通高校圖書館實施的并不是十分理想,很多的學科服務內容,或停留在工作計劃中,或只做表面工作難于深入,有的甚至名存實亡。
2.1 學科館員業務素質、信息能力等方面不足
學科服務與學科館員知識儲備與技能儲備息息相關。學科館員應該有一定的圖書情報學知識和學術研究能力,具備溝通聯絡、需求研究分析、信息檢索咨詢等基本能力;既要熟悉圖書館的館藏信息資源,還要熟悉對接學科的文獻信息需求,熟練掌握利用相關的軟件工具,管理文獻分析數據;同時最好具有較強的專業學科背景知識和鉆研能力,才能夠快速準確地為教學和科研提供信息幫助。
2.2 科館員的服務理念有待更新
高等院校的院系眾多,學科專業覆蓋面寬,各類專業的課題項目很多,圖書館服務一般比較關注數字技術對文獻信息資源利用的影響,而忽視教師心理、使用習慣和科研方法的變化,沒有與教師加強雙向的、深層次的交流,幫助他們盡快適應新信息環境下的學術交流、教學科研模式,不能對所有學科提供深層次信息服務,結果導致需求與服務脫節,學科服務無法獲得教師的認可,流于形式。
2.3 學科館員的學科服務面太窄
學科服務相對與圖書館原有的服務模式和服務項目來說,是一種新的服務模式。我們在進行學科服務的同時不應丟棄圖書館原有的尤是那些深受讀者喜愛又頗有實效的服務。圖書館的目的是不斷提高館藏信息資源利用率,最終目標是為學院的教學科研服務,圖書館不能只停留在學科服務、嵌入式服務上,應該與時俱進不斷拓展新的服務領域和服務方式。
3 與時俱進,不斷進取
當前,大數據、物聯網、移動計算等信息技術逐步廣泛應用,社會整體信息化程度不斷加深,高校的學術環境與交流模式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學科服務很難滿足多元化的需求,必須走出“學科”束縛,以不斷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科研能力以及學生信息素養為主要目的,形成一批有針對性的服務管理創新模式。
3.1 根據學校定位確定學科服務
國內目前的大學大致可分為:研究型、研究教學型、教學研究型、教學型、專業型等幾個大類。在研究性院校,學科館員應當承擔起院系、研究所、科研基地的研究人員利用圖書館的工作,跟蹤課題或者科研項目進行深層次服務;而普通高校的學科服務既要重視學校的重點學科和專業,也要兼顧普通學生和教師的信息教育問題和需求。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根據各個高校的校情,學科設置以及圖書館的館情等特點,深入分析和了解服務對象的實際需求,找準學科館員的工作重心和未來學科服務的努力方向。
3.2 適時調整學科服務內容和重點
圖書館的學科服務經過十幾年的實踐和普及,教師應具備熟練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都能夠成為高校教學和科研的主力軍;而且目前高校也很重視人才建設,引進的教師基本上都是博士和碩士,他們善于接受新知識新技術,能夠熟練運用新科技手段為科研和教學服務。圖書館的學科服務應該根據教師目前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服務內容和服務重點,為教師和科研人員提供保障式服務,增強教師在信息化環境下創新科研教學的能力,使得信息化技術應用真正成為教師科研教學活動的常態。
3.3 不斷提高學生信息素養
學生是高校數量龐大的重要服務對象,他們對于專業信息和技能缺乏了解,對數字化的電子文獻使用比較陌生。圖書館可以對新生進行入館教育,對大二大三學生進行現代化信息檢索能力培訓,提供啟發式教育模式;對畢業生、研究生進行論文寫作、課題申報等學科服務,為他們提供創新式教育模式。 將信息素養培訓內容嵌入課堂教學,指導學生在完成作業和課題的過程中了解圖書館的館藏,培養學生的終生學習能力。
3.4 館藏建設是學科服務的基礎
圖書館館藏建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學科館員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開展各項服務工作,學科館員首先應該對本館所擁有的各類文獻信息有全面清晰的了解,宣傳并指導讀者充分利用館藏資源;其次學科館員在為科研課題、教學培訓過程中,可以及時的發現圖書館相關文獻信息資源的不足之處,為館藏建設提供參考性建議;最后在學科服務中學科館員需要有意識的分析研究讀者潛在的信息需求,讀者的需求對無序龐雜的信息進行鑒別、篩選、整序,形成適合讀者需要的信息產品,增加館藏內容。
3.5 積極開展參考咨詢服務
參考咨詢服務工作可以幫助讀者克服獲取信息資源中遇到的種種問題,跨越地域和時間限制,節省讀者的時間和精力。學科館員應該能夠熟練地運用各種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平臺,與讀者進行交互式咨詢,共同探討有關問題,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介紹專業信息資源的特點內容及檢索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地發布專業學科的最新文獻信息和科研動態,為用戶了解國內外學術研究前沿及進展情況提供在線幫助。幫助讀者自主運用軟件工具提高信息數據獲取能力,不斷提高教學科研質量和效率,提高館藏文獻信息的利用率和學科服務的滿意度。
3.6 注重加強提高館員素質
圖書館應該注意培養已有的學科館員,鼓勵館員自學,獎勵論文征稿撰寫活動,館員之間也可以相互加強學習;還可以采用派出去的方式到其他高校交流學習,參加各種學術交流活動。圖書館應該支持已有的館員進修或選修第二專業,提高館員的學歷學位,彌補相關學科背景人才缺乏的現狀;充分發揮館員的主觀能動性,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研究新問題,才能不斷加強提高館員素質,有效高圖書館信息資源利用率,并將學科服務提高到一個更高更深的層次。
【參考文獻】
[1]杜也力.談大學圖書館“學科館員”制度.大學圖書館學報[J].2002.1,p49-51,91-92.
[2]劉曼.淺析學科館員與新生入館教育的關系.黑龍江科技信息[J].2017.3,P258.
[3]柯平,唐承秀.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工作創新.大學圖書館學報[J].2003.6,p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