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濤++梁艷
【摘 要】目前,中國鐵合金產業面臨著產能過剩、開工率低、產業布局不合理的形勢。隨著世界經濟的回暖和中國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的加速,國內鋼鐵市場的回暖必定帶動鐵合金市場再一次快速發展。當前我區的鐵合金企業普遍存在著規模普遍偏小、市場競爭力較弱、高附加值產品比偏少等問題。區內外行業競爭壓力的增大、節能降耗硬性指標、民眾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漸加強等原因導致了寧夏鐵合金產業的優勢逐漸減弱,在競爭日益激烈的行業中很多企業已經面臨著被淘汰的局面。
【關鍵詞】鐵合金;戰略;技術創新
1 研究背景和意義
世界經濟發展表明,在今后的一段時間內鋼鐵產品仍然是難以替代的結構材料,并且是產量大、覆蓋面也大的功能材料。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和交通現代化的中期階段,鋼鐵和機械行業的發展正如火如荼,這使得作為煉鋼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鐵合金產業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寧夏因為資源稟賦的特點,長期以來一直以重載能工業為工業的支撐,鐵合金工業又是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鐵合金生產、消費和出口大國,居世界第一,產量、消費量和出口量分別占世界的40%、30%和30%左右。據統計2016年全國粗鋼產量80837萬噸;生鐵產量70074萬噸;鋼材產量113801萬噸。2016年全國鐵合金產量3558.8萬噸,寧夏硅鐵、錳鐵、硅錳等普通合金和氮化硅錳等特種合金,寧夏鐵合金總產能達到全國產能的25%左右,在全國占有一席之地。
2 鐵合金產品類型
鐵合金(英文Ferroalloys ),鐵與一種或幾種元素組成的中間合金,主要用于鋼鐵冶煉。在鋼鐵工業中習慣把所有煉鋼用的中間合金物統稱為“鐵合金”。
2.1 主要用途
脫氧劑:在煉鋼過程中脫除鋼水中的氧,某些特種鐵合金還可脫除鋼水中的其他如硫、氮等雜質;合金劑:按鋼種成分要求,添加合金元素到鋼水內以改善鋼的性能。
(1)硅系合金:硅系合金按照含硅及其雜質含量的不同,分為十六個牌號,需方根據對化學成份特殊要求定制生產。
(2)錳系合金:錳系合金按照含錳及其雜質含量的不同,分為三大類,每類又分為三個牌號。
(3)鉻系合金:以鉻系合金為例,鉻系產品按含碳量不同分為二十二個牌號,本文所指鉻系合金適用于煉鋼中作為合金加入劑的鉻鐵。
2.2 原料情況
冶煉鐵合金用的礦石原料除了硅石分布比較普遍以外,大都集中在少數地區,礦石大多數是以氧化物或含氧鹽的形式存在。
2.3 品種用途及生產消費情況
鐵合金產品按功能分為“普通”和“特種”兩大類。普通鐵合金主要用于鋼冶煉脫氧和鑄造時改善鑄件性能。特種鐵合金主要作為合金添加劑用于鋼冶煉,構成鋼的實體成分,用于冶煉優質鋼和特殊鋼。
3 寧夏鐵合金產業發展優勢及存在的問題
3.1 產業發展優勢
(1)技術裝備整體水平大幅提升。自2007年我區第一臺25500KVA硅鐵礦熱爐成功投產以來,大型礦熱爐在全區得以推廣,25000kVA及以上硅鐵礦熱爐已建成23臺,12500kVA及以上106臺,占總能力56%。到2016年,我區25000KVA以上大型礦熱爐生產能力達到近50%。
2016年1-12月全國鐵合金產量統計圖
(2)產業集中度日益提高。我區鐵合金產業主要分布在石嘴山市,約占全區鐵合金產能60%。
(3)落后產能淘汰。近幾年,我區堅決貫徹和落實國家的各項產業政策,按照國家產業政策要求,我區對6300kVA以下鐵合金礦熱爐(冶煉特種合金除外)已全部淘汰,是淘汰最為徹底的省區之一。
(4)節能降耗。鐵合金產業是我區的傳統優勢產業,具有較強的技術實力。目前硅鐵平均冶煉電耗約為8300kWh/噸,居全國先進水平,個別企業的硅鐵冶煉電耗低達8000 kWh/噸以下。
(5)產品結構調整。我區主要產品為硅鐵產品,硅鐵產能占全部鐵合金產能的99%。隨著我區鐵合金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的加大,鐵合金產品種類不斷增多,新開發的品種多為市場相對稀缺,附加值相對較高的產品,萬元產值能耗大幅降低。
(6)促進關聯產業發展。近幾年來,我區鐵合金等高載能工業有力拉動了煤炭、電力等工業健康發展,關聯效應明顯。我區鐵合金行業年用電量約100億kWh左右,占全區總用電量的近20%,鐵合金行業穩定的用電量,為電力工業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煤炭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創造了條件。
3.2 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產品深加工發展不足,產業鏈條短。我區鐵合金產品90%銷售住區外或出口,用于鋼鐵工業。區內主要用于生產金屬鎂,用量不足10%。因此,鐵合金產品附加值低,對外依存度高,受市場變動的影響較大。
(2)企業發展受節能降耗政策的影響較大。鐵合金行業屬高耗能行業,其中硅鐵萬元產值能耗高出我區工業萬元產值平均水平的50%。隨著節能考核任務、限電停產、差別電價、節能考核等政策力度的不斷加大,對鐵合金行業發展的限制和制約越來越大,將迫使一些鐵合金企業退出市場。
(3)在區域市場的競爭力逐步減弱。西北5個資源稟賦、發展條件相近的鐵合金主產省區中,我區鐵合金曾依靠較低的電價優勢處于較強的地位。
4 寧夏鐵合金產業低成本發展戰略分析
鐵合金企業的產品具有高度的同質性,不同生產企業的產品都具有完全的可替代性和相同的使用價值,導致鐵合金企業的主導競爭戰略主要是低成本戰略,對我區鐵合金生產企業個人建議有以下幾個方面可供參考。
4.1 聯合區內企業聯合協商原料定價,提高入廠原料質量
目前,我區各鐵合金生產企業一般的原料采購為各企業單獨采購,建議寧夏鐵合金企業構建聯合定價機制,制定大宗原料采購的統一質量標準,采用統一的采購合同,選擇規模大、信譽好的企業簽訂原料采購合同,即保證原料質量,又降低原料采購價格,為冶煉電爐的生產和取得較好的經濟技術指標創造條件。
4.2 改進生產工藝,加強生產過程控制
(1)爐前工藝改進。一是縮短工藝,部分品種取消渣罐、鐵水包和錠模,降低消耗。二是通過渣洗工藝,提高產品元素回收率。因企業生產差異要推進中低微鉻、硅錳和中錳的渣洗工藝,盡量提高元素回收率。三是進行粒度加工攻關,采用新技術實現產品模鑄和一次成型。
(2)加快實施熱料入爐的生產試驗,不斷完善熱料入爐工藝,針對各企業存在的問題提出可行的技術辦法,確保提高電爐的單產和降低產品電耗。
(3)有效實施躲峰生產。凡是具備躲峰條件的電爐企業,嚴格按企業制訂的電爐躲峰生產要求執行。
(4)加強設備管理,提高運行效率。因設備事故造成電爐熱停,都對電爐的爐況和生產成本帶來較大影響。
(5)生產部門和工藝部門根據電爐的具體技術參數、運行情況和設備完好程度等具體情況,制訂每臺電爐最適宜最佳原料及產品,明確原料采購部門的原料采購。
(6)做好企業資源綜合利用節能降耗控成本工作。一是電爐煤氣回收和煤氣銷售。三是加強電爐余熱綜合利用管理,提高電爐余熱的利用率,將電爐余熱資源作為廠區及北宅區冬季供熱的主要熱源。
4.3 國內外資源一體化道路
鐵合金生產企業必須由單純的生產加工型企業向資源開發、生產加工、國內外買綜合性企業的轉變。一是要充分整合資源,落實資源開發戰略,依托當地能源、原材料等資源優勢;二是銷售模式可采用終端直銷、渠道分銷、貿易營銷及相互組合的銷售模式,開拓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在國內鋼鐵大省建立產品銷售獨家代理機制。
4.4 企業重組,提高產品集中度戰略
預計在未來幾年,中國鐵合金工業的發展趨勢重點應該是提高產業集中度,加快兼并重組,逐步淘汰小爐型和產業集中度低的企業,擴大具有比較優勢的骨干企業集團規模。目前,中國鐵合金生產企業中,年生產能力超過50萬噸,具有多品種優勢的企業很少,我國鐵合金總體產能的優勢與發達國家的標準相比較而言,企業的離散程度比較高,競爭能力比較差,如不加快整合步伐,我國鐵合金產業將會面臨來自國際鐵合金巨頭的嚴峻挑戰。面對國際競爭不斷加劇的局面,國內零散而無序的發展局面,加快國內鐵合金廠家的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是我國鐵合金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同時,各企業更要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通過購買、引進、科研著力發展能耗低、污染小、產品附加值高的特種鐵合金的生產,如鎢、鉬、鈦、釩鐵及氮化系列等,特種合金及低雜質含量的鐵合金產品,這才是鐵合金工業發展的方向和出路。
【參考文獻】
[1]項保華李慶華.企業戰略理論綜述[J].經濟學動態,2000(7).
[2]鄒昭日希.企業戰略分析[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
[3]蔡翔.關于企業核心競爭力與企業發展戰略[J].研究與發展管理,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