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網的不斷發展,配電網絡越來越復雜,人工手動操作、電話聯系方式、無保護運行等等配電網現狀已經無法適應現在的配電網絡。為了配電網的安全、穩定、可靠的運行,配電網自動化建設勢在必行。
一、開關站的接線形式
“互”字典型接線。典型接線方式主要是以“互”字形接線,由兩座變電站分別出一條10k V配出線到兩座開關站,開關站之間通過兩座聯絡線進行互相代送為例,(見圖)。
正常運行時,#1開關站及#2開關站的分段開關斷開,#1開關站的Ⅰ段母線、#2開關站的Ⅰ段母線由線路Ⅰ、線路Ⅱ供電;#1開關站的Ⅱ段母線、#2開關站的Ⅱ段母線由線路Ⅳ、線路Ⅲ供電。
目前線路保護使用情況:受保護配合級數限制,上述接線中啟用的線路保護(每個開關站以2條出線為例)有:線路Ⅰ的保護1、線路Ⅲ的保護3、線路Ⅴ的保護5、線路Ⅵ的保護6、線路Ⅶ的保護7、線路Ⅷ的保護8。
停用的保護有:線路Ⅰ的保護1(受電側)、線路Ⅲ的保護3(受電側)、線路Ⅱ的保護2及2(受電側)、線路Ⅳ的保護4及4(受電側)。
分段開關無保護。
二、分段備自投裝置動作方式要求
分段備自投應該動作的情況
1.#1開關站分段備自投
方式1:線路Ⅰ的K1點故障時,對應母線失壓、進線無流,經過延時由分段備自投動作,跳故障線路進線開關,合5號分段開關。
方式2:線路Ⅲ的K3或線路Ⅳ的K4點故障時,對應母線失壓、進線無流,經過延時由分段備自投動作,跳故障線路進線開關,合5號分段開關。
2.#2開關站分段備自投
方式1:線路Ⅲ的K3點故障時,對應母線失壓、進線無流,經過延時由分段備自投動作,跳故障線路進線開關,合6號分段開關。
方式2:線路Ⅰ的K1或線路Ⅱ的K2點故障時,對應母線失壓、進線無流,經過延時由分段備自投動作,跳故障線路進線開關,合6號分段開關。
三、分段備自投啟用時的故障類型
1.開關站聯絡線故障(以圖為例)
當聯絡線發生故障,以線路Ⅱ的k2點為例,應由1號開關跳閘切除故障(開關站聯絡線兩側不設保護),造成1號開關進線無流、Ⅰ段母線無壓,分段備自投動作跳開1號開關、合5號開關。在該動作邏輯執行完畢后,如果k2點發生的是永久性故障,那么#2變電站3號開關側保護將感應故障電流,跳閘后擴大了停電范圍。
2.開關站出線故障
當出線發生故障,以線路Ⅴ號的k3點為例,如果本線路開關拒動,將導致上級線路3號開關跳閘,此時#1開關站Ⅱ段母線無壓,4號開關進線無流,分段備自投動作,合5號開關,1號開關保護感應到故障電流,跳閘后擴大了停電范圍。
3.開關站母線故障
當母線發生故障時,以#2開關站Ⅱ段母線的k4點為例,3號開關動作,#2開關站Ⅱ段母線無壓,3號開關進線無流,分段備自投動作,合6號開關,1號開關保護感應到故障電流,跳閘后擴大了停電范圍。
四、解決方法
通過增加進線開關閉鎖分段備自投功能,避免停電范圍的擴大(以圖電網構架為例)
1.涉及啟用的保護
#1開關站1號、4號進線開關保護;
#2開關站2號、3號進線開關保護。
2.涉及改造的回路
上述進線保護分別向各自的分段備自投開出一對閉鎖接點,兩對接點在備自投屏做并聯開入。
3.優點及不足之處
其優點:在開關站聯絡線、出線、母線發生故障時,上述進線保護保護跳閘正常停用,只向分段備自投開出閉鎖接點,分段備自投在檢查到閉鎖接點開入后中止動作邏輯,防止分段開關閉合造成停電范圍的擴大。
不足之處:
在開關站聯絡線、母線、出線發生故障的時候,分段備自投不啟用,損失對應母線負荷;
閉鎖接點屬于0秒啟動,當供電負荷包含自啟動系數較大的電動機時(自啟動電流過大),進線保護可能會頻繁向分段備自投開出閉鎖接點。
當閉鎖接點開出失效時,如果此時開關站聯絡線、母線、出線發生故障,會造成停電范圍的擴大。
增加了開關站進線開關保護的整定、調試工作量。
五、結語
為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現提出整改計劃:設計院對上述幾個開關站的分段備自投裝置重新出圖;保護自動化更改分段備自投裝置定值。通過整改,該備自投裝置已經在海東、山南、綠洲、丹撫開關站得到應用,目前運行狀況良好。
參考文獻:
[1]李瓊 康靈芳,微機備自投裝置試驗探討,《甘肅科技縱橫》2009年第03期.
[2]蘇勝鋒,淺談備用電源備自投的原理和應用原則,《科技資訊》2009年第22期.
[3]武魏鵬,關于備自投的設計與調試方法舉例,《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2年第11期.
[4]GB/T 14285-2006.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范.
作者簡介:楊學林 (1972-5-12),男 ,漢,遼寧省大連瓦房店市,本科,工程師,繼電保護二次系統調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