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華
摘 要 要提高翻譯教學的質量,英語翻譯教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現在的英語翻譯教學中,英語翻譯教材并未起到應有的功效。本文從英語翻譯教材的現狀出發,通過對幾類英語翻譯教材的比較分析,指出現有教材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 英語翻譯教材 翻譯理論 譯例 語境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在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隨著“ 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涉外業務對于加強與各國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社會對各類翻譯人才的需要的不斷增加,各類英語翻譯教材應運而生,可謂種類繁多,數量可觀。但各個院校并沒有統一編寫的教材,一些老師是自己編選翻譯課的材料,還有的是綜合各種教材,挑選其中認為合適的為教學使用。這一現象,也引起了對翻譯統編教材編寫的必要性的探討。
1我國英語翻譯教材現狀
張美芳(2001)將傳統的英語翻譯教材分為了三類,一類是以詞法句法為綱的詞法句法流派,一類是以專題語言功能或翻譯功能為基礎的功能流派,最后是以當代翻譯理論為基礎的當代譯論流派。這種分類對教材改革起到了啟示的作用。通過對現有主要英語翻譯教材的比較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這些教材有以下的特點:
1.1譯論不足
“理論來源于實踐,總結翻譯中的實踐經驗,并把經驗上升為理論,以進一步指導實踐,搞好翻譯”即可。 但是有人提出“翻譯理論真的能指導實踐,指導出好的翻譯來嗎?”的質疑,這是翻譯理論的實用主義態度。認為不學理論也能實踐的人,其實他們在翻譯中在潛意識中也有自己的認識,但是這些認識大多是經驗性,并且未理性化、系統化,沒有上升到理論的層面。
英語翻譯教材或翻譯教學是以理論為主還是以實踐為主,也一直困擾著我們。上個世紀60年代就有過一場辯論。主張翻譯課“以實踐領先”的同志批評“以講授知識領先”的做法實質上是實踐降為次要地位,違反了人類認識是由特殊到一般的規律,因此就不能很好的解決理論聯系實際的問題。(高年生,1965),主張翻譯課“以知識為主線”的同志則批評“以實踐領先”的教學思想的人,事實上是把學校傳授知識與人類的一般的認識過程混為一談。因為要求學生對講授的全部知識都有直接經驗,即從親身的翻譯實踐中體會,是不可能的。(蔡毅1963)。近年來這種相持不下的情況似乎在改變,比如有人批評:“在翻譯問題上,主要問題不是不重視實踐,而是不重視甚至忽視理論”(孫家孟等1988)“傳統的英語翻譯教材編寫體例比較陳舊,理論部分顯得薄弱,對翻譯相關的學科理論幾乎沒有涉及。”(顧炎齡1993)“技巧教學翻譯課教學的全部或者說唯一的內容,翻譯課應該至少將百分之五十的時間用于科學翻譯理論的講授,因為只有科學的翻譯理論才有可能揭示翻譯中最本質的東西,從而在宏觀上指導翻譯實踐。”(林克難1996)
然而綜合來看,國內大部分英語翻譯教材并沒有系統的翻譯理論介紹,整個教程的主體多放在翻譯技巧上。即便有翻譯理論部分,比例也較小,且在章節布局上,翻譯理論單獨編成章節。
1.2譯例欠佳
翻譯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因此英語翻譯教材必須是理論和實踐的產物。而這種實踐主要是通過大量的譯例來體現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譯例好比是英語翻譯教材的血肉,如果精當,會使教材的理論闡述充實并具有說服力;如果舉例不足,教材會顯得干癟無力,倘若錯誤過多,會使教材看上去面目全非。譯例可以用來論證譯論的可信度,可用來闡釋翻譯技巧和方法的實用性,還可以啟發讀者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性。
1.3真實語境缺乏
傳統英語翻譯教材存在的最大問題在于以一概全,試圖通過單一的邏輯性語言文本,運用靜態的,機械的技巧訓練使學生能夠成為擔任各類翻譯實踐的全才。一些英語翻譯教材選用的是經過編譯或摘譯的例子,而不是來自原語原刊的具有原語典型特點的語言,因此學生不能很好的體會當時的語境,而翻譯出的內容的評價也就欠客觀公平。更有教材材料的選用很隨意,練習也不標明出處,大部分是字詞句的英漢互譯練習,缺乏趣味性,局限于語言形式對比,不能激發學生思考,探究的積極性。
1.4練習評析缺失
大部分英語翻譯教材的練習編寫體例不外乎兩種:一是附在教材每一章的后面,一般要求運用本章節的理論和技巧來翻譯;還有一種就是放在全文的最后,作為附錄,不明確說明什么理論或技巧,但須領會書中所講的內容,然后運用綜合知識去翻譯。不論何種練習形式,有些英語翻譯教材直接在書后或者教師用書附上參考答案,沒有評析,讓讀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商務英語翻譯,如果缺乏商務背景知識的注解,不經點明,學生看了參考譯文還是一知半解。
2英語英語翻譯教材建設的建議
2.1翻譯理論要重視
英語翻譯教材的編著必須在翻譯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翻譯理論應該而且也可以編入英語翻譯教材,至于理論編入教材的深度和廣度,可以用一種理論作主體指導,也可以綜合各種理論。理論編入教材的方式應該是滲入式(下轉第202頁)(上接第188頁)的。例如,楊莉藜的《英漢互譯教程》,理論闡述部分均有豐富的譯例或練習,后面又有比較精透的理論點評。
2.2譯例的選擇要嚴謹
對于譯例的選擇要把握好其審美性,啟發性,準確性,可靠性和易讀性。譯例涉及的內容應包括最新的報刊雜志,公開演講,科技報告,文學作品和常用公函等。綜合性英語翻譯教材在選材方面應該注意知識型與實用性相結合,新穎性和審美性相結合,學術性和趣味性相結合。對于常用的社會科學知識,人文科學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應該兼容并包。如,全球化,網絡技術,基因工程等等時髦話題,可以適當提及。總之,譯例的選擇要把握好以上的原則,對各方面的知識都不應失之偏頗。
2.3語境要真實
翻譯實踐教材須充分體現語境的作用,體現真實性。真實性“這一術語反對課本中預制的,人工的語言和指令性的對話,(Krashen1999:177)。翻譯專業的實踐訓練營超越機械的技巧聯系,充分考慮教材內容的真實性原則,提供更廣泛的文本語境。
2.4譯文要評析
對于參考譯文,可以提供不只一種譯法,通過不同譯本的對比比較,讓學生更好地把握語言。對于參考答案,不光要有譯文,針對譯文中的難點句子,應有適當的注釋分析。
3結束語
英語翻譯教材是時代的產物,其目標是為社會服務,因此要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英語翻譯教材是教學的工具,一旦教學體制發生了改變,教材的內容和形式也必然要改變。英語翻譯教材應該是以學習為目的,以 有組織及簡化的方式體現翻譯知識的主體書籍。我們傳統的英語翻譯教材在培養我國翻譯人才方面功不可沒,然而時代在進步,社會在改變,新問題也在不斷的出現,因此新時代呼喚新的英語翻譯教材。英語翻譯教材改革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 張美芳.中國英漢英語翻譯教材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2] 穆雷.中國翻譯教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3] 莊智象.我國翻譯專業建設:問題和對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4] 王治奎.大學英漢翻譯教程[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9.
[5] 張培基.英漢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0.
[6] 楊莉藜.英漢互譯教程[M].河南大學出版社,1993.
[7] 穆雷.翻譯理論在翻譯教學中的作用[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03).
[8] 姜秋霞,曹進.翻譯專業建設現狀:分析與建議[J].中國翻譯,2006(09).
[9] 劉季春.調查與思考—談建立我國英語翻譯教材的新體系[J].中國翻譯,2001(07).
[10] 韓哲.論英語翻譯教材中譯例的編寫原則[J].上海科技翻譯,2004(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