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和晏

馬瑪尼以色彩斑斕的建筑改變了埃爾阿托的單色城市景觀
在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的上方,埃爾阿托(ElAlto)是一個面積龐大、塵土飛揚的百萬人口衛星城,位于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向下俯瞰著拉巴斯河谷。今年47歲的南美土著印第安人弗雷迪·馬瑪尼(Fredy Mamani)一位從泥瓦匠發展為自學成才、特立獨行的建筑師——為這座世界最高的城市開發了一種迷幻夾層蛋糕般的新型建筑模式,以令人眼花繚亂的風格、侵略性的色彩占據了原本單色乏味的高原景觀。
一座典型的馬瑪尼建筑部分像是古代寺廟,部分像是太空入侵物。一道明亮的綠色旭日形圖案從建筑入口處升起,它的鏡面玻璃錐形尖端逐漸變細,在被紅色窗楣包圍的圓形窗戶下方呈現出塔廟狀的山形墻圖案。帶波爾卡圓點的方壁柱從兩側向上攀爬,終止在折線形的檐口之前,坐落在房屋頂端的就是超現實的尖頂小木屋了。
從耀眼的染色玻璃、釉磚面板和模制石膏構成的外立面中,可以辨認出一些精細的圖像:也許是一把紅色的長矛,也許是抽象形式的野生美洲駝,它的L形身體一直上升到房子頂部尖耳朵般的三角形天窗。還有纏繞著窗戶的帶鱗片毒蛇和屋頂處的禿鷹腦袋,這兩個符號都能從前哥倫布時期的蒂瓦納科(Tiwanaku)遺址中找到,那里是埃爾阿托附近的前印加文明中心。
過去20年中,馬瑪尼已經在埃爾阿托完成了60多座這樣的建筑,強調裝飾圖騰的概念。他偏好用“新安第斯”風格來定義他的建筑:“我使用安第斯的圖像來回歸我的文化,色彩和圖案都取自民間紡織品。”他是艾馬拉(Aymsra)印第安人,如他所解釋的,他的建筑是玻利維亞長期被邊緣化的土著居民一種生機勃勃的自我表達行為。

一座典型的馬瑪尼建筑部分像是古代寺廟,部分像是太空入侵物

活動大廳的華麗空間有它的商業模式,可以容納招待會、婚禮、派對等社區和家庭慶祝活動
目前,巴黎的卡地亞基金會正在舉辦關于拉丁美洲藝術與建筑的展覽“南部幾何:從墨西哥到巴塔哥尼亞”,作為主要參展建筑師之一,馬瑪尼在藝術館中重新創作了一間帶有安第斯圖案的宴會大廳。所以,即使不前往空氣稀薄的埃爾阿托,也能看到他的繽紛世界的一小部分。
這間宴會廳是夢幻的游樂場,豐富的幾何圖案、裝飾華麗的條紋柱子與枝形吊燈的燈光交織在一起,鏡面鑲嵌的夾層將棱形漩渦無限反射,有點像20世紀80年代的賭場氛圍。這里有蒂瓦納科遺址中出現過的幾何圖案,也有安第斯村莊的節日精神,天花板上的分層挖剪圖案則來自階梯樣式的“恰卡納”(chakana)印加十字架。
大廳里充溢著橙紅、淺綠、嫩黃等萬花筒般的灼熱色彩,這些色彩的最明顯靈感來源是Aguayo,一種極其鮮艷的艾馬拉人多用途編織披肩,經常用作母親包裹和背負孩子的織物,以玫紅與綠色、紫色與黃色等互補與對比構成鋸齒狀圖案。大廳里的裝飾都是馬瑪尼在現場完成的,用自制工具雕刻,聚苯乙烯和石膏手工制作,油漆飾面的特別紋理模仿著傳統紡織品的粗糙編織。

艾馬拉文化以派對和民間節日聞名,人們經常盛裝打扮慶祝生活中的重大事件

巴黎卡地亞基金會舉辦的“南部幾何:從墨西哥到巴塔哥尼亞”展覽,匯集了拉丁美洲從前哥倫比亞時期至今70 多位藝術家制作的250 件作品,它們的共同點是對幾何抽象藝術的不同表達方法

保羅·蓋斯帕里尼1967年的攝影作品《加拉加斯及其建筑》?Paolo Gasparini

安娜·瑪麗亞尼1979年的攝影作品《巴西巴伊亞的房子外墻》? Anna Mariani
從抽象藝術繪畫、雕塑、建筑到陶瓷、編織、人體彩繪等各種媒介,“南部幾何:從墨西哥到巴塔哥尼亞”匯集了拉丁美洲從前哥倫比亞時期至今70多位藝術家制作的250件作品,它們的共同點是對幾何抽象藝術的不同表達方法,無論是受到前哥倫比亞藝術、歐洲前衛藝術還是美洲印第安人文化的影響。
“我一直對拉丁美洲傳統工藝與20世紀30年代開始的幾何抽象藝術之間的關系非常感興趣,幾何抽象派有兩個主要影響:一個是西班牙統治前的美洲金字塔形式和紡織品,另一個與歐洲先鋒派有關,例如,歐洲先鋒派很早就與阿根廷建立了牢固的關系。”策展人阿萊克斯·法布里(Alexis Fabry)這樣解釋他的策展初衷。
把馬瑪尼宴會廳裝置的喧囂色彩置于法國建筑師讓·努維爾設計的基金會那個純粹而透明的玻璃立方體中,多少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覺。這其實與卡地亞基金會總監埃爾維·尚戴斯(Herve Chandes)一直以來的策略有關,他傾向于排斥一些人心目中的高雅文化和低俗文化之間的等級分層,而是將它們置于同一水平上。
“就馬瑪尼的情況而言也是如此,他不是學院派建筑師,但我們喜歡他的作品,他開發了一種與玻利維亞傳統文化相關的標志性建筑。”法布里評價說,“對于歐洲人來說,我們可以看到它們與烏托邦式建筑的關系,其中包括埃托·索特薩斯(Ettore Sottsass)、安德里亞·布蘭茲(Andrea Branzi)以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其他一些意大利建筑師的作品,他們反對勒·柯布西耶的理性主義,發展出色彩鮮艷、令人愉悅的通俗建筑。”
去年3月,拉巴斯國家藝術博物館出版了《玻利維亞的安第斯建筑:弗雷迪·馬瑪尼的作品》一書,作者是意大利建筑師伊莉莎貝塔·安德雷奧利(Elisabetta Andreoli),她在書中評論:“馬瑪尼希望創建一種講述安第斯語言的建筑,因為大學里教授的內容與它無關,其中一些形式源自蒂瓦納科的紡織品、陶瓷和建筑遺址。馬瑪尼使用安第斯十字架,平面的對角并置、雙重性、重復性、圓形等成為風格化的主題,這就是他的建筑語言來源。”
馬瑪尼也在書中指出:“我的設計是我們文化的現代表達,一種分解和風格化的安第斯形式,一直以來它被低估了。自從埃沃·莫拉萊斯(EvoMorales,他也是艾馬拉人)成為總統以來,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為自己是艾馬拉人感到自豪。”
馬瑪尼1971年出生在一個名為卡塔維(Catavi)的偏遠艾馬拉人村莊,作為家中7個孩子中最年長的一個,13歲時與他的兄弟姐妹移居埃爾阿托,開始是做泥瓦匠,后來在圣安德烈斯大學學習土木工程。他的第一份建筑委托來自埃爾阿托的一位手機進口商,他有一塊300平方米的土地,想要建造一處房產,但不清楚是怎樣的類型。馬瑪尼向他提議“一座色彩繽紛的安第斯風格房屋,里面有大型活動大廳,之前在城市中從未出現過的”。
從這份委托誕生了他的第一個混合用途的原型:建筑總高六層,底層是商鋪,接著是雙層高的派對大廳,強調公共空間的出租公寓位于大廳上方,頂部就是業主自己的家了。雖然業主的家與其他房子部分色彩一致,但具有獨特的屋頂風格和享有城市景觀的高層露臺。根據安第斯的觀念,高層的房屋讓人更接近上層世界Alaqpacha。
卡門·埃蕾拉(Carmen Herrera)是開拓性的古巴極簡主義藝術家,直到89歲,她才售出她的第一幅繪畫。
埃蕾拉1915年出生于古巴哈瓦那,曾在哈瓦那和巴黎學習藝術和建筑。從1948到1953年在巴黎居住期間,她與一個國際藝術家團體“新現實沙龍”聯系緊密,定期在那里展示她的幾何抽象作品,將每幅構圖的調色板減少到三種顏色,然后再調整為兩種顏色。當埃蕾拉的硬邊繪畫出現的同時,美國藝術家埃斯沃茲·凱利(EllsworthKelly)開始創作他的抽象作品,而另一位美國藝術家弗蘭克·史特拉(Frank Stella)也開始了他著名的黑色畫作。
建立自己的視覺語言之前,埃蕾拉嘗試了不同的抽象模式。她的作品展示了對色彩和形式嚴格而復雜的探索過程,通過清晰線條與色彩平面的對比,她在畫布上創造了對稱性、不對稱性以及運動、節奏和空間張力的無限變化。
當埃蕾拉1954年定居紐約時,她的幾何抽象畫作并沒有得到熱烈回應,當時,抽象表現主義仍然占據著至高無上的地位。雖然作為女性和移民受到美國藝術界的漠視,在接下來的60年時間里,她仍然堅持不懈地繪畫,只是很少公開展出作品。如今,年過百歲的埃蕾拉仍然幾乎每天都在畫室里工作著,她曾經說過:“我相信我會永遠敬畏直線,它的美麗讓我不斷地畫下去。”

埃蕾拉2010年作品《黃與黑》?Carmen Herrera

埃蕾拉2011年作品《兩個世界》?Carmen Herrera

埃蕾拉2006年作品《飛鳥》?Carmen Herrera
這棟建筑的主要吸引力集中在二樓的活動大廳。艾馬拉文化以派對和民間節日聞名,人們經常盛裝打扮慶祝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從一場歡宴轉移到下一場,女性在宴會上穿著的波萊拉(Pollera)刺繡裙子和珠寶可能要花費上萬美元。當土著社區遷移到城市時,他們在舞廳中找到了保持傳統的機會。
還沒有其他人像馬瑪尼那樣設計過活動大廳:寬敞的雙層高空間里有吧臺、餐桌、舞池和可以供兩到三個樂隊現場演奏的平臺,從白色西班牙大理石的舞池地面、石灰綠和橙色條紋裝飾的柱子到描繪著安第斯圖案的天花板,鏡子反射著嵌入墻壁的數百個小燈和大型水晶吊燈的光芒。
這一華麗空間有它的商業模式,可以容納招待會、婚禮、派對等社區和家庭慶祝活動。所以,雖然這樣一棟建筑物的建造成本在20萬至50萬美元之間,很快馬瑪尼的其他客戶蜂擁而至,每個人都要求一個更大、更華麗的派對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