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在武 圖/徐建軍

2017年2月23日8時許,正在建設中的徐州地鐵1號線1期工程01標段出入段線圍護樁鋼筋加工現場發生一起觸電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90萬元。
事故發生后,徐州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了由市安監局牽頭,市監察局、市總工會、市公安局、市建設局等部門參加的 “2·23”事故調查組,并邀請市人民檢察院同步參加,全面開展事故調查。
2017年2月23日7時40分左右,簽約徐州地鐵1號線1期工程01標段出入段線圍護樁項目工程的徐州基樁工程公司現場信號工王某某,安排吊車司機李某某和鋼筋工石某某、郭某把現場鋼筋吊至北側的加工臺進行鋼筋加工。7時50分左右,石某某、郭某用兩根長6 m、直徑20 mm的鋼絲繩吊索捆綁第一捆鋼筋后掛上吊車副鉤,信號工王某某隨即指揮吊車司機李某某,將第一捆鋼筋吊起放置在北側1 m高的鋼筋加工平臺上。因其中一根鋼絲繩吊索被鋼筋壓住無法抽出,信號工王某某便指揮吊車司機李某某用吊車副鉤把被壓住的鋼絲繩吊索斜向抽出。由于被抽出的鋼絲繩吊索下端拖至地面,加之抽出的拉力較大,吊車向南回轉至待吊的第二捆鋼筋上方時,吊車副鉤連同鋼絲繩吊索發生較大擺動。當鋼絲繩吊索擺動到鋼筋工石某某、郭某附近時,石某某在未接到信號工王某某指令的情況下,就主動向南跨步,去控制鋼絲繩吊索擺動,郭某也主動去幫石某某,兩人瞬間被一股強大的電流擊倒在地。
事故發生后,徐州基樁工程公司安全員鄭某立即撥打120和110,并分別將石某某、郭某送至附近的礦山醫院和徐州六院進行搶救,石某某經醫院搶救無效,于2月23日9時左右死亡。郭某經治療后,于3月5日康復出院。
經調查認定,這是一起作業人員違章作業,安全管理和安全措施不到位導致的生產安全責任事故。
直接原因
事故現場的鋼筋加工場南邊的圍墻處,設有一路東西走向的10 kV高壓電線(裸線),高壓電線距地面9 m;在高壓線北側4.75 m的地面上,呈東西方向堆放著多捆鋼筋。據JGJ 46-200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第4.1.4條規定:起重機的任何部位與10 kV架空輸電導線的的垂直方向安全距離都不得小于3 m、水平方向距離不得小于2 m。而施工時,吊車臂伸出約24 m,吊車的回轉中心距高壓線北側堆放的鋼筋中部距離約18 m,經計算吊臂頂端距地面約15 m,高出南面高壓電線約6 m。副鉤將地面高壓線北側堆放的鋼筋吊運至北側1 m高的鋼筋加工平臺上時,擺動的高點位與高壓線垂直距離已低于3 m。
吊車司機處置不當,在臨近高壓線路進行起重作業,未采取避免吊鉤和鋼絲繩吊索擺動的措施。司機在吊運第一捆斜向抽出被壓的鋼絲繩吊索后,起重臂向南回轉準備吊運第二捆鋼筋時,6 m長吊索的一端沿地面隨吊鉤一同向南回轉,由于副鉤自重較輕,回轉慣性,加上抽出鋼絲繩吊索斜拉力度大,導致副鉤帶動鋼絲繩吊索產生較大幅度擺動。
事故發生當天,空氣濕度較大,信號工王某某違反JGJ 33-2012《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第4.1.18條規定,指揮吊車司機斜拉被壓的鋼絲繩吊索,導致拖地鋼絲繩與在危險區域的拖地鋼絲繩吊索形成電流回路。當鋼絲繩吊索擺動到石某某和郭某附近時,石某某違反《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第4.1.12條規定,在未接到信號工指令的情況下,在危險區域主動跨步,用腳踩住有感應的拖地鋼絲繩吊索,同時用手抓住另一根鋼絲繩,形成電流回路,瞬間被電擊倒。郭某雖未碰到鋼絲繩,但是,因他準備協助石某某抓住擺動的鋼絲繩,與帶電的鋼絲繩距離較近,也被跨步電壓擊倒。
間接原因
在臨近高壓線路的危險區域進行起重作業時,施工單位未遵循技術交底方案和安全協議要求,未按規定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和防范措施,致使作業人員隨意進入危險區域。
監理單位監理不到位,隱患未及時排查。
分包單位對專項分包項目定期安全檢查不到位。
施工建設、監理單位及相關管理部門要舉一反三,深刻吸取事故教訓,牢固樹立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理念,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全面提高項目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施工單位應切實加強企業內部管理,認真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作業標準和操作規程,加強現場施工人員安全技術交底,加強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強化全員安全生產(施工)意識,嚴禁施工人員違反操作規程作業,對于危險性較大的施工現場,要設置明顯的警示標識,嚴格執行有關危險作業管理制度,配備相應的安全設施,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設置作業現場的安全區域,確定專人現場統一指揮和監督,強化安全管理和檢查力度。
分包單位應嚴格履行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嚴格審查分包單位的資質,加強對施工單位的管理和現場監督檢查,嚴格審查承包企業的施工方案,對施工單位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要及時督促整改,將事故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監理單位應依據《建設工程監理規范》,切實加強施工安全監理工作,健全安全監控責任制度,落實監理人員監理職責,認真編制監理規劃和實施細則,對施工單位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安全事故預防和監控措施、安全技術措施等要認真審核把關,認真做好監理巡查工作。
建設單位應建立施工現場安全風險評估制度,加強地質災害、施工安全環境以及每一個施工標段、環節、部位的隱患排查,建立長效工作機制,確保安全責任落實到位,防范措施部署到位,事故隱患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