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
趨利避害是人之本性。老板如果能抓住人性,對員工好的表現給予重獎,對員工不好的表現予以重罰,那么重獎之下必有勇夫,重罰之下必然讓員工心存敬畏,會大大減少員工的不良行為。通過這樣的雙重舉措,可以很好地凈化企業內的風氣,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
北京有一家大型購物中心,為了提高營業額,出臺了一項制度,決定重獎銷售業績好的員工。當時大家以為這不過是管理層的又一次“忽悠”,所以根本沒有把這項制度當回事。然而,當某位員工因業績出色而受到了嘉獎,獲得了2萬元獎金時,全體員工頓時驚呼起來,他們意識到了這項獎勵制度的分量,從那以后,大家都很努力地工作,結果大家的工作積極性都被充分地調動了起來。
聯想總裁柳傳志認為,獎勵機制是“好的運行機制”的核心。在這方面,聯想做得比較好,他們對員工,尤其是骨干員工,都有很好的獎勵方式。聯想的薪金標準強調的是公平、公正和公開,不同類型的員工有不同的薪資制度。比如,研發人員、銷售人員、人事管理人員、財務人員等等,各有各的薪資制度。其次,聯想給員工的獎金非常豐厚,每個員工的獎金都與三個因素有關:一個是集團的效率,一個是本部門的效率,一個是個人的表現。根據這三者,來評定員工的獎金。
只有豐厚的獎勵,卻沒有嚴格的懲罰是不行的。只有獎懲結合,才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在聯想的獎懲制度中,如果員工違反了這樣幾條:吃回扣、收紅包,利用工作關系謀取私利,那么公司第一次會給予員工批評,第二次會扣罰員工的獎金,第三次會將員工退交人事部處理甚至開除。這些條條框框對很多公司來說,不過是一個形式,一個虛設的條文,但是在聯想,誰觸犯了這些“天條”,誰就逃脫不了嚴懲。
重獎就像一籮筐的糖果,放在員工的面前,讓員工通過努力去追求。但是,并不是每個員工都稀罕這些糖果,有些人在重獎面前依然慢條斯理地對待工作,依然粗心大意,屢教不改。對待這些不思進取的員工,如果你總是對他們采取勸說、鼓勵、引導等措施,或許沒有什么作用。因此,必要的時候,你應該動點真格的,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讓他們意識到自己行為的消極性。
某公司的財務室被撬開了,里面的保險柜被打開,50萬現金不見了。原來管理保險柜的出納員是個馬大哈,雖然財務室有一整套規章制度,但是他總是視而不見。在他看來,保險柜確實不錯,但使用起來很麻煩。由于他怕電擊,所以不敢接電源;由于他怕忘記密碼,所以把密碼設成簡單的123456……
事實上,公司多次批評過出納員馬虎粗心的行為表現,但是出納員完全當成耳旁風,根本沒有放在心里。而公司也沒有重罰出納員,沒有讓他意識到自己的責任重大。
這個案例告訴老板們,對于員工不正確的工作態度和陋習,一定要早一點予以糾正。如果員工屢教不改,不妨制定嚴格的制度,給予員工重重的懲罰,讓員工記住深刻的教訓,從而有效地避免將來犯大錯,給公司造成重大損失。
(摘自《管理不狠,公司不穩》成都時代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