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兔子
我最近認識了一個有意思的大叔,他以前是個大干部,剛剛退休了。他每天睡睡懶覺、寫寫文章,然后到公園圍觀一下廣場舞大媽,逗一逗樹上的鳥,非常悠閑。
他唯一的體育愛好,就是游泳,當然一年四季都游,冬天也不例外。
這位大叔的身體怎么了呢?通過摸來摸去,我發現他的后背和頸部僵硬極了,按不動,特別硬。這是非常不好的事情,這代表他的氣血不通,有明顯的瘀血,所以他才會后背強直和頸椎難受。瘀血導致經絡不通,無法將氣血輸送給大腦,造成了眩暈。
我雖然不太了解他的生活習慣,但他冬天還去游泳一定是導致氣血瘀滯特別重要的一個原因。為什么呢?因為冬天要藏。
《黃帝內經》中講到,春天要生,夏天要長,秋天要收,冬天要藏。
到了冬天,大自然中所有的動物都會把自己藏起來,連狗熊都躲到深深的樹洞里冬眠了,更何況人呢?所以此時,我們應該把自己的身體藏在厚厚的衣物中,而不是暴露在空氣里,更不能在冰冷的水里!就算游泳池的水里也不行!
“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意思就是冬天不藏,直接傷腎。每個臟腑都對應一個節氣,腎對應的就是冬天(肝對應春,心對應夏,脾對應長夏,肺對應秋),因此冬天本來就是要養腎的,結果寒氣進來,第一個就把腎給傷到了。
腎傷了會怎樣呢?腎藏精,腎受了寒就藏不住精了,精就會漏掉,于是就出現了遺精、遺尿等問題。腎精還主生殖發育,腎精不足就會導致不孕不育、未老先衰、牙齒脫落和健忘恍惚。
所以《黃帝內經》主張冬天的時候要“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意思就是冬天的那三個月,應該早睡,等太陽出來了再起來,這樣才能很好地收藏陽氣,等到來年開春,再將陽氣生發。連早上,都要等太陽出來了人再起床,更何況大冬天的游泳呢?
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相似的經驗,就是聽說過這樣的話:“哎喲,隔壁院子的那老頭兒,常年冬泳,身體可好了,連感冒都不得,好多慢性病都慢慢地好了。可不知道怎么回事兒,前兩天查出了癌癥,晚期,沒多少時候了。”
既然身體那么好,怎么會突然查出癌癥,還是晚期呢?就是因為常年冬泳,導致了大量的寒氣凝結在身體里,身體慢慢地就失去了感知能力。感冒是壞事兒嗎?不是!其實它是身體在提醒你有寒邪進來啦,趕緊驅寒啊。可是當身體失去了這種感知能力后,寒邪也好,熱邪也好,風邪也好,都沒有了反應。本來慢性病也是身體在發警報,寒氣太重,身體連發送這些警報的能力都喪失了,所以要么不生病,要么就是死病。
我上面講的那位有趣的大叔,冬天即使在游泳池的溫水里游泳,一樣對身體是個很大的損害,因為陽氣不收啊,身體要不停地散發陽氣,從而保持體內的溫度。人的體溫是多少?37℃左右。游泳池的水溫是多少?28℃。這之間的溫度差,都要消耗身體里的陽氣來彌補。
所以冬天堅持游泳,讓這位大叔的身體變好了嗎?事實上,他的后背全是瘀血,身體僵硬。陽氣被無謂地消耗了,哪兒還有足夠的力量來化解瘀血,推動血液循環?
人的身體要軟。我們看那些練中國功夫的人,有施瓦辛格那樣的嗎?都是身體柔軟極了,他們用的是四兩撥千斤的力量,而不是蠻力。所以,一個健康的人,他的身體一定是柔軟的,所謂“筋長一寸,命長十年”。
《黃帝內經》一直強調一個理念——順應時節。所以,冬天我們還是乖乖地把自己收藏在暖被窩里吧,別大晚上的跑出去運動了,多違反天意!游泳就更不行了,傷腎啊。
經過一夜的“速凍”,今早出門,地上落了厚厚的一層金黃色的銀杏樹葉。入冬,大樹也把自己的能量收藏起來了,葉子因為斷了營養,慢慢地凋零脫落。這不代表死亡,反而是大樹為了迎接來年春天更好地生長而做的準備。不要把陽氣浪費在冬天,應該留著給明年春天。等到春暖花開時,陽氣就會噴薄而出,用更加鮮艷的顏色體現生命的力量。
生命就是應該能屈能伸,有收有放的,不是嗎?
(摘自《醫本正經》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