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軍
摘 要 通信技術始于電報,計算機技術始于電腦,兩項技術都是對于人類社會影響重大的技術類型,而且隨著時代的推進更是進一步融合在了一起。計算機技術的進步發展需要通信技術的支持,通信技術的革新亦不可能脫離計算機技術,兩者融合便產生了網絡通信技術,也是制造我們所使用的智能手機所要依靠的技術基礎。故文中將深入分析,給出改革建議。
關鍵詞 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技術融合
中圖分類號 TN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99-0153-02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改革,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都開始更迅速的發展起來。兩種技術同樣對社會大眾的生產生活有著重要且深刻的影響,也對于人們的社會行為習慣與溝通習慣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注重技術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兩者的結合也成為了必然趨勢。故此文中有必要針對兩者的融合進行詳細分析。
1 通信技術概述
所謂通信技術,主要是指將各類信息借助通信網絡進行傳播的快捷、精準的傳播技術。眾所周知,最早的通信技術應用始于電報機,隨著不斷的發展,近幾十年來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傳播的渠道也日趨多元化。最早的現代通信技術源自于1835年,這一年電報被發明并廣泛推行,隨后便出現了無線電報機、電話機、人工電話交換局、自動交換局等通信技術。自第二次的工業革命后,更是發展迅速,特別是在20世紀70年代以來,通信技術獲得了更迅速的發展,數據傳輸技術、數據傳輸信道等相關技術也都開始更迅速的發展。隨著電腦的產生,同軸電纜、越洋海底電纜、光纖、無線通信等技術更是依靠與網絡平臺的融合產生并得到了迅速改革,更傾向便利化、快捷化、實時化、多元化。可見隨著電腦產生,通信技術的發展開始進入了全速沖刺的階段,對社會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一言蔽之,當前的通信技術發展已經完全脫離不開計算機技術了,這是必然的趨勢,是不可阻止的[ 1 ]。
2 計算機技術概述
計算機最早產生于1946年,這一年世界上的第一臺現代電子計算機“埃尼阿克”正式面世,但這第一臺計算機與目前常用的家庭電腦在各個方面都是大相徑庭的,占地達170m2,重達30噸,而且只能夠進行數字運算,但這個龐然大物的產生,便是電腦發展是的開端。隨著對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革新優化,1981年,第一代個人計算機(PC)面世,宣告著計算機技術正式向著輕便化、多功能化開始了全新的發展。而后的普及與發展雖然并不能夠與當前發展速度相比,但是隨著網絡平臺上與通信技術結合產生的通信平臺不斷被開發投用,計算機技術對于社會的影響也開始越來越大。截至目前,計算機已經成為了全面普及的家用設備,而且已經完全融入了通信設備,促生了智能手機這類更加輕便、易攜帶且多功能的設備,影響了近年來的幾乎所有青年到中年群體,甚至許多老年人也都能夠熟練使用智能手機,可見計算機技術在當前社會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是飛速進步的。但這項技術的廣泛應用并不代表大眾對其技術體系都有明確的了解,因此要確保技術革新,首先必須要針對技術體系進行分析。在計算機技術體系中,系統技術是最重要的關鍵點。對系統技術進行細分,主要包含管理技術、應用技術以及維護技術三大分區。不同的技術有著不同的職能,缺一不可,兼顧三者的協同發展才能確保系統整體的穩定運行。
而電子器件是構成計算機的基礎,因此不同電子器件的不同機能,是保證計算機能夠使用的首要一步,在智能化設備當代的現代社會下,計算機與通信設備融合起來,內部的構造更加精密,因此承載的功能也更多,便利程度也得到了跨越性的提升,可見兩者融合是十分有利的[2]。
3 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融合
3.1 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是兩者融合的交集點,也是最主要的關鍵技術點之一。當前的社會上,使用電腦或是智能手機,毫無疑問都只有一個目標,便是信息的獲取與互通,視覺信息、聽覺信息、數字信息、圖片信息、動態信息、靜態信息、可視信息、不可視信息等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內容是十分繁雜的,涉及面也十分廣泛。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不斷成熟,其應用的范圍也越來越廣,從簡單的電話通信,到網絡平臺上的支付,都是依靠信息技術為基礎來完成的,因此信息技術自然是計算機系統的核心技術,隨著社會需求的不斷變化,相信信息技術后續依然會不斷有新形式的體現。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社會大眾的需求所在,更是未來在科技領域競爭力的體現。
3.2 計算機通信技術
計算機通信技術,是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融合的典型產物,最主要的代表是家用個人計算機及智能手機。論及計算機通信技術的定義,主要是指借助通信網絡平臺以及多媒體通信渠道去完成語音、影像等多種形式信息傳播的技術,但無論是哪一種通信形式,最終都可以歸于數據的傳播交互,即是說最主要的研究對象便是數據。在通信技術中,數據通常都是借助二進制的方式體現出來的。
語音、數據庫文件、文本文件、電子表格、音樂等信息,都是主要利用二進制的方式來進行傳播的。在完成數據轉換之后再通過計算機設備來轉換,進而進行通信。
遠距離的數據通信在以往是十分難以達成的,但在個人計算機與智能手機產生并普及之后,借助計算機網絡系統便自然能夠輕松實現。可見通信手段的多元化發展,最終必然會使得計算機用戶之間能夠實現更加高效的資源共享,而且隨著數據傳輸速度的提升,大量的數據瞬間完成傳輸也是并不難的。
3.3 藍牙技術
所謂藍牙技術,是一種不需要連線的短距離連接技術,當前的個人計算機與智能手機都具備這樣的功能。其產生比較早,藍牙這項技術的產生時間是在1998年5月,是由多家大規模通信公司共同合作,進而確立了無線數據通訊技術標準,并開始全面推廣的互傳技術。
在智能手機與個人計算機設備上利用藍牙技術,能夠在10m的范圍以內,實現單點對多點的各類數據互傳,包括聲音、文件、數據、圖片、影像甚至是軟件應用等等,隨著技術改革,相信可傳播的信息類型及傳播范圍依然會不斷拓寬。在藍牙傳輸過程中,傳輸的寬帶速率能夠達到1M/ S。
在一般情況下我們通常所指的藍牙技術,通常是在電腦或是手機上自帶的,但藍牙技術的應用并不僅限于此,此外還有許多必須運用藍牙技術去運行的設備,例如藍牙耳機、藍牙音箱、藍牙手表及藍牙預警器等等。
通過以上的距離,可見當前藍牙技術的應用已經十分廣泛,不僅應用于智能手機及個人計算機中。藍牙技術本身的獨立作用也在逐漸提現出來,故此,不斷強化對于藍牙技術的研究是十分重要且十分必要的[3]。
4 結論
本文詳細分析了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各自特點,并且對于兩者結合的技術進行了重點論述,即信息技術、計算機通信技術及藍牙技術。這些技術的發展革新決定著未來我國計算機技術及通信技術兩者的發展趨勢以及我國的科技實力,因此進一步加強技術研究是形勢發展的必然需求。
參考文獻
[1]巴合提古力·朱王汗,古麗沙拉·杜瓦汗.淺析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融合[J].科技展望,2015,25(22):7.
[2]姜堯維.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融合發展探究[J/OL].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5(10):49.http://kns.cnki. net/kcms/detail/10.1108.tp.20150518.1432.042.html.
[3]嚴佳文,馬小琴.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融合的實現方式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5(7):64-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