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忠
摘 要:在初中階段,地理教學具有一定的理論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等特點。地理教學的任務在于培養學生的人文地理素養,讓學生了解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初中地理教學質量的提高在九年義務教育的關鍵時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當前我國農村地理教學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嚴重制約了地理教學的發展。筆者結合三十年的農村教學實踐和教學經驗,對農村初中地理教學的現狀和提高地理教學質量的策略進行淺略的分析。
關鍵詞:農村初中;地理教學;現狀;應對策略
一、農村初中地理教學現狀
(一)初中地理教學不受重視
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學校非常重視升學率,初中教學圍繞著中考的改變而變化。由于地理不是中考的科目,在教學中的地位明顯降低,我縣為了完成該科的教學任務,初二學完地理學科后,要進行結業考試,但結業考試分數不記入中考成績,分數高低也不影響初中畢業,可以說對學校、教師和學生沒有一點影響,導致學校、教師和學生對地理課不夠重視。
(二)專業地理師資力量的匱乏
由于農村學校對于中學地理課程教學的重視程度不高,大多數情況下采用調取其他主課教師兼職地理教學,甚至臨時找一些沒有受過地理教學技能訓練的音體美教師擔任地理教學。另外,初二第二學期末地理結業考試分數不影響升學畢業,一些優秀的專業地理老師也不愿意到農村發展,這樣惡性循環,在農村學校基本上找不到優秀的專職地理老師,地理師資力量的匱乏直接影響到農村地理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初中地理課程設置不合理
我國現行初中地理初一開設世界地理,初二開設中國地理。從學生學習的難易程度來看,大多數地理教師認為世界地理比中國地理難學得多,特別是對剛剛升入初一的學生來說,世界地理學起來更加抽象,難以理解,無形當中會降低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四)教研氣氛不濃
縣教體局教研室對教研活動比較重視,但對初中地理和生物教研活動開展較少,缺乏系統的組織和評價機制。在農村學校,把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和生物安排到同一教研組,不利于開展教研活動。由于農村學校學生少,初一、初二地理由同一教師所帶,這樣就不能夠開展同課異構。承擔地理教學的教師認為地理科目不重要,對教研活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一學期只開展一次質量不高的公開課或邀請課。另外,農村學校地理教研活動的質量不高,形式單一,使教研活動的強大功能沒有發揮出來。
(五)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較低
地理學科作為傳統副科,不影響畢業及升學,學生本身對學習地理的興趣并不濃厚,再加上傳統應試教育在我國的教學制度中根深蒂固,短時間很難改變教師傳統教學理念,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依然采用傳統的“滿堂灌”“一言堂”方法進行教學,采取的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大大下降。
(六)課堂教學模式陳舊
新課標要求地理課程必須形成以學科本位知識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但在實際教學中大多數農村學校還是以應試為主,教師仍以傳授知識為重,輕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愛國主義教育。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發散思維性的問題較少,課堂提問的權利由教師來把握,學生的自主探究和思維創新的意識得不到長足的發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培養得不到提高。
二、提高農村地理教學質量的應對策略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不是強制,而是培養學生的興趣”。對于初中生來說,興趣在學習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學習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對學科的興趣來自對老師的認可。因此,地理教師應具備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教學技能,吸引每一個學生,關愛每一位學生。地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果教師繼續采用傳統的“滿堂灌”“一言堂”方法進行教學,不去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去被動接受,會抹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根據課堂內容的不同,不斷變換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使每一節課都有新鮮感。在講課時還可以運用故事導入法、音樂導入法、小組競賽法、接力提問法、搶答法、情境表演法等方法激活地理課堂。另外,如果教師運用先進現代教育技術、抑揚頓挫的語言和清晰漂亮的板書的話,一定會使課堂氣氛活躍,一定能讓學生的學習激情倍加高昂。
(二)教育行政部門要大力支持農村地理教育教學
基礎教育就是為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教育行政部門要降低地理學科難度,減輕學生過重負擔,及時調整初一、初二的教學內容,符合先易后難的教學規律。各必修課程地位要保持一致,把地理課和生物課程納入升學、畢業考試的范疇,改變過去地理和生物是傳統副科的“頭銜”。另外,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農村初中學校的投資力度,盡力配齊配全地理教學硬件設備,如地圖、地球儀、各類模型等設備;各個學校要經常舉行地理教研活動,盡量安排專業地理教師到農村學校任教,接受過專業教育的地理教師更適合地理教學工作,給予地理教師同等評優選先和繼續教育的機會。
總之,農村初中學校地理教學存在著不容樂觀的現狀,如師資力量匱乏、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硬件設備不齊,教研氣氛不濃、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等問題都需要教育管理者和任課教師引起足夠的認識。只有深刻地認識到地理學科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念,從多方面來改革農村地理教學環境,擺正地理課程教學的學科地位,才能提高地理教學質量,才能培養出更多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