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芳
【摘要】:國家在不斷的發展,社會在不斷的進步,對于園林規劃也在進一步的提高。園林植物是園林的主要構成要素之一,亦是營造園林空間的重中之重,自然而協調的植物景觀會給人帶來奇妙的視覺感受和心靈體驗,從而體現園林的空間美和藝術美。在本文中,筆者從園林植物對空間營造的重要性入手,就園林景觀中植物的營造要點做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植物;園林規劃;作用;應用
【引言】:園林藝術是時間與空間的造型藝術,園林植物是園林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作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園林要素,不僅具有豐富的時序變化,而且也是構造園林空間的要素。園林空間通常由地形、水體、建筑、植物和小品等諸多要素共同營造,園林植物作為園林空間構成的要素之一,是空間的彈性部分,極富變化的動景,為園林增添了生機和野趣,豐富了景色的空間層次。
1植物在園林規劃中的作用分析
1.1植物在園林規劃中的生態維護作用
在植物園林規劃項目中,要合理化地建立更加有效的處理機制,提高生態維護效果的作用,有效提升城市環境美化效果。正是基于此,將植物應用在園林規劃項目中,能提高生態維護效果,能提升園林設計美感的同時,優化凈化空氣的水平。另外,在實際設計過程中,需要設計人員有效調配植物,確保資源配置結構的有效性,并且吸收空氣中的不良物質,尤其是吸收空氣中的硫化氣體,真正落實生態環境改善的目標,并且真正踐行綠化應用模型。
1.2美化園林景觀
在城鎮綠化建設過程中,合理布設園林植物,也能為人們呈現出優美的園林景觀。園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長特點和形態特點,因此在布設過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充分考慮地域特點。同時,也要因景制宜,要充分考慮周圍環境中的建筑特點,努力做到綠化與藝術的統一。比如,考慮到喬木的高大繁茂,為了更好地實現園林的景觀價值,我們就可以對其進行單獨的配置;考慮到垂柳等植物的枝條特點,我們就可以將其配置在觀景湖旁邊,努力營造出一種柔性美、動態美,同時也能與周圍的環境相互協調。結合時令變化特點,營造出不一樣的植物景觀,可以有效緩解視覺疲勞,帶來別致的精神享受。
1.3覆蓋空間
指由樹冠濃密的遮蔭喬木構成的頂面被覆蓋,而立面為空透的空間,能帶給人較強的歸屬感。同時由于樹冠的厚度和質感不同,能產生不同的遮蔭效果,為人們創造舒適的游憩環境。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由植物營造的覆蓋空間與許多由園林建筑營造的頂面覆蓋,四周開敞的空間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如果拋開具體的形象、質感等方面的區別不談,那么它們帶給人的空間感受則是較為類似的。
2植物在園林規劃中的應用分析
2.1園林規劃中應用喬木
由于喬木具有綠化量大的特點,在種植后,不僅能滿足減噪的要求,也能有效遮陽和擋雨,還具有吸塵的功效,具有很多其他植被不具備的優勢。正是基于此,在園林規劃項目中,有效地應用喬木,能在提高環境觀賞價值的同時,保證環境空氣質量得以優化。在園林景觀設計規劃中,一般將喬木作為道旁的行道樹,也能將其設定為孤植或者是成片栽植,發揮其自身的經濟價值和環境價值。因此,在園林規劃中,喬木具有非常關鍵性的作用,需要相關設計人員給予高度重視。
2.2降低反差,注重均衡性
在統籌規劃之后,要注重園林景觀的均衡性,均衡性也有不同的體現方式,有些設計師在營造園林景觀的時候,習慣用對稱的方式來體現均衡分布的要點。比如,有的園林設計師在設計園林景觀的時候會合理地利用整個園林的中心點,從這個中心點出發,進行左右的發散,盡量使中心點的各種植物能夠有效地對稱,使整個園林景觀達到一種非常和諧的目的。而有些園林設計師則習慣用不對稱分布來體現另一種均衡,這種設計師常常會把空間的均衡點放在別的位置,通過視覺上的不對稱性來反襯出空間的均衡性。不管怎么說,不管設計師采用哪種均衡方式,在園林設計中一定要把握好園林的中心點,就可以從對稱性或者不對稱性來突出均衡性,是身處其中的游客可以感受到均衡感。
2.3增加當地經濟收入
園林景觀不一定要求種植一些觀賞花木,也可以考慮種植一些能夠帶來經濟效益的植物產品。將二者結合起來,形成具有當地特色的風景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當地的旅游業發展,增加經濟收入。一方面,我們可以種植一些具有觀賞價值的花卉或者林木,努力與風俗民情、歷史文化相結合,為人們帶來藝術方面的享受;其次,結合時令特點,合理種植一些果樹,比如,蘋果樹、柿子樹以及山楂樹等。此外,一些花木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比如,枸杞、連翹等。像桂花、玫瑰以及白蘭花等其花朵又是制作香料的主要材料。通過對這些植物進行合理的安排,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當地經濟收入。
2.4園林規劃中應用灌木
一般而言,在園林規劃項目中,主要是利用喬木和灌木雜交的方式,小灌木造景系統也是近幾年較為流行的系統,能代替草坪,實現全面覆蓋,并且能有效地修建小灌木,達到整體且具有層次感的景觀結構,保證灌木效果的最優化。除此之外,部分設計人員還利用花壇滿載的方式,對密植結構進行全面分析,提高花壇中的灌木處理效果和設計景觀價值。除此之外,還利用灌木代替花草,拼接成不同的圖形以及色彩結構,利用層次化的密植機制,將其拼湊為不同的寓意的曲線或者是色塊。
結語
植物景觀在人化的第二自然中,已成為造景的主體,植物景觀配置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環境景觀的質量及藝術水平,因此,對運用植物材料來營造園林空間景觀的探討,將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而且是一個實踐問題。總之,在以植物造景為主的現代園林中,在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的同時,只有重視植物材料在園林空間景觀營造中的應用,合理配置,才能創造出豐富多彩的園林空間。
【參考文獻】:
[1]夏忠海,李閃閃,候懷欣,等.園林植物在小區綠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甘肅農業,2014(21):57,59.
[2]賈國華.園林綠化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甘肅農業,2015(14):46.
[3]祝冬燕,賈國華,賀劉軍,等.城市園林綠化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農業與技術,2015(16):167.
[4]趙英順.淺談小城鎮園林綠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6(1):71-73.
[5]車代弟.園林植物在園林景觀中的重要作用和營造要點——訪馮美瑞教授[J].現代園林;2013,(12):24-25endprint